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场“奢侈品”的展示会
爱马仕、PRADA、LV、BURBERRY……这些仿佛远在天边的奢侈品品牌不仅掏空了人们的荷包,更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形式。在显卡世界里同样有着这样一群显卡,它们的价格远高于其他更加“实用”的显卡产品,但同时也提供了其他显卡产品不具备的功能以及无法企及的性能,它们,就是超公版旗舰级显卡。
2012年1月9日,AMD正是在中国区发布了最新的旗舰级构架产品——给予Tahiti构架的HD7970。HD7970改进良多且拥有诸多先进的特性,不仅几乎完全将过去长达五年间AMD图形构架上的各种积弊一举荡平,更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强劲的图形性能。
尽管HD7970拥有旗舰级的最高地位以及与之对应的强劲的性能,但人类不满足的天性显然不会让我们止步于AMD公版所提供的性能层级,向更高性能阶层挑战的渴望占据了不少人的内心空间,以最高昂的代价来进一步释放HD7970的性能成了越来越迫切的需求。在这个商品社会,任何的需求都会得到满足,于是华硕HD7970 DCII TOP、微星R7970 Lightning、迪兰HD7970 LCS水冷版以及XFX 797A-TDB这样拥有高昂售价但同时也提供了最强性能和功能性应用的“奢侈品级”显卡,便纷纷在来到了我们的面前。而伴随着这些超公版产品的日渐成熟,对它们进行一次横向对比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既然是“奢侈品级”的产品横评,我们决定采用一些与众不同的评判方式——在进行常规的特性、细节以及性能对比的同时,我们还请来了三位对显卡产品及DIY文化拥有独到眼光的显卡频道编辑,他们将会用自己的眼睛来为你确认超公版HD7970真正的最强点,同时为你带来不同人眼中最直接的对这些超公版显卡的感受。还等什么呢?让我们马上开始这个不太一样的有趣的横评吧。
从哪里开始呢?就从这些超公版各自的独门的“一招鲜”开始吧。
2用主板超显卡——HD7970 DC2T
● 用主板超显卡——HD7970 DC2T
在很多横评类文章中,华硕一直都是相当“占便宜”的一家厂商,不仅因为其优秀的做工品质以及强劲的性能会给编辑们留下不错的印象,更因为其ASUS的品牌名称通常都会在英文字母排序决定的产品展示环节获得首先亮相的机会。接下来,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华硕推出的超公版HD7970产品HD7970 DCII TOP的各项细节吧。
华硕HD7970 DCII TOP显卡
华硕HD7970 DCII TOP除了具备强大的设计、做工和用料之外,在功能性方面也做到了相当好的扩展。它不仅具备真正的单卡6屏输出能力,同时还可以与Rampage IV Extreme主板一起来完成OSD控制的超频动作。这种前所未有的“好玩”设计,成功的将显卡的可玩性拓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对市场形势了如指掌、长期跟踪卖场显卡销售情况,几乎所有市售显卡型号的代表产品都经过手。 喜欢电子游戏,几乎所有游戏类型都有涉猎,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最会玩儿的人。 热血玩家,自成一派。对显卡产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识。玩坏过的显卡不计其数,败家子儿一枚。 华硕的非公版HD7970最大亮点有三个:1.GPU-Tweak超频软件以及OC KEY设计,简单易用,2.超合金供电设计保证了稳定性和超频能力,3.DirectCU II散热系统带来了清凉的使用环境。从线下网友活动中的表现来看,华硕HD7970风冷之下能够达到1.2GHz以上的主频,无论性能还是超频能力的确都令人满意。 华硕HD7970 DirectCU II TOP充满霸气的外形设计让人从外观上就会敬其三分,优秀的功能性以及绝对够劲的总重量的确是会让购买者有“满足”的感觉。插槽方面需要占用3个卡槽确实有影响,但,拥有这么一块性能和造型都是奢侈品级的DirectCU II TOP,你真的还有必要组建Crossfire交火系统么? DirectCU一直是华硕高端产品的代名词。在外观方面,该卡继承了上代显卡厚重的散热鳍片与金属导风罩搭配出低调的华丽,散热性能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巨大的散热器占据了三个PCI-E卡槽位。该显卡采用大尺寸的PCB可以让12相超合金供电得到更好的布置,同时也改善了电磁兼容性和散热性能。
中关村在线显卡产品点评:华硕HD7970 DirectCU II TOP
熊辉
孙昊崙
姜俊宇
产品点评
产品点评
产品点评
3钢铁之心——微星R7970 Lightning
Lightning是MSI旗下引以为傲的超公版旗舰系列显卡产品。硕大的PCB,多到令人眼花缭乱的元件,庞大的供电模块,各种炫目的指示灯以及极致的极限环境OC能力都是Lightning系列的特点。每当AMD/NVIDIA发布新的旗舰级产品之后,Lightning总能帮助职业玩家们挑战各项世界纪录,全新的旗舰产品HD7970自然也不例外了。
微星R7970 Lightning
继承自Lightning的构架血统,军规做工以及超公版的设计,为MSI R7970 Lightning带来了更强大的性能和稳定性表现。在此基础上,绰号“钢铁之心”的GPU Reactor模块的出现更是成了闪电卡最新的“一招鲜”。它不仅为整卡的稳定性和可超频性做出了贡献,更为用户带来了自由选择的权力。
Lightning作为微星旗下专司“超频”的超公版系列,其优异的表现堪称无人超越,目前HD7970高达1.8GHz的最好超频成绩正是由微星这款HD7970Lightning所创造。这一代Lightning的“钢铁之心”、黄金SSC、军规用料等等诸多笔者不太明白但看上去觉得好厉害的专业名词都为其带来了超强性能,配合上漂亮的外形和5399元的售价,起码笔者本人很心动。 “黄色”会让你想到什么?是大黄蜂?亦或是微星R7970 Lighting呢?不仅整体色调,背板的钢铁之心也让我们想起了大黄蜂深邃的眼睛。同时,TwinFrozr散热器依然出现在这款显卡上。可以说,这一次的微星R7970 Lightning是集合了前代Lighting的诸多优秀元素而诞生的一款诱人新品。不仅外形亮眼,它的性能、超频性和可玩性也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Lightning向来是微星的旗舰大作,诸多奖项使Lightning系列非常抢眼。使用Twin Frozr IV系列散热器,8mm的镀锌铜管与大尺寸散热鳍片紧密焊接,双10cm空气动力学风扇每次系统启动时风扇都会反转30秒,将散热鳍片内的积尘吸走。MSI Lightning系列显卡引以为傲的PCB方案以及军规级别的用料,不仅做工优秀而且用料非常充足,满足更高的超频需求。
中关村在线显卡产品点评:微星R7970 Lighting
熊辉
孙昊崙
姜俊宇
对市场形势了如指掌、长期跟踪卖场显卡销售情况,几乎所有市售显卡型号的代表产品都经过手。
喜欢游戏,并愿意献身该行业。几乎所有游戏类型都有涉猎,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最会玩儿的人。
热血玩家,自成一派。对显卡产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识。玩坏过的显卡不计其数,败家子儿一枚。
产品点评
产品点评
产品点评
40噪音的冰点——迪兰HD7970 LCS 水冷版
水冷是高端玩家津津乐道的概念,0噪音和极低的使用温度,让搭配水冷的显卡凭添了更多诱人的特性和用户体验度。有介于此,迪兰每一代的旗舰级产品几乎都会出现官方打在水冷散热系统的版本,本次的HD7970自然也不例外。
迪兰HD7970 LCS 水冷版
迪兰HD7970 LCS 水冷版
迪兰HD7970 LCS 水冷版拆解
如果说“好玩”是HD7970 DC2T的特质,“强劲”是闪电卡的根本的话,那么“冷静”就是迪兰HD7970 LCS水冷版的代名词了。水冷方案的到来不仅令HD7970 LCS水冷版拥有了超公版才有的极高的默认运行频率和可超频性,更为用户提供了性能与噪音的完美平衡。
中关村在线显卡产品点评:迪兰HD7970 水冷版 3G | ||
![]() |
![]() |
![]() |
对市场形势了如指掌、长期跟踪卖场显卡销售情况,几乎所有市售显卡型号的代表产品都经过手。 |
喜欢游戏,并愿意献身该行业。几乎所有游戏类型都有涉猎,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最会玩儿的人。 |
热血玩家,自成一派。对显卡产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识。玩坏过的显卡不计其数,败家子儿一枚。 |
产品点评 | 产品点评 | 产品点评 |
“水冷”毫无疑问是这款显卡最大的特色,但是当你拿着这块显卡的那一刻、一种强烈的冲动——想要体验它在水冷之下的表现如何的冲动会即刻迸发出来,当然这也是其质感十足的水冷散热模块带给使用者的感受。最起码在目前,这块显卡是喜爱水冷的最值得选择的HD7970。 |
迪兰HD7970 水冷版是四款显卡中最与众不同的、使用水冷进行散热的Radeon HD7970显卡,毫无疑问它将可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散热效果。实际卡身并不算太厚,仅占用一个卡槽即可,当然这是没有算上水冷的尺寸的。如果您想要亲自调教AMD目前的最强显卡的话,水冷散热系统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
迪兰 HD7970 水冷版 3G是如今唯一一款水冷散热的7970产品,水冷的优势在于其纤薄的身躯,优良的散热与0噪音设计。迪兰HD7970水冷版显卡做工优秀采用德国进口水冷散热器,板载高达3GB的海量GDDR5显存,基于公版的设计增加了用料,使其在持续高频的情况下也游刃有余。 |
5最快上市的超公版——XFX-797A-TDB
它是第一款面世的超公版HD7970,它是唯一一款伴随Tahiti构架一起到来的超公版HD7970,它曾经是最贵的HD7970,它至今仍是所有HD7970中包装最富个性的产品,它就是XFX与公版产品同步推出的超公版HD7970产品——XFX-797A-TDB。
“X”型包装的XFX-797A-TDB
XFX-797A-TDB显卡
首发就将频率拉到了1GHz,这在旗舰级显卡产品的发布史上是非常罕见的。XFX-797A-TDB不仅让我们第一时间见识到了Tahiti构架的威力以及频率延展性,更为发烧友们最快速的带来了性能更强的产品。快,就是XFX-797A-TDB最大的特色。
对市场形势了如指掌、长期跟踪卖场显卡销售情况,几乎所有市售显卡型号的代表产品都经过手。 喜欢游戏,并愿意献身该行业。几乎所有游戏类型都有涉猎,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最会玩儿的人。 热血玩家,自成一派。对显卡产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认识。玩坏过的显卡不计其数,败家子儿一枚。 这块显卡是出现在卖场中的第一块非公版高频HD7970显卡,其上市速度非常快,甚至快到让这块显卡在市场中处于垄断状态长达数周之久。默认主频在当时第一次达到1GHz,具有一定的里程碑意义,不过其5999元的价格在性价比方面略有不足。值得一提的是,亮银色外观金属感也比较强。X型的包装盒也是让人眼前一亮,在外形方面不仅独树一帜而且令人印象深刻。 该显卡的亮银色外观依然延续了XFX之前的设计元素。如果说要在本次横评的四款显卡中挑选出一款最具现代感的话非该卡莫属。简洁的外观设计即使在什么时代看来都不会过时。显卡两侧的两缕红色也标示着这是一块AMD的显卡产品。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显卡的外包装是两个长方形盒子拼接而成的“X标志”,的确够创意。同时,这款显卡也是首款非公版HD7970显卡。 XFX讯景FX-797A-TDB 双酷魂黑卡是最先发布的7970非公版产品,采用酷魂散热体系,从外观来看,简洁大气且美观。其特点是双静音风扇,高密度散热鳍片,大尺寸的真空腔均热板以及一体化的固定托盘。非常高效,静音效果也尽如人意。XFX讯景FX-797A-TDB 双酷魂黑卡基于公版PCB的设计,提供铁素体电感方案,加强了电气性能,因此在稳定性以及超频性两端都有上佳表现。
中关村在线显卡产品点评:讯景FX-797A-TDB 双酷魂黑卡
熊辉
孙昊崙
姜俊宇
产品点评
产品点评
产品点评
6HD7970特性展示
奢侈品的名声并不是白来的,各种强悍的超公版设计方案之外,HD7970作为AMD本代产品线的旗舰级核心,本身也具有着最顶级级的定位和特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HD7970究竟拥有哪些特性吧。
HD 7970 显 卡 规 格 表
显卡型号
Radeon HD 7970
市场定价
3699 元
GPU代号
Tahiti
GPU工艺
28 nm
GPU晶体管
43 亿
着色器数量
2048
着色器组织
Vector *2048
ROPs数量
32
纹理单元数量
128
核心频率
925 MHz
着色器频率
925 MHz
理论计算能力
3.79
TFLOPs
等效内存频率
5500 MHz
内存位宽
384 bit
内存带宽
264 GB/s
内存类型
GDDR5
内存容量
3072 MB
DX版本支持
11.1
HD视频技术
UVD3.0+VCE
通用计算接口
Stream
HD7970基于全新的GCN图形构架,拥有超过43亿的晶体管规模。与上代的Cayman构架相比,其运算资源总量提升到了2048个ALU,Texture Fetch Load/Store Unit则提升至恐怖的512个,Texture Filter Unit由Cayman的96个增加到了128个,但同时构成后端的ROP与Cayman维持相同,均为32个。HD7970拥有全新设计的MC结构,6个64bit双通道显存控制器组合形成了全新的384bit显存控制单元,HD7970也因此采用了容量达3072MB的显存体系。
Tahiti构架特性
HD7970的默认核心及显存运行频率为925/5500MHz,默认Pixel Fillrate能力为29.6G/S,默认Texture Fillrate能力为118.4G/S。显存带宽264GB/S。拥有3.79T的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以及947G的IEEE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HD7970拥有完整的DRAM及SRAM ECC 保护,支持 Open CL 1.2、DirectX 11.1以及C++ AMP。
HD7970构架
HD7970的特色由六个主要的部分组成:
1、基于HKMG的TSMC全新28nm工艺。
2、包含了几何引擎、光栅化引擎以及一级线程管理机制的前端ACE( Asynchronous Compute Engine)。
3、负责处理运算任务及Pixel Shader的32个CU(Compute Unit)集群,包含在CU内部负责处理材质以及特种运算任务如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Texture Array,二级线程管理机制以及与它们对应的shared+unified cache等缓冲体系。
4、负责完成fillrate过程以及输出最终画面的ROP阵列,显存控制器MC(Memory Controller)以及PCI-Express3.0总线传输控制端。
5、负责视频回放及处理的UVD3.0单元,以及全新的负责视频编码部分的VCE。
6、Eyefinity(宽域)2.0引擎。
7功能展示:Eyefinity(宽域)2.0技术
● 功能展示:Eyefinity(宽域)2.0技术
民用级多屏拼接的Eyefinity技术一直是AMD的长处。在HD7970中,AMD将Eyefinity技术升级到了2.0版本,新的Eyefinity宽域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更多富有特色的输出方案和视觉体验。
Eyefinity技术不断沿革
在Eyefinity 2.0技术中,AMD首次将多屏输出技术和HD3D立体技术结合在了一起,HD7970的用户仅需使用一块显卡便可以在多屏系统上同时体验立体游戏和电影。NVIDIA在SLI系统中虽然早就实现了3D Vision,但始终需要至少两块显卡才能完成输出工作。
Eyefinity 2.0的全新改进
新的Eyefinity 2.0率先采用了DisplayPort 1.2认证接口和HDMI 1.4a规范,在传输带宽和速度上能够通过更高的速度,为多屏3D应用提供更好的条件。AMD提供的HD3D技术是开放的,这让更多的厂商能够参与到AMD的HD3D立体显示技术当中,AMD单卡通过DisplayPort 3D显示器可以单卡实现三屏Stereo 3D效果。
AMD多屏允许不同尺寸显示器
Eyefinity2.0最重大的更新来自分辨率的多样化及组建屏幕要求的降低,Eyefinity1.0至少需要3台分辨率一致的显示器才能组建多屏输出,这要求很多用户采购新显示器,组建成本并不低。而在Eyefinity2.0中,AMD允许不同尺寸显示器组成一套Eyefinity多屏显示系统,这进一步降低了多屏输出的成本。但受限于现在的游戏输出技术,Eyefinity2.0在多个不同尺寸显示器组合的方案中还存在部分场景及物体显示不全等问题,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问题终将得到解决。
全新的独立多路音频输出
音频输出能力的改进也是Eyefinity2.0的革新之一,HD7970支持独立数字多点音频(Discrete Digital Multi-Point Audio),简称DDM Audio。Eyefinity1.0只能输出一路音频信号,而HD7970显卡已经可以实现独立多路音频输出了,这样多屏看电影或者玩游戏时,每个屏幕都可以进行独立的音画输出。
8功能展示:VCE视频编码引擎
● 功能展示:VCE视频编码引擎
VCE技术是AMD在Tahiti构架中引入的另一个重要改进,相较于UVD3.0的原地踏步,VCE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Tahiti构架在视频相关方面最引人注目的亮点。
VCE功能细节
VCE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组专门负责编码操作的硬件电路,该单元在操作方式上类似Intel Quick Sync Video高速视频编码处理电路,都是通过固定单元来高速完成视频编码过程的Preprossing以及Encode过程,这也是整个视屏编码过程中最为消耗系统运算能力的部分。以专门的电路来完成类似的操作不仅能够提升处理速度,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处理过程所带来的功耗压力。
VCE单元Full模式
VCE与Quick Sync Video最大的不同,同时也是VCE意义最重大的设计,来自它的异构式处理结构。VCE对视频编码的操作分为两种模式,在Full Mode下,VCE会以自身的硬件单元来完成Preprossing以及Encode的全部过程。而Hybird Mode下,VCE单元会调用Tahiti构架丰富的ALU资源来更高速的完成Preprossing过程,以VCE自身的硬件单元来完成Encode过程。在性能最理想的状态下,VCE可以实现1080P分辨率视频的60帧速率实时编码。
VCE单元Hybird模式
VCE技术的意义是巨大的,除了在GPU单元中第一次引入了低功耗的专用高速视频编码处理电路之外,VCE体现了AMD多年来一直强调并不断付诸实施的异构计算操作结构。Fusion的精髓便是异构处理和加速,这种整体思路正在逐步融入AMD的每一个产品线甚至每一个适合的产品中。VCE技术的出现,不仅进一步实践了异构处理的想法,更向我们表达了AMD正在逐渐恢复的坚定的执行力。
9更多样化的功耗控制技术
● 更多样化的功耗控制技术
在Tahiti构架中,AMD除了采用28nm HKMG工艺降低整卡的功耗之外,还引入了更加多样化的功耗控制及管理技术,全方位的降低了HD7970在各种应用场合的能耗及发热。
全新的“黑屏”待机模式
在新的功耗控制技术中,AMD引入了更加敏感的功耗调节点,能够更加细密的实时监控显卡的运行状态,同时让其更加积极地向更低功耗的频率去转移。
待机功耗最低低至3W
另外,AMD还引入了全新的“黑屏”模式,当电脑处于节能待机状态且屏幕进入无输出的节能状态时,HD7970会关闭绝大部分卡上功能单元,通过这一类似关闭显卡的动作,HD7970的最低待机功耗将小于3W。
多样化的多卡互联功耗管理机制
在多卡互联领域,AMD同样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功耗管理机制。当用户处于2D桌面待机状态时,Tahiti构架允许主卡(输出卡)以外的所有CrossFireX成员卡全部完全关闭,主卡以外的其他显卡甚至会达到风扇停转的深度休眠状态。当3D负载到来时,功耗管理机制会及时唤醒深度休眠的显卡,让其能够投入渲染工作中。
在了解了Tahiti构架的诸多特性之后,我们将正式开始四款超公版显卡的对比。对比的起点,就在一切显卡设计的基础——PCB方案。
10底蕴的象征——PCB方案
● 底蕴的象征——PCB方案
不管显卡打算采用怎样豪华或者科幻的设计,这些方案最终都需要PCB来进行承载,因此PCB方案对于超公版显卡来说就是一切的基础。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四款超公版HD7970显卡都采用了怎样的PCB吧。
华硕HD7970 DCII TOP PCB
华硕HD7970 DCII TOP采用了常规板型的PCB方案,对空间的最大化利用让它成功的布置了10相核心供电等超公版身份象征式的设计。HD7970 DCII TOP并没有采用华硕为最顶级旗舰产品准备的超巨型PCB方案,这与它面向高端主流的定位有直接的关系。
与DC2T的待遇不同,闪电是微星最顶级的旗舰产品,因此造型豪放的越肩式PCB也就成了必定登场的亮点。对于闪电14相的核心供电来说,将PCB向上延展是必须的选择,这不仅能够保证供电元件的单排布置,更可以为设计者带来更加宽裕的板上面积率,进而在提高电磁性能等的基础上降低元件布置难度。
与前面那两位“壮汉”相比,迪兰的设计就要保守多了。基于公版方案的迪兰HD7970水冷版并未采用奢华的板上设计,仅在公版基础上不全了全部的供电模块,同时对用料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在所有超公版HD7970中,XFX的方案是最为“平民”的,它直接采用了完全的公版设计,并未对其作出任何的修改。尽管这让XFX-797A-TDB的地位多少显得有些名不副实,但公版带来的最佳的稳定性、1GHz的默认核心频率以及由此换来的最快上市速度还是令其在占据了一席之地。
11基础中的基础——供电设计
● 基础中的基础——供电设计
有了良好的PCB方案,超公版通常都会具备奢华甚至看上去多的有些离谱的供电模块。更大更先进的供电模块不仅能够为高频运行的显卡提供充足且纯净的能源供给,更可以分担彼此之间的负担,以此换来更加优秀的发热控制效果和更高的能源转换效率。
华硕HD7970 DCII TOP供电模块
华硕的HD7970 DCII TOP采用了10+2相的超合金数字供电模块SAP以及双8Pin的供电接口方案,SAP可以将供电模块的EMI大幅降低50%,其供电波形稳定性表现也远较其他常规供电元件来的优秀,更好的电气特性不仅大大提升了高频以及超频运行时的整卡稳定性,更为SAP带来了更好的发热表现。
得益于越肩式PCB的设计,闪电的供电模块已经进入了“超饱和”的状态。14+2+1相供电及其背后的34颗copperMOS、Hi-c电容和SSC纯铁芯电感,为闪电带来了最为充足和纯净的电流供给。这组方案不仅电性能较之常规元件更加优秀,满载寿命也大大高于其他解决方案。与DC2T一样,闪电同样采用了双8Pin的供电接口。
迪兰的HD7970水冷版比之前的两位要“冷静”许多,总计7相的供电模块以及6+8Pin的公版供电接口方案显得要平实许多,但基于公版的补全方案让迪兰在花费最小精力的同时获得了来自公版稳定性以及更多供电总量两方面的优势,可以说迪兰的方案是性能/精力比最高的版本了。
公版的PCB,公版的供电方案,可以说XFX-797A-TDB的方案是四个方案中最没风险同时也是能够最快速面世的版本。我们前面已经说过,XFX-797A-TDB只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快。XFX-797A-TDB的设计,从各个侧面都说明了这样的特点。
12散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 散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
散热是显卡永恒的话题,好的散热不仅可以保证显卡拥有更稳定的表现,更可以为使用者带来安静的使用环境,甚至可以帮助显卡进一步提升频率。今天亮相的四款超公版显卡不管其他方面的设计如何,在散热层面的设计都是可圈可点的。
华硕HD7970 DCII TOP采用了第二代DirectCU技术,该技术使用诸多先进的工艺进一步强化了原有的第一代DirectCU。改进型的DirectCU II散热较之上代拥有更好的热管直触形态,更深厚的散热纵深以及更加合理的风流覆盖布置,搭配全新设计的拥有辅助散热功效的全金属导风罩和双10cm超大风扇,DirectCU II提供了卓越的散热效能表现。
Twin Frozr散热系统是MSI采用多年的非常成熟的散热体系,它集安静、高效以及造型美观等特点于一身。闪电卡新升级的Twin Frozr IV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特性,包括自动除尘、改进风扇边缘空气动力学特性的刀锋叶片技术以及可以同时为显存及供电模块散热的强化保护背板等。Twin Frozr IV拥有近乎完美的散热表现,这为Lightning的风冷环境使用表现带来了良好的保障。
在常规情况下,任何风冷方案都无法在噪音和温度控制两端同时做到绝对的完美。意识到这一点的迪兰为HD7970搭配了水冷散热方案。液冷更加优秀的热量转移能力为迪兰HD7970水冷版的高频稳定运行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而0噪音的使用环境也让用户在享受性能的同时免除了降噪的烦恼。
也许XFX-797A-TDB的PCB方案无法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所采用的散热体系绝对可以让人过目不忘。巨大到几乎覆盖整个PCB的超大尺寸均热板成了这款散热体系的基础,尽管成本不菲,但它的热量转移效率却也高的令人汗颜。得益于这块强大的均热板,低转速的双静音风扇设计即可让XFX-797A-TDB同时保持散热效率和静音效率。
13看谁最能“泼洒”元件
● 看谁最能“泼洒”元件
在PCB上不计成本的堆砌大量元件历来都是超公版的特色之一,甚至往往会成为热爱超公版显卡的“堆料党”们炫耀的谈资。饱满的元件的确是更高性能的基本保障,所以在PCB上泼洒元件往往也就意味着更高的产品性能。但这样的说法并不绝对,很多时候高效率的使用元件往往也可以换来很好的显卡性能和可超频性。
华硕HD7970 DCII TOP元件细节
DC2T以及闪电自不必说,两款基于公版方案的显卡同样在元件方面做到了严谨和殷实。联系到用料的使用并不一定必须建立在过饱和的状态,有效率的使用元件同样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在本环节只进行展示,究竟怎样的堆料更符合大众的喜好,就请各位自行判断吧。
14性能对奢侈品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 性能对奢侈品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我们今天见到的四款超公版产品都是建立在旗舰级GPU构架基础上,对其性能进行进一步延伸的最顶级产品。对这些超公版来说,其所具备的默认性能几乎已经是无需置疑的要素了。对这样的产品进行性能测试,相信谁都会觉得是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所以我们决定大幅削减对它们的性能测试环节,仅保留3Dmark 11以及目前对显卡压迫力最强的地铁2033作为参考。
3Dmark11是Futuremark推出的显卡3D性能测试,它针对DirectX 11 API的使用环境。其测试成绩主要由显卡测试和CPU测试两部分总和构成,整个测试软件更加偏重整机性能。
3Dmark 11
3Dmark 11测试
地铁2033由乌克兰4A游戏工作室开发,采用4A游戏引擎,而且PC版支持nvidia的PhysX物理特效。 故事情节始于2013年的一次毁灭世界的灾难性事件,当时几乎所有的人类都被消灭,而且地面已经被污染无法生存,极少数幸存者存活在莫斯科的深度地下避难所里,人类文明进入了新的黑暗时代。直至2033年,整整一代人出生并在地下成长,他们长期被困在“地铁站”的城市。地铁2033保持着目前最大的GPU压迫性,即便是最顶级的旗舰显卡也很难做到轻松应对。
地铁2033
我们采取完整运行游戏第二关“Hunter”关卡,并记录其中平均帧数的方式来完成测试。Hunter关卡包含完整的室内场景切换,光照系统,DOF表现以及交战场景,能够全面反映显卡在面对Compute Shader以及超高分辨率材质时的表现。
对于超公版旗舰来说,一般的测试大多是苍白的,只有高压迫性的测试才能真正显示出他们的实力。无论是3Dmark 11还是地铁2033的测试都证明了今天我们面对的这四款超公版HD7970是强大的,它们有能力应对现在及未来所可能出现的各种极高的图形负载需求。如果你是一名追求最佳图像享受的发烧友,这四款超公版都将是你不错的选择。
15总结:奢侈品也有春天
● 总结:奢侈品也有春天
奢侈品是尊贵的象征,它往往以为着不计代价的获取以及高于实用意义的享受。与常规消费者更关注的中端及sweet spot级产品相比,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四款动辄超过5000元售价的超公版显卡的确算得上是显卡中的奢侈品阶级了。
相比奢侈品级的超公版,公版要“朴实”很多
强悍的设计、霸气的外形、极佳的稳定性以及最强的性能,这些特性不仅让每一位渴望获得最强显卡性能的用户都垂涎三尺,更兼顾了许多单纯性能之外的享受因素,令显卡在实现功能性之余还具备了承载更多DIY文化的作用。
超公版显卡虽然令人渴望,但其高昂的售价也着实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好在随着AMD官方近期对HD7970芯片及公版显卡的一系列调价,这种现状可能会得到一定的缓解。目前的HD7970公版价格已经从最初的4299下调到了3699,降价力度的加大不仅意味着供货量的提升,同时还意味着芯片采购价格的下降。HD7970的可购买性,目前已经随着这一轮的官方调价提升了许多。希望厂商能够借此机会,逐步的下调这些超公版显卡的售价,让它们能够为更多人接受和拥有。众乐乐,才是真的快乐。
16附录:测试平台展示
● 附录:测试平台展示
性能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Intel Core i7-3960X、X79 Chipset和4GB*4四通道DDR3-1600内存构成。细节及软件 环境设定见下表: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中央处理器
Intel Core i7-3960X
(6核 / 12线程 / 100MHz*33 /
15MB L3 Cache )
散热器
Intel RTS2011LC
(原厂水冷散热器 / 选配件 )
内存模组
Samsung 黑武士 DDR3-1600 4GB
(SPD:9-9-9-24-1T)
主板
ASUS Rampage IV Extreme
(Intel X79 Chipset)
硬盘
Hitachi 1T
(1TB / 7200RPM / 16M
50GB NTFS
电源供应器
NERMAX 白金冰核 1500W
(CSCI Platinum 80Plus / 1500W)
显示器
DELL UltraSharp 3008WFP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的稳定性,此次硬件评测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均为Microsoft Windows 7 正版授权产品。使用Windows 7正版软件能够获得最好的兼容性以及系统升级更新服务。
用户在体验或购买安装Windows 7的操作系统时请认准所装系统是否已经获得正版授权许可!未经授权的非正版软件将无法获得包括更新等功能在内的Windows 7服务。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RTM SP1
(64bit / 版本号7601)
主板芯片组驱动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for Win7
(WHQL / 版本号 9.2.3.1022)
AMD 显卡驱动
AMD Catalsyt
(WHQL / 版本号 12.3)
2560*1600_32bit 60Hz
各类合成测试软件和直接测速软件都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以时间计算的几款测试软件则是用时越少越好。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