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10大网友最关注9800GTX+购买价值解析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林光楠 | 责编:王胤韬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09年初热销98GTX+ 挨个数

09年初热销98GTX+ 挨个数

        千元价位被大多数用户看做为能承受的价格上限,也就是说大众用户所关心的“顶级”性能产品为售价千元的产品。而现阶段AMD-ATINVIDIA在千元价位上主推的产品有GeForce 9800 GTX+和Radeon HD 4850,就二者性能、市场覆盖率、用户关注度而言可以说平分秋色。


98GTX+精品导购

        其中GeForce 9800 GTX+是本文的主角。众所周知GeForce 9800 GTX+拥有一颗55nm工艺的G92,这颗核心拥有全规格的128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支持DirectX 10 API和Shader Model。

        众所周知,G92核心历经了65nm向55nm升级之路,随之相应的产品也由GeForce 8800系列向GeForce 9800系列做了转变。而全规格的G92核心NVIDIA共有3款产品,分别是65nm的GeForce 8800 GTX、GeForce 9800 GTX,和55nm的GeForce 9800 GTX+。

        由于产品线设定和市场营销策略上的缘故,目前绝大多数的GeForce 9800 GTX+均稳定在999元及其附近,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型性价比产品。

98GTX+精品导购

        在产品规格设定、价格设定及理论性能上,GeForce 9800 GTX+和Radeon HD 4850可以说是不相伯仲。但是在功能特色上,GeForce 9800 GTX+凭借NVIDIA的CUDA架构优势显著,例如GPU高效视频编码技术、例如PhysX-GPU技术、例如3D Stereo技术等,而这些技术都具有排外性,只有NVIDIA产品支持令其性价比大增。当然AMD-ATI针对NVIDIA的CUDA架构也提出了很多方案,例如AVIVO Stream技术等,但在用户群中的普及度、认知度和产品技术的成熟度均相对较低。

        今天笔者主要介绍的是NVIDIA的GeForce 9800 GTX+相关产品,它们是市场中用户关注度最高、出货量相对较多的型号。

回到顶部阅读

出世有因 揭开98GTX+身世之谜

出世有因 揭开98GTX+身世之谜

         Radeon HD 4850在发布一周时间后,就凭借极为震撼的影响力令NVIDIA难以招架,这主要是通过上市价格定位合适、庞大硬件规格。当然在新品发布上NVIDIA并没有落后于AMD-ATI,例如新近发布同样备受关注的Geforce GTX 280和Geforce GTX 260,但是由于价格上的因素无法与Radeon HD 4850一较高低。

        Radeon HD 4850发布之初定价1399元,Geforce GTX 280和Geforce GTX 260分别定价为5000元、3000元,不在同一价位上的产品对比性能似乎意义不大,而NVIDIA在1399元价位上目前也并无全新的Geforce GTX 200系列产品发布,难道NVIDIA会任Radeon HD 4850独自逍遥?

        答案是否定的。NVIDIA此次在主流千元普及型产品上有了非常大的变动,首先将原来价格2000元的Geforce 9800GTX突降600元至1399元;其次推出物理驱动,令G92核心和GT200核心性能大增;再次发布Geforce 9800GTX+,使用全新的55nm技术、提升频率降低功耗,价格仅为1599元


98GTX+英雄本色 物理驱动揭开性能封印

         G92核心拥有成熟的技术架构,所以此次使用G92试水55nm可以在最短周期内令其再次爆发光芒。Radeon HD 4850面对NVIDIA的Geforce 9800GTX+和Geforce 9800GTX的硬件产品夹击下,面对3D驱动和物理驱动的夹击下,面对价格和性能的夹击下,所有优势荡然无存,那么最终在1000元至1500元价位间谁更具性价比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在产品规格上笔者在此通过表格形式体现,具体如下:

08 年6 月 中 高 端 产 品 规 格 表
显卡型号 Geforce 9800GTX Geforce 9800GTX+ Radeon HD 4850
核心代号 G92-420 G92-420 RV770
制造工艺 65nm 55nm 55nm
核心晶体管数目 7.54亿 7.54亿 9.56亿
DirectX版本支持 DirectX 10 DirectX 10 DirectX 10.1
着色器数量 128 800
光栅处理器数量 16
核心频率 675MHz 738Mhz 625MHz
着色器频率 1688MHz 1836Mhz 625MHz
理论峰值计算能力 432GFLOPS 470GFLOPS 1000GFLOPS
GPU I/O PCI-Express x16 2.0
内存频率 2200MHz 2200MHz 2000MHz
内存位宽 256bit
内存类型 GDDR3
内存容量 512MB
节能技术 PowerPlay II
视频加速相关 PureVideo HD Avivo UVD2
零售均价 1399元 1599元 1399元

        通过产品规格对比表我们发现,Gefroce 9800GTX+相对于Geforce 9800GTX的区别仅是核心制程提升至55nm,核心及Shader频率有所提升。

回到顶部阅读

温故而知新 赏公版98GTX+样卡

产品介绍:似曾相识的Geforce 9800GTX

        Geforce 9800GTX+作为NVIDIA第一款基于55nm核心的产品,其在PCB设计和散热等方面设计上会有如何革新呢?本环节的产品介绍将会针对产品、设计、做工进行一一介绍,最主要的与Geforce 9800GTX区别也将会阐述。

        ● Geforce 9800GTX+产品介绍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Geforce 9800GTX+的公版产品大家是否觉得似曾相识,搭配公版散热器的Geforce 9800GTX+和Geforce 9800GTX一模一样。

        Geforce 9800GTX向Geforce 9800GTX+转变的过程,让笔者依稀想起当年Geforce 7600GT的核心变革。Geforce 7600GT发布之初是基于90nm工艺的G73-A1核心,随后推出了修正版的G73-A2核心,但是在功耗、发热量和频率上还是不尽人意。不过在NVIDIA随后推出的G73-B1核心,彻底解决了功耗、发热量和频率上的缺憾,这主要就是得益于B1核心采用了更为先进的80nm工艺。

         而这次G92核心从65nm向55nm工艺转型成功,势必会带来更佳的温度控制、更高的频率、更低的发热量和更低的平均成本。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Geforce 9800GTX+仍然采用了NVIDIA在高端产品中惯用的黑色PCB,显卡的供电部分全部被设计在PCB右侧,这样有利于视频信号在输出过程中减少电磁干扰。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Geforce 9800GTX+的最大特色莫过于所采用的核心,其仍然由台积电(TSMC)采用55nm工艺制造,这是NVIDIA第一款基于55nm工艺的核心

        这款“全新的”G92核心在硬件规格上与G92-420-A2核心相同,同为128个流处理器、16个光栅处理器。制程的提升会增加核心的电气性能,Geforce 9800GTX+默认核心、Shader频率相对Geforce 9800GTX提升至738MHz/1836MHz。

         在技术支持上,Geforce 9800GTX+与其他基于G92核心的产品一样,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在高清视频播放能力上支持BSP技术和VP2引擎。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NVIDIA推出了基于Geforce显卡的物理驱动,它的实现可以令用户不再单独购买PPU,而是通过NVIDIA推崇的CUDA技术使用GPU实现物理计算。目前这个技术仅支持G92核心和GT200核心,不过NVIDIA声称在后续驱动中将会完全应用在旗下DirectX 10所有产品中。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显存方面公版Geforce 9800GTX使用了8颗规格为16M*32bit的FBGA封装hynix H5RS5223CFR N2C颗粒,而公版Geforce 9800GTX使用的是三星GDDR3 0.8ns颗粒。

        各位读者是否觉得这款hynix H5RS5223CFR N2C颗粒似曾相识,对,Geforce GTX 280同样使用了这款显存颗粒。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供电部分与Geforce 9800GTX相同,Geforce 9800GTX+同样使用了4+2项豪华供电,从而确保显卡的滤波效能。为了满足显卡供电需求,显卡标配了两个双路12V 6pin外接供电。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在视频信号输出接口上,Geforce 9800GTX+仍然采用了双DVI+S-Video的组合,可以通过DVI to D-Sub和DVI to HDMI转接器实现更多接口的支持。另外,公版产品在接口的接插件使用上使用了全封闭设计,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输出信号的抗干扰性。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通过前文的单卡、单PCB介绍,想必很多用户已经看出一些情况,在PCB设计、布线及材料选用上,Geforce 9800GTX+和Geforce 9800GTX有着惊人的相似。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通过铲卡两款产品的PCB代码可以得出,两款产品均采用NVA-P392-000(B),也就是说两款产品做到了Pin to Pin设计,为产品提供研发速度保障。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对比Geforce 9800GTX+和Geforce 9800GTX两款产品的PCB正反特写,除了核心面积有明显的大小区别外,外观上其他设计没有丝毫变化。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55nm量级对决 9800GTX+/HD4850谁称王?

          既然PCB设计没有任何改变,那么散热器设计上也不会有变化。从Geforce 9800GTX+和Geforce9800GTX的散热器正反对比可以得出上述结论,虽然Geforce 9800GTX+的核心默认频率相对Geforce 9800GTX有所提升,但是55nm制程的使用确保了在提升频率前提下温度不升。

回到顶部阅读

不仅3D渲染 CUDA实用介绍

GeForce GTS系列第一枪 直击千元

        GeForce GTX 200系列已经发布半年有余,相关产品均驰骋在中高端产品线上,着实让硬件爱好者和游戏发烧友爽了一把。不过由于以GeFoce 9000系列命名的中端、中低端产品依然热卖,同时基于G200核心衍生的中低端产品杳无音信,所以造成GeForce GTX 200系列和GeForce 9000系列命名共存的现象。

        也许对硬件稍有了解的用户,能通过型号区别GeForce GTX 200系列和GeForce 9000系列产品的性能、价格档次。但对于绝大多数不了解产品的用户而言,或许型号数字越大就代表性能越强越贵,那面对两套命名方式难免会让用户面对窘境。



G92和新命名规则的交集——GeForce GTS 250

        考虑到旧有的“GeForce + 四位型号 + 后缀”命名方式到今天已经黔驴技穷,如果升级五位型号,即不美观也不方便用户记忆,所以NVIDIA在全新一代产品上使用了“GeForce + 后缀 + 3位型号”的新命名方式,GeForce GTX 200系列应运而生。

        同时,NVIDIA为了确保产品的延续性和型号的易读性,推出了基于G92核心的新系列产品GeForce GTS 250。通过命名能够看出GeForce的后缀GTS代表中端,而GTX代表高端,G92核心目前处于中端产品,所以后缀和型号被定位于GeForce GTS 250,在后续的产品中基于G92非全规格产品也会按照上述命名规则出现。

        虽然GeForce GTS 250直至今日发布,但关于它的各种小道消息已经遍布网络,有关它的身世及其与GeForce 9000系列的渊源想必很多读者已经有所耳闻,那么它的实际性能、规格及价位会怎样,本文将给您一个完整答案。

G92一路走来 成就诸多英豪

        G92核心的成功有目共睹,在发布之初凭借核心制程、规格和架构等多方面优势技压群雄,当时第一款基于G92核心的产品是非全规格的GeForce 8800 GT,随后GeForce 8800 GTS 512MB、GeForce 8800 GS一个个叱咤显卡沙场的型号历历在目。

        也许很多用户对G92核心的家族史虽有一定了解,但还不是十分系统的掌握,笔者根据G92衍生产品的发布时间做出下图方便用户了解整个G92家族,图片如下:

        看过整个G92的家谱的后,想必很多用户对整个G92家族有了一定了解,那么最新产品GeForce GTS 250仅仅是一个换了马甲的旧作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产看G92全线家谱,虽然GeForce GTS 250是在G92全规格这支发展至今,其搭载的G92产品在规格、功能上与先辈没有区别,但是就产品本身而言GeForce GTS 250拥有前辈不具备的特性,无论怎样先让我们了解一下GeForce GTS 250的核心规格。

        G92编号再升级 只为搭配GTS250

        GeForce GTS 250搭载的G92核心仍然由台积电(TSMC)制造,编号为最新的G92-428-B1,其中“B1”表示核心的制造工艺为55nm制程。核心由7.54亿晶体管组成,拥有128个流处理器和16个光栅处理器的全规格搭配,支持DirectX 10和Shader Model 4.0。

        除此之外,G92核心在非3D计算能力上也有建树,例如在高清播方面,G92支持最新的PureVideo HD技术,能够针对H.264格式高清进行全程GPU视频解码。由于G92是基于NVIDIA的CUDA架构设计,所以其在并行计算方面拥有很强的性能,例如PhysX-GPU技术、浮点计算等方面,G92应用自如。

        ● GTS250先行 中端显卡进入1GB时代

        在中端和中低端显卡产品中,无论AMD-ATI还是NVIDIA在公版产品的显存搭配上最高仅提供512MB的设置。虽然在非后续的公版产品中,各品牌厂会推出大显寸容量版,例如1GB版,甚至2GB版,但是对于公版产品来说512MB已为上限。

        GeForce GTS 250这款产品开创了中端产品标配1024MB超大显存容量的先河,其搭配了8颗规格为32M*32bit的hynix H5RS1H23MFR N2C颗粒,构成256bit/1024MB的组合,这是hynix的GDDR3 0.8ns产品。

        在整体频率上,GeForce GTS 250默认频率为738MHz/1836MHz/2200MHz,在这点上其与GeForce 9800 GTX+保持一致。但是在显存容量上,GeForce GTS 250是GeForce 9800 GTX+的2倍,达到1024MB。

揭开并不神秘的面纱 GTS250拆卸

        GeForce GTS 250的一大特点就是与GeForce 9800 GTX+ PCB共用性,这也就在最大程度上缩短了各厂商非公版的开发周期和人力、财力。不过对于NVIDIA而言,而了将最好、最佳、最优的产品展现给全用户,NVIDIA重新Layout PCB,设计了全新P391的公版产品GeForce GTS 250。


公版GeForce GTS 250

        对于公版的GeForce GTS 250各位读者是否感觉似曾相识,对,它的外观与07年11月发布的GeForce 8800 GTS 512MB版的P393 PCB很像。有意思的是,最早发布GeForce 8800 GTS为P393公版PCB,而较后发布的GeForce 9800 GTX/GTX+为P392公版PCB,到了目前最晚发布的GeForce GTS 250 PCB型号变为P391。


公版GeForce GTS 250 PCB正面


公版GeForce GTS 250 PCB背面

        公版GeForce GTS 250继续沿用了P39X PCB的设计思路,供电系统集中在PCB右侧,单面显存颗粒设置。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公版预设有S-Video接口,但是在公版产品中仅标配双DVI视频接口。


公版GeForce GTS 250 供电系统

        为了满足高性能GeForce GTS 250 1024MB的正常稳定运行,显卡标配3+1相供电模组,每相供电均采用屏蔽陶瓷电感、100%固态电容和优质Mosfet的组合,从而提高供电模组的滤波效能。


公版GeForce GTS 250 外接供电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GeForce 9800 GTX/GTX+需要更高的频率和性能,所以相对于GeForce 8800 GTS的单6pin外接供电已无法满足,从而设计了8pin + 6pin(GeForce 9800 GTX)和6pin + 6pin(GeForce 9800 GTX+)的外接供电组合。

        而在GeForce GTX 250这款产品中,虽然相对GeForce 9800 GTX/GTX+又有性能提升,但其却在整体设计上优化将其TDP竟然控制在150瓦以下。PCI-Express提供的75瓦和6pin提供的75瓦,正好满足GeForce GTS 250需求。


公版GeForce GTS 250 散热器正面


公版GeForce GTS 250 散热器背面

        公版GeForce GTS 250搭配的是与GeForce 8800 GTS设计相近的散热器,不过由于在GPU制程和整体设计上都针对功耗、发热量及环保出发,所以GeForce GTS 250标配的散热器要轻巧些,不过纯铜的GPU吸热底、一体化散热鳍还是一应俱全。


公版GeForce GTS 250 散热器供电接口

        GeForce GTS 250标配的散热器采用了4pin供电接口,这种供电接口和对应的风扇支持PWM脉宽调节技术,可以在散热效能和噪音间取得良好平衡点。

小小标识内有乾坤 GTS250测试花絮

        对于很多DIY爱好者来说,拥有一款原厂产品通常会引以为豪,本次送测的测试样品就不乏源自NVIDIA原厂制作,虽然NVIDIA是一家无生产工厂的半导体公司,但是其早期会小量定产一批产品用于测试和给各家厂商初期分销,这类产品往往做工、设计、用料上乘。


测试样品为原厂GeForce GTS 250


参测厂商送测样品为“中国制造”

        上面两副图,我们能够看到在PCB上清晰印有Made in USA(美国造)和Made in China(中国造),虽然标识不同但二者会有差别吗?下图就为大家揭秘。


PCB生产厂商ID:D33088

        在这幅图中D33088这个串码是台湾商检局的BSMI认证,通过它我们能够了解到生产厂商,该串码具有唯一性,D33088代表富士康。众所周知,NVIDIA的公版PCB绝大部分都是由富士康代工,而无论Made in USA还是Made in China都是由富士康一家代工的PCB生产,所以在质量上并无差别。


PCB版本号及各种认证标识


PCB版本号及各种认证标识

        各种认证及PCB版本号P391的标识,让用户了解产品的真实身份。

CUDA近在咫尺 更多应用支持CUDA

        CUDA全称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它不需要像GUGPU一样基于图形API运算,这样的设计降低了开发者的要求。首先减免了软件开发者使用CUDA必须了解图形API的痛苦,其次CUDA专用API更接近C语言和Fortran语言,能够令绝大多数软件开发者在极短时间内上手。

万亿次计算狂潮 GeForce GTX 280全球首测

        与CUDA 2.0一同发布的Geforce GTX 280拥有240核的处理器,相对于桌面级CPU而言240核还是一个天文数字。上图为一颗主流中高端双核CPU Core 2 Duo E8400与Geforce GTX 280的核心对比,右侧是对比Intel的Core 2 Duo E8400和顶级Core 2 Extreme 9650浮点运算处理能力,即使是顶级Core 2 Extreme 9650四核处理器的浮点处理能力也仅为Geforce GTX 280的1/10能力,足见这颗接近1TFLOPS(1T=1024G,floating-point operations per second=flops)级别处理能力的Geforce GTX 280强悍。

  ● 用GPU来实现PhysX引擎

        虽然Ageia的PhysX产品性能出色,但是苦于售价过高、游戏厂商接纳率低,一直没有得到大面积普及。不过NVIDIA看到Ageia的PhysX产品的优势,在2008年年初正式并购Ageia,并将PhysX物理引擎及技术引入到自己的显卡产品中。因为前文已经提到过GPU拥有强大的浮点运算能力,再配合CUDA可以实现很多非3D渲染运算,所以物理卡完全可以被显卡所吸收。

美女玩极限 首款PhysX物理特效游戏详测
PhysX引擎支持特效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正如前文所说物理卡将被显卡整合,今后NVIDIA-Ageia不会再单独推出独立物理卡,如果现在购买一款支持CUDA的产品等于NVIDIA免费赠送了一款物理卡。

  ● CUDA让GPU与并行计算产生交集

        Badaboom、Folding@Home和Tesala等都是基于CUDA的GPU并行计算,他们利用GPU特殊的架构设计,令以前只有大型机才能完成的任务,小型化并且成本降低。

"双角蛮牛"会武术 霸王GTX295全球首测
基于NVIDIA CUDA技术的Badaboom

        由于图形渲染需要高密度、并行计算,因此GPU不会像CPU一样将更多的晶体管投入到数据缓存和流量控制,而是将绝大多数晶体管用于数据处理(例如Geforce GTX 280的240个流处理器)。图形渲染这点需求上与很多科学运算不谋而合,GPU的多流处理器在解决一个问题上实现独立并行高速处理,可以大大降低运算复杂度,并且多数据元素高运算密度可以近似忽略内存访问的延迟,这也就为GPU应用于科学计算奠定基础。

        ● 3D Stereo还你真实3D世界

        NVIDIA出品的3D Stereo虽然不会增加显卡等硬件产品性能,但它却能在不增加硬件负担前提下增加游戏视觉效果。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产品由NVIDIA打造,凭借多年在3D效果处理及GPU设计上的经验,令这款产品会如鱼得水。

走进视觉新视界 NVIDIA 3D眼镜详细测试

        目前在2D环境下显示3D效果有4种实现方案,分别是交错式(Interlacing)、画面交换(Page Flipping)、同步倍频(Sync Doubling)和线遮蔽(line blanking),而NVIDIA的3D Stereo采用的是画面交换(Page Flipping)。

        笔者在此再次提醒,如果要实现3D影像必须使用支持120Hz垂直刷新率显示器因为立体3D影像是由液晶眼镜左、右快速切换以达到呈现3D立体影像。一般在每秒闪烁60次,人的肉眼不会察觉出闪烁,而每秒60次相当于屏幕每秒更新60次(60Hz)。由于左、右眼快分别以60Hz快速切换,所以得出显示器必须支持120Hz。

        3D Stereo采用了当今最先进的“时分法”技术,这副眼镜与3D Stereo显示器的信号同步,当显示器输出左眼图像时,左眼镜片为透光状态,而右眼为不透光状态;而在显示器输出右眼图像时,右眼镜片透光而左眼不透光,以这样地频繁切换来使双眼分别获得有细微差别的图像,经过大脑计算从而生成一幅3D立体图像。

视频编码不再只有Badaboom

        NVIDIA的CUDA架构确实得到了很多第三方硬件、软件厂商的认可,率先推出第三方应用软件Badaboom的成功,也让很多用户得到了实惠,这种基于GPU并行计算的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更快、更强的的体验。


使用CUDA进行视频编码的Badaboom

        虽然Badaboom这款软件随着支持NVIDIA的CUDA架构名声越来越大,不过作为后起之秀毕竟在功能上不及老牌产品。例如视频编码老牌劲旅TMPGEnc,其早在2008年就宣布支持NVIDIA的CUDA,并在近期推出了正式版本产品。


使用GeForce GTS 250可以开启TMPGEnc 4.0的CUDA选项


使用AMD-ATI产品无法开启TMPGEnc 4.0的CUDA选项

        我们通过上两副图可以看到,在TMPGEnc 4.0软件中有NVIDIA CUDA 2.0的选项,如果使用NVIDIA产品自然能够轻松打开该选项,并对视频编码加速,如果使用其他家产品CUDA选项将变为灰色。

        GeForce GTS 250定价千元左右,我们使用了同样千元价位的一款双核处理器进行同片源同设置的视频编码,我们能够看到GeForce GTS 250仅使用16分钟就完成任务,而对比的CPU却需要60分钟,性能差距接近4倍。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TMPGEnc这款软件,可控制性更高、支持的视频格式更多、压缩效果质量更好,所以除了Badaboom我们现在还拥有了TMPGEnc这款软件。

高清播放不再只有PowerDVD

        随着民用宽带技术的提升和显卡高清播放能力的增强,高清尤其是1080P的视频得到了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而显卡的高清播放能力也成为了用户关注的一项重要功能。

        如果拥有了一款支持高清优化的显卡,那么软件方面大家会使用什么?我想PowerDVD会是很多用户的选择,当然也有用户使用操控自由度更高的KMPlayer,但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更简易的使用才是王道。


率先支持GPU全称视频解码的PowerDVD

        现在PowerDVD已经出到的v9版,支持了更多的功能,并优化了视频代码,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的视觉享受效果。

        不过随着NVIDIA Pureideo HD技术的日益成熟,除了PowerDVD老牌播放软件的支持,另一款来自ArcSoft的TotalMdia这款播放软件也对NVIDIA PureVideo HD技术进行了支持。


使用NVIDIA产品可以开启ArcSoft TatalMedia的认证硬件加速


使用AMD-ATI产品可以开启ArcSoft TatalMedia的硬件加速

        我们通过软件的系统设置能够看到使用了NVIDIA产品后,不仅能够打开GPU硬件加速,还能看到NVIDIA得到ArcSoft的认证并在软件设置中看到NVIDIA Logo,如果使用其他品牌产品也许会开启硬件加速,但不会看到认证Logo。

        使用GPU解码视频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系统应用性,因为这样可以释放CPU的性能,从而为平台提供更多性能资源。另一方面,GPU强大的性能在应付视频解码外还能够提供足够的视频画面优化。

        例如ArcSoft的TotalMedia这款播放软件在实际应用中(请见上图),会有更佳的视频播放效果和平台性能。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显卡性能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Core i7-965 Extreme Edtion CPU、Intel X58 Chipset主板和2GB*3三通道DDR3-1600内存构成。细节及软件 环境设定见下表:

测 试 平 台 介 绍
中央处理器 Intel Core i7-965 Extreme Edtion
(四核 / 133MHz*24 / 8MB共享L3缓存
内存模组 G.Skill DDR3 1600 2GB*3
(运行在1600 9-9-9-24-1T
主板 ASUS P6T
(Intel X58 Chipset / BIOS版本号:0112)
显示卡 GeForce GTS 250
(G92 / 1024MB / 核心:738MHz / Shader:1836MHz / 显存:2214MHz)
GeForce 9800 GTX+
(G92 / 512MB / 核心:738MHz / Shader:1836MHz / 显存:2214MHz)
公版Radeon HD 4850
(RV770 / 1024MB / 核心:625MHz / Shader:625MHz / 显存:2000MHz)
公版Radeon HD 4850
(RV770 / 512MB / 核心:625MHz / Shader:625MHz / 显存:2000MHz)
硬盘 Seagate Barracuda 7200.10 SATA
320GB / 7200RPM / 16M缓存  / 30GB NTFS系统分区
电源供应器 长城巨龙 1250SD
ATX12V 2.0 / 1250W
显示器 DELL 3007WFP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Ultimate SP1
(中文版 / 版本号6001)
主板芯片组驱动 Intel X58 Chipset fot Vsita
(WHQL / 版本号 9.1.1.1004)
显卡驱动 AMD-ATI Catalyst for Vista
(WHQL / 版本号 9.2)
NVIDIA Forceware for Vista
(Beta / 版本号 182.08)

桌面环境

2560*1600_32bit 60Hz

  测试内容包括D3D合成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及5款最新DirectX 9 3D游戏和6款DirectX 10游戏。合成测试软件3DMark用总分衡量性能,3D游戏用平均fps来衡量性能,两者都是越高越好。

测 试 软 件 相 关 介 绍
3D合成测试软件 3Dmark06
(Futuremark / 版本号1.10)
3Dmark Vantage
(Futuremark / 版本号1.00)
3D游戏 DirectX 9
Call of Duty 5 : World at War
(Activision / 版本号 1.0
Lefr for Dead
(EA / 版本号1.0)
Need for Speed:Undercover
(EA / 版本号1.0)
Unreal Tournament 3
(Epic / Benchmark Demo)
DirectX 10 Brothers in Arms:Hell's Highway
Ubisoft / 版本号1.0)
Company of Heroes
(Relic / 版本号1.7.1)
Crysis
(Crytek / 版本号1.2.1)
Farcry 2
 (Ubisoft / 版本号 1.0)
S.T.A.L.K.E.R.:Clear Sky
 (Koch / 版本号 1.0)
测 试 辅 助 软 件
速度记录软件 Fraps
(beepa / 版本号 2.9.8)

 

        ● DX9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06

  3Dmark 06作为上一代3DMark系列巅峰之作,所有测试都需要支持SM3.0的DirectX 9硬件,并且支持HDR特性,这款软件的最终得分里CPU性能占有不小的权重,因此它更适宜分析整个系统的3D加速能力。

        ● DX10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Vantage是Futuremark最新推出的一款显卡3D性能测试,该款软件仅支持DirectX 10系统及DirectX 10显卡。测试成绩主要由两个显卡测试和两个CPU测试构成,整个测试软件各家偏重整机性能。

        ● Call of Duty 5:World at War

       与《使命召唤4》不同,《使命召唤5世界战争/战火世界》不但由曾开发《使命召唤3》的Treyarch负责制作,而且游戏的战场也回到了系列之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游戏将围绕发生在太平洋战场的战役展开,让玩家体验美军与日军之间的战争场面。

  >>游戏类型:DirectX9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黑夜室外/室内场景,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可设置的全部最高

        ● Left 4 Dead

      Valve 公布全新射击游戏《Left 4 Dead》,游戏由《反恐精英:零点危机》(Counter-Strike:Condition Zero,简称 CSCZ)游戏工作室 Turtle Rock 制作,强调使用“强化版”的 Source 引擎,将带领玩家进入冲击性的射击快感。

  >>游戏类型:DirectX9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白天室外/室内场景,开始场景一段游戏的自行录像回放
  >>画质设定:可设置的全部最高
  >>AA、AF设定:AA和AF均在游戏中开启

     ● Mirrors Edge

        《Mirrors Edge》TV Game版获得成功后,在2009年01月13日发布了PC版产品。值得一提的是,NVIDIA公司宣布与EA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EA公司发行、DICE制作的《Mirrors Edge》自然会有更佳表现。

  >>游戏类型:DirectX9 第一人称游戏
  >>测试方式: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可设置的全部最高

       ● Need for Speed:Undercover

    《极品飞车12》玩家们将在高速公路上进行赛车,躲避警车并战胜对手,逐步深入一个国际犯罪组织的秘密行动并最终将其摧毁。这部新游戏宣告了高度紧张的警车追逐游戏模式的回归,同时还带来了全新的“英雄驾驶引擎”——即使是时速高达180英里的惊险公路车赛,这一独特技术也可为你带来令人难以置信的精彩画面表现。

  >>游戏类型:DirectX9 竞速类游戏
  >>测试方式:同一弯道竞速场景,人为操作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Unreal Tournament 3

  万众瞩目的Unreal Tournament 3终于出现了DEMO,这款基于Unreal Engine 3的最新第一人称视角竞技类游戏仍然基于DirectX  9,但在游戏整体画面表现上超越了现有大部分DirectX 10游戏,更让人高兴的是它在中档配置的PC上仍然能够保证非常好的流畅度的效果

  >>游戏类型:DirectX9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黑夜室外/室内场景,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AA、AF设定:AA和AF均在控制面板中开启

        ● Brothers in Arms Hell's Highway

        《Brothers in Arms Hell's Highway》这款以小队进攻为主题的二战射击游戏,在提升逼真画面及音响效果后,终于要在次世代游戏平台中与玩家见面了。

      游戏背景设定在二战期间规模最大的空降任务"市场花园行动"中,故事情节磅礴,战斗方式紧凑。玩家必须控制Matt Baker 、Joe Hartsock以及其他101空降师的勇士们进入这个炼狱般的战场,尽快结束整场战争。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黑夜室外/室内场景,沿同一固定路线跑完3次取平均值,Fraps计速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Company of Heroes

        Company of Heroes(英雄连)是一款即时战略类游戏。二战是几年来长盛不衰的3D游戏题材,Company of Heroes就是从101空降师诺曼底登陆后在欧洲战场血战题材入手的最新战略游戏,不过其自带测试并非针对即时战略的实际场景,反而更像第一人称视角游戏。

  >>游戏类型:DirectX10 即时战略游戏
  >>测试方式:游戏自带性能测试工具,内容为3D实时运算的剧情过场回放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Crysis

  跳票多时、万众期待的DirectX 10游戏大作Crysis,把目前PC 3D娱乐的视觉体验发挥到极致的游戏,大量使用DirectX 10的硬件功能,对显卡的负载也提升至空前水平。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游戏自带GPU性能测试工具,为3D实时运算的飞行过场回放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Cryostasis

        《Cryostasis》是一款变种的室内风格的射击游戏,游戏中玩家的活动场所将是黑暗神秘的室内环境,玩家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本能生存下去。游戏发生在一艘被冻在北极的核动力破冰北风号上。玩家扮演一名名叫Alexander Nesterov的气象学家。Alexander被困在这艘被冰冻在北极点上的船上,而船外面只有死一般的寂静与寒冷。然而玩家并不孤单,因为穿上还有一种凶残的实验变异生物。现在,玩家不得不逃离船舱。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游戏自带GPU性能测试工具,为3D实时运算的飞行过场回放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FarCry2

        使用CryENGINE®和PolyBump™折服世人的经典之作FarCry推出了第二代作品——FarCry2,这款作品无论是游戏引擎还是画面设计都有了长足进步,该作仍然由Ubisoft发布。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游戏自带性能测试工具,内容为3D实时运算的战斗回放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S.T.A.L.K.E.R.Clear Sky

        作为《S.T.A.L.K.E.R.》的续作,《S.T.A.L.K.E.R.Clear Sky》的基本开发工作在去年年底已经接近尾声,开发者表示,他们夜以继日地进行开发工作。《S.T.A.L.K.E.R.Clear Sky》的开发者表示,他们很高兴有机会来完成2003年以来积攒的创意,这些创意因为时间关系,没能在《S.T.A.L.K.E.R.》当中得到体现。玩家在《S.T.A.L.K.E.R.Clear Sky》当中,将能体验到切尔诺贝利的历史、地理特质和基本生活环境。

  >>游戏类型:DirectX10 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
  >>测试方式:游戏自带GPU性能测试工具,为3D实时运算的飞行过场回放
  >>画质设定:全部最高

  ● 系统功耗测试

  我们使用Seasonic PowerAngel功率计测试整个系统的实时功率,CPU关闭了EIST等自动降频功能以减少误差,空载为系统进入操作系统待机时、满载为运行3DMark 06软件,取值均是相当长一段时期观察达到过的最大值。

        ● 应用测试-并行计算能力检测

        基于GPU的视频高速编码越来越被用户追求,自从NVIDIA利用第三方开发的Badaboom获得不错收效后,AMD-ATI也迅速做出反应,在驱动中免费加入了视频编辑程序。为了让测试更具对比性,笔者使用两款程序预设的iPod方案将同一视频重新编码,按时间长短划分性能。

千元价位新选择 大显存容量GTS250

        GTS250加量不加价 中端用户首选

       NVIDIA官方透露GeForce GTS 250定价149美元,折合人民币为1000元左右,它将取代目前的GeForce 9800 GTX+,而GeForce 9800 GTX+随之降至129美元,折合人民币850元左右,这样全新产品、价格定位势必会重新续写千元中端市场新价格战。

        对于用户来说,同样花千元资金能够买到显存容量更大、性能更强的GeForce GTS 250,突出的性价比会为本已热闹的千元市场扔下一颗重磅炮弹。

        而且就实际应用而言,大显存容量在高画质游戏中能够提供更佳的画质缓存读取流畅度,对于游戏爱好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硬性指标。

        ● 开发周期短 生产快捷 用户得利

       

参加首测品牌商产品图赏(一)

        影驰GeForce GTS 250 1GB

        索泰GeForce GTS 250 1GB

        七彩虹GeForce GTS 250 1GB

        微星GeForce GTS 250 1GB

        讯景GeForce GTS 250 512MB

参加首测品牌商产品图赏(二)

        金刚军团GeForce GTS 250 1GB

        翔升GeForce GTS 250 1GB

        映众GeForce GTS 250 1GB

        旌宇GeForce GTS 250 1GB

产品:N9800GTX+512D3首发纪念版 索泰 显卡 回到顶部阅读

用品质说话 AIC产品全线出击

用品质说话 AIC产品全线出击

        众所周知AIC是NVIDIA的核心合作伙伴,这类品牌一般都会与NVIDIA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拥有卓越的技术、产能资质,所以由AIC提供的产品一般性能、质量、品质出色。

        ● 索泰N9800GTX+512D3首发纪念版

        索泰N9800GTX+512D3首发纪念版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并且这款产品获得了本站“2008年度最佳产品”称号。

        索泰这款GeForce 9800 GTX+在做工、用料上果然不负AIC称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款产品标配了AC Twin Turbo 4热管散热器。999元的市场均价,标配200元左右的豪华散热器,折后价笔者就不再赘述。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索泰N9800GTX+512D3首发纪念版的应用特点包括:

        >>做工、用料上乘,使用55nmG92-421-B1核心,标配4+2相供电模组;
        >>标配豪华、昂贵的AC Twin Turbo四热管散热器;
        >>附件齐全,包含各种选材及DVI to HDMI/D-Sub转换器
        >>售价虽然为999元,但标配的豪华散热器价格不菲。

        美中不足:

  >>仅使用1组6pin外接供电。

        ● XFX讯景9800GTX+(PV-T98W-YDF)

        讯景(XFX)凭借优质、优秀、优异的产品、性能及服务赢得了用户的认可。虽然现在讯景不再是只做的NVIDIA产品的AIC,但是其旗下GeForce系列产品仍然是很多用户首选品牌。

        讯景产品的特色就是公版和高端非公版组合,而在GeForce 9800 GTX+相关产品上,其采用纯公版设计仅是散热器Logo上的区别。不过公版产品的用料奢华、做工上乘等特质是绝大多数非公版产品不可比拟的,目前讯景9800GTX+(PV-T98W-YDF)官方零售价1399元。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讯景9800GTX+(PV-T98W-YDF)的应用特点包括:

        >>纯公版设计,做工、用料顶级,使用低功耗的55nm制程G92核心;
        >>搭配的一体散热器能够同时为核心、显存及供电散热器;
        >>附件齐全,包含各种选材及DVI to HDMI/D-Sub转换器。

        美中不足:

  >>零售价1399元,是本文售价最高者。

产品:9800GTX+上将版 影驰 显卡 回到顶部阅读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个性化98GTX+面世

我的地盘我做主 个性化98GTX+面世

        很多用户需要稳定的性能和中规中矩的功能,但还有很多用户需要更加灵活的个性化服务及功能,例如超频性能、散热器性能等。而且这类用户的需求也得到很多厂商的支持,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让用户体验“我的地盘我做主”待遇。

        ● 七彩虹IGAME9800GTX+ GD3冰封骑士5F 51

        七彩虹板卡在中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又将产品研发及生产提到公司第一位置,其产品拥有的个性化特色更加鲜明,尤其是提出的“IGAME系列”、“定制服务”及"IPU概念"深入用户心中。

        七彩虹IGAME9800GTX+GD3冰封骑士5F51采用自主研发的非公版设计,并使用七彩虹引以为豪的“IPU”技术,这款产品在本站获得了“2008年度优秀产品奖”。这款产品不仅使用了双散热模组的豪华散热器,还使用了核心/显存加压跳线等个性化功能。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七彩虹IGAME9800GTX+GD3冰封骑士5F51的应用特点包括:

        >>七彩虹自主研发的非公版设计,标配55nm低功耗G92核心;
        >>搭配豪华双散热模组散热器;
        >>使用IPU概念设计,例如核心/显存加压超频开关等。

        美中不足:

  >>自动调速功能有待完善,待机温度过高。

        ● 影驰9800GTX+上将版

        影驰在用户的心中是以前卫的个性设计及服务闻名,尤其是其将双BIOS设计、加压跳线发扬光大后,更是以强大的超频潜力赢得了众多用户支持。

        影驰9800GTX+上将版的问世,确实给本已火热的千元价位市场,再添一把火。影驰这款产品以出色目前零售价为大众化的999元,但是对于拥有诸多特色功能的它来说,依然显得性价比突出。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影驰9800GTX+上将版的应用特点包括:

        >>影驰自主研发的非公版设计,使用55nm的低功耗G92核心;
        >>标配DVI + HDMI + S-Video组合,HDMI接口为高清用户提供方便;
        >>使用双BIOS、加压跳线等特色设计;
        >>显卡核心、散热器标配铜制散热器,供电Mosfet标配被动散热鳍。

        美中不足:

  >>加压超频后散热器问题有待解决。

产品:极光9800GTX+终结者 铭瑄 显卡 回到顶部阅读

中规中矩也逍遥 通路主打感情牌

中规中矩也逍遥 通路主打感情牌

        谈及通路想必给很多用户的第一印象就是——性价比,当每款产品进入成熟的非公版时期后,通路品牌会引入这类设计,在保证中规中矩的功能和性能同时,还未能为用户提供经济实惠的价格

        ● 铭瑄极光9800GTX+终结者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 双敏无极9800GTX+玩家限量版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铭瑄极光9800GTX+终结者双敏无极9800GTX+玩家限量版这两款产品,均采用了相同的非公版设计,所以在很环节二者归类汇总。

        两款产品采用了相同的分工版设计,并且在频率上均采用公版的738MHz/1836MHz/2214MHz设置。二者的区别是分别搭配了不同的豪华散热器,同时售价仅为999元。

        铭瑄和双敏的GeForce 9800 GTX+应用特点包括:

        >>两款非公版产品做工、用料中规中矩,均使用低功耗的55nm版G92核心;
        >>标配豪华热管散热器;

        美中不足:

        >>产品设计同质化严重

产品:权杖9800GTX+ 终结版 512M 翔升 显卡 回到顶部阅读

体现品牌实力 研发/生产线一个不落

体现品牌实力 研发/生产线一个不落

        在很多板卡品牌中,虽然他们的名声不如一线品牌文明,销量也不如国内几大通路高,但是这类品牌却在业界名声显赫,因为他们身后拥有庞大的研发团队和规模宏大的生产线。他们不仅运营自主品牌,还负责很多其他品牌的OEM/ODM业务。

        ● 翔升权杖9800GTX+ 终结版 512M

        翔升权杖系列是一个主打性价比的产品线,并被很多用户认可。目前在NVIDIA全线产品上,翔升都会推出设计优异的非公版设计,尤其是在PCB板型布局、视频输出接口上有独到见解。

        翔升权杖9800GTX+终结版512M采用750MHz/2200MHz的默认高频设计,并且搭配了4根U型铜制热管,这不仅确保了产品的3D性能还让显卡稳定运行在低温工作环境中。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翔升权杖9800GTX+终结版512M的应用特点包括:

        >>非公版设计,核心标配G92-421-B1的55nm版;
        >>标配4根U型铜制热管和双风扇组合,能够同时为核心、显存及供电散热鳍同时散热;
        >>默认750MHz/2200MHz高频;
        >>在视频信号输出接口和PCI-Express接口上有保护罩设计;

        美中不足:

        >>显存散热较差,无DVI ti HDMI转换器

        ● 太阳花9800GTX+/512M/DDR3(超频王)

        太阳花作为一个具有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品牌,一直以为用户量身定做高性能显卡为己任。例如自主开发的IDSS变频超频技术,大大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超频、节能平衡方案。

        太阳花9800GTX+/512/DDR3(超频王)虽然默认频率为公版的738MHz/1836MHz/2200MHz,但是其针对超频设计的PCB、IDSS超频技术和标配的高效4热管散热器,令其成为名副其实的超频网打下坚实基础。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太阳花9800GTX+/512/DDR3(超频王)应用特点包括:

        >>拥有出色的非公版PCB设计,搭配55nm制程G92核心;
        >>标配4热管大尺寸高效散热器;
        >>拥有IDSS变频超频技术,超频能力强;
        >>价格仅为980元,是本文定价最便宜的产品;
        >>包装采用铝制金属盒;

        美中不足:

        >>对于一款以超频著称的产品,显存散热方面散热欠佳

产品:N9800GTX PLUS-T2D512 微星 显卡 回到顶部阅读

拒绝非主流 看看其他网友关注谁

拒绝非主流 看看其他网友关注谁

        在本站产品库中,用户查看产品可以选择按关注度排行,这个排行可以真实反映出产品在用户群的影响力。在GeForce 9800 GTX+相关产品中,前文介绍的8款产品悉数出现,而本章节将介绍两款前文没提及的产品。

        ● 微星N9800GTX PLUS-T2D512

        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MSI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一线板卡厂商,旗下产品做工、用料、性能及品质不言而喻。而且作为本次入选的唯一一家一线大亨,足见MSI想走不同寻常路,不再走高价路线改为平民化路线。

        微星N9800GTX PLUS-TD512这款产品采用公版PCB设计,但PCB颜色及散热器采用了自主的个性化设计,不过由于采用公版PCB品质、用料自然上乘。而且这的一提的是,该款产品被评为本站“2008年度最佳产品”,同时这款产品在本站关注度排行中名列第一。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微星N9800GTX PLUS-TD512的应用特点包括:

        >>基于公版P392公版设计,搭配55nm制程G92核心;
        >>标配4热管大尺寸高效散热器;

        美中不足:

        >>没有标配DVI to HDMI转换接口

        ● 盈通9800GTX+ -1024GD3游戏高手

        盈通作为显卡主板的双料王,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尤其在这个追求个性化、人性化设计的今天,盈通根据用户需求从GeForce 8000系列产品开始,推出了“游戏高手”系列,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盈通9800GTX+ 1024GD3游戏高手,通过型号就能就能看出,这款产品是针对游戏用户需要设计,配备了1024MB显存容量,这对提高高画质游戏流畅度有绝对帮助,同时这款产品搭配豪华的5热管大尺寸散热器,为显卡稳定运行奠定基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该款产品在本站排行中,获得名列GeForce 9800 GTX+人气第五,1024MB产品人气第一的殊荣。

98GTX+精品导购

98GTX+精品导购

        盈通9800GTX+ 1024GD3游戏高手应用特点包括:

        >>采用非公版设计,搭配55nm制程G92核心;
        >>散热器标配5根热管和双风扇组合;
        >>标配1024MB超大显存容量,售价仅为1099元;
        >>标配HDMI + DVI接口,搭配附件DVI to D-Sub接口满足用户需求;

        美中不足:

        >>显卡整体过厚,容易占用其他接口

回到顶部阅读

十款98GTX+你选谁 网友民意大调查

        看过前文对十款市场中主流的GeForce 9800 GTX+相关产品的点评后,是否在您心中有了一个新目标呢?


十款98GTX+你选谁 网友民意大调查
索泰N9800GTX+512D3首发纪念版
微星N9800GTX PLUS-T2D512
太阳花9800GTX+/512M/DDR3(超频王)
翔升权杖9800GTX+ 终结版 512M
双敏无极9800GTX+玩家限量版
铭瑄极光9800GTX+终结者
影驰9800GTX+上将版
七彩虹IGAME9800GTX+ GD3冰封骑士5F 51
XFX讯景9800GTX+(PV-T98W-YDF)
盈通9800GTX+ -1024GD3游戏高手

        本次介绍的十款GeForce 9800 GTX+可以说均有独自特色,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本站在今日下午14时,开播《硬件急诊室》直播节目,节目将通过诙谐搞笑的问答解决你日常中遇到的问题,如果你的问题“含金量”高,问问题还有奖品拿,还在等什么?

10大网友最关注9800GTX+购买价值解析


【每日焦点出手好时机 金邦白金2GB/1066跌百元


  【游戏推荐】EA游戏监制实际演示《红警3:起义》

  今天红色警戒3官方网站放出了资料片《红色警戒3:起义》的首部演示视频,来自EA的游戏制作人为我们介绍了这部游戏的一些最新的改动。虽然整部视频都是英语介绍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画面中看到一些最新的单位及改动。[详细]

  【游戏推荐】暴力大作成主打 2月份必玩游戏推荐

  纵观所有计划在二月份发售的游戏,不难发现其中有很多作品都有些暴力、惊悚得倾向,甚至有血血腥,例如《教父2》和前面提到的《F.E.A.R. 2》等等。虽然有些暴力倾向,但是毕竟这些游戏玩起来还是非常爽快的。[详细]

  【游戏推荐】战巡大显神威《星际2》精彩对战视频

  《星际争霸2》人族的战列巡洋舰除了拥有经典的大和火炮技能之外,还增加了对空弹幕和能量护罩这两个新技能,不过一架战巡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这对空弹幕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详细]

频道热词:华硕主板  Intel  AMD  
视觉焦点
显卡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显卡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