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首席编辑
    拉开新一代显卡的帷幕 GTX780首发测试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 Kepler架构目的意义再解读

      通过GK110的“送出去,请进来”,我们已经可以明确的掌握Kepler架构的目的和意义了——Kepler架构的目的在于在NVIDIA从G80一直延伸到Maxwell及其后架构的路线图中扮演承前启后的角色,它尝试着将一部分逻辑判断性任务交给通用处理器执行,同时将一部分不适合通用处理器执行的控制性工作转移到对应的专用单元来处理,以厘清任务执行地点和执行特征、优化任务处理对象的选定、积累通用处理器使用经验以及收集执行过程中的能耗比特征等一系列手段,为未来Maxwell融合架构中最终接纳ARM架构通用处理器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为NV“融合”打基础? GTX680架构深入探秘
    Maxwell的后续——Echelon架构细节

      而Kepler架构的意义则更加单纯,那就是强调性能功耗比属性。让合适的单元以尽可能合适的功耗去完成尽可能合适它们完成的任务,进而让整个架构以更小的功耗达成更大的性能输出能力,这就是Kepler架构最突出的特征和意义。我们在过去一年间面对的以及等待的各色“黑科技”,包括高效的register体系、新Scheduling过程、GPU Boost以及Dynamic Parallelism等等,全部都是为这一意义而存在的。

      通过调节SMX结构提升体系的吞吐能力,同时以优秀的缓冲体系、合理的仲裁和任务管理机制以及各种全新的技术来保证体系的单元复用率以及执行效率,这种平衡的理念赋予了Kepler架构强大的性能和成熟稳健的性能功耗表现。Kepler架构的注意力并没有片面的集中在某些特性或者单纯运算能力的提升上,它对任务分派管理机制的调整和改进属于最底层的架构效率优化,正是这种能够让所有架构中运行的任务,无论是运算任务还是图形任务均能受益的改动,为Kepler带来了令人难忘的表现。

    为NV“融合”打基础? GTX680架构深入探秘
    G80~GF100架构发展示意,向你们致敬(图片引自后藤弘茂先生博客)

      当然,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些站在Kepler背后的英雄们,Kepler之前诸架构对于任务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寄存器及寄存器溢出缓冲体系使用经验的积累,架构设计理念的逐步验证、检讨和补充修正同样是造就Kepler架构的成功的重要因素,而正确平衡成本关系并在DirectX 11时代的起点划下了空间充分的D线,又在可制造型层面为Kepler架构的最终实现奠定了最根本的基础。NVIDIA充分的计划性和推进这些计划的执行力,逐渐将这些积累转化成了实际的架构和产品,并最终带来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基于GK110架构的产品——GeForce GTX Titan以及GeForce GTX 780。

      除此Dynamic Parallelism之外,GK110架构还将更多更新的技术引入到了体系当中,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全新的GPU Boost——GPU Boost 2.0。

    vga.zol.com.cn true //vga.zol.com.cn/374/3745846.html report 2066   ● Kepler架构目的意义再解读   通过GK110的“送出去,请进来”,我们已经可以明确的掌握Kepler架构的目的和意义了——Kepler架构的目的在于在NVIDIA从G80一直延伸到Maxwell及其后架构的路线图中扮演承前启后的角色,它尝试着将一部分逻辑判断性任务交给通用处...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