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32页)
● Sisoft GPGPU着色器性能-双精度Shader型浮点
在双精度测试中,我们同样使用SiSoftware Sandra 2010版软件来检测显卡所搭载的GPU理论浮点吞吐量。对于没有双精度单元或者不支持双精度运算的GPU,则使用单精度模拟的方式来测试它的双精度Shader型浮点性能,因此一些低端显卡或HD3000系列之前的显卡双精度性能不可能为零。
我们使用的版本号是16.36.2010,测试方法是进入程序后,选择界面中的Benchmark工具,然后选择GPGPU Processing项目。
历代芯片顶级显卡成绩对比:
历代芯片性能级显卡成绩对比:
需要注意的是双精度检测的同样是理论浮点值,实际运算环境中将会包含大量跳转嵌套分支等指令,只有运算器组织得当的GPU,才能有效避免理论值的大幅度衰减。并且双精度运算在目前的图形计算中是没有任何用处的,所以被取消的双精度单元GPU不会在游戏中出现任何性能下降。
这项测试的结果出乎我们意料,因为所有的显卡都没有体现出实际应该拥有的理论值,或者说和理论的双精度Shader型浮点值相差甚远。我们怀疑是Sisoftware Sandra的版本问题,也就是说这款软件还不能对GPU的双精度Shader型浮点性能进行准确测试。
本文导航
- 第1页:AMD统一渲染GPU架构 历程回顾与评测
- 第2页:R520和R580对NVIDIA的影响
- 第3页:R600与G80的不均衡对抗
- 第4页:RV670开始改进 绝境求生
- 第5页:GT200体现NVIDIA变化方向
- 第6页:RV770的策略与成功
- 第7页:AMD的赌注与HD4850的改变
- 第8页:RV870的设计思路和诞生背景
- 第9页:RV870芯片概况与策略
- 第10页:Fermi架构的困惑
- 第11页:R600芯片设计之初遇到的问题
- 第12页:RV770和RV870架构追求不断改进
- 第13页:Fermi未来的性能亮点与优势
- 第14页:回顾统一渲染架构,探寻SIMD极限
- 第15页:基本信息分析——Radeon HD2900 XT
- 第16页:基本信息分析——Radeon HD3870
- 第17页:基本信息分析——Radeon HD4890
- 第18页:基本信息分析——Radeon HD5870
- 第19页:性能测试的硬件、软件平台状况
- 第20页:DX9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06
- 第21页:DX10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 第22页:GPGPU着色器性能-单精度Shader
- 第23页:GPGPU着色器性能-双精度Shader
- 第24页:3Dmark Vantage 贴图填充率测试
- 第25页:3Dmark Vantage 视差闭塞映射
- 第26页:3Dmark Vantage GPU粒子模拟
- 第27页:3Dmark 06 Shader Particles 3.0
- 第28页:Furmark Open GL 性能测试
- 第29页:Lightsmark 光照渲染测试
- 第30页:DirectX 10 SDK Cube Map GS
- 第31页:DirectX 10 SDK N Body Gravity
- 第32页:测试总结与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