八月 — 征战中端,NV43性能不俗
2004年8月13日,全球图形处理解决方案领袖nVIDIA公司在京召开发布会,隆重推出了其GeForce6系列显卡的最新成员——GeForce 6600GT与GeForce 6600。
GeForce 6600系列图形芯片包括两款产品:GeForce 6600GT和GeForce 6600,其中,GeForce 6600GT内含8条像素渲染管线,支持GDDR3显存及nVIDIA的SLI多GPU技术,建议零售价为199美元;而GeForce 6600同样具有8条流水线超伸缩设计,支持DDR显存,建议零售价149美元。另外,无论是GeForce 6600GT还是GeForce 6600,都采用了原生PCI-E的设计。
推出GeForce 6600系列图形芯片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将nVIDIA旗舰产品GeForce 6800系列的各种特性真正带到了主流市场上,这些特性包括:CineFX 3.0 3D引擎、Intellisample 3.0、UltraShadowⅡ以及微软的DirectX9.0 Shader Model3.0。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凭借着先进的设计、出色的性能和合理的售价,GeForce 6600系列已经聚集了大量的人气,只是由于PCI-E平台还未普及,这两款产品才没有一夜走红。相信在PCI-E时代真正到来的时候,GeForce 6600系列一定会大放异彩的。
在8月份,除了GeForce 6600系列这个新来者之外,在低端市场上,两位“老将”也上演了一场“迟到的战争”。
8月初,在尝到了Radeon 9550的甜头之后,ATI又照葫芦画瓢,推出了一款面向入门级市场的产品——Radeon 9250。
Radeon 9250使用了ATI经典的RV280显示核心,具有4条完整的渲染管线,工作频率240MHz/400MHz,稍低于经典的Radeon 9200。在特效支持方面,Radeon 9250是一款DirectX 8.1级别的显卡,它能够对Vertex Shader1.1和Pixel Shader1.4提供最完美的硬件支持。
其实,说白了,Radeon 9250就是9200的降频版,ATI之所以推出这样一款产品,其原因在于:
众所周知,在显卡市场中,中低端产品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目前,在500~600元的中端市场中,ATI的Radeon 9550可谓是出尽了风头,凭借着出色的性能和强大的超频能力,这款产品从发布之日起就一直处于热销状态,说它是中端显卡的首选我想一定没有人反对。但是反观500元以下的低端市场,ATI却只有一款Radeon 9200SE在苦苦支撑。面对着nVIDIA GeForce FX5200和MX440的上下夹攻,Radeon 9200SE日渐有些力不从心了。而且,虽然Radeon 9200SE拥有较MX440更先进的硬件架构(硬件支持DX8),但是区区64bit的显存位宽一方面限制了RV280核心性能的发挥,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这款产品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现在的消费者对64bit显存位宽好像都很反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ATI推出了Radeon 9250。很明显,这款产品诞生的目的就是要与9200SE携手征战低端市场,从而改变A卡在低端市场中不利的局面。
面对ATI对低端市场的挑战,nVIDIA方面于8月下旬做出了回应——让曾经的王者GeForce4 Ti4200重出江湖。
对于GeForce4 Ti4200,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超强的T&L引擎、4X2的像素渲染架构、具备第二代光速内存架构以及当时效率最高的4Xs反锯齿模式使得GeForce4 Ti4200成为当年性价比最高的显卡之一。而在以后的近三年时间内,Ti4200尽管价格从1300元跌到了600多元,但是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强烈关注。随着DirectX 9的不断普及,Ti4200受关注的程度降低的许多,但是对于低端用户来说,Ti4200对付所有的DirectX8和一些入门级的DirectX9游戏并没有问题。因此,面对Radeon9250的挑战,nVIDIA重新祭出了GeForce4 Ti4200。
在当时,关于Radeon 9250和GeForce4 Ti4200的争论几乎成为了各大IT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不过,在4个月后的今天,我们再来回顾这件事情的时候会发现,无论是Radeon 9250还是GeForce4 Ti4200,都没有取得厂商当初所预计的效果。我们可以用6个字对这件事情做一个概括——雷声大,雨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