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显卡 > 新闻 > 行业动态 >

技术端:CPU/GPU当前不具兼容条件

超伟聊吧 4大观点辩CPU/GPU谁是胜利者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张超伟 【原创】 2008年04月08日 06:30 评论

● 技术端:CPU/GPU当前不具备互相吞噬的可能

    从技术实现端来看,目前CPU和GPU在现有架构基础之上没有可能实现另一方的功能,除非Intel推出一个全新架构,必须是革命性的新架构,完全模式GPU的指令执行模式,否则的话CPU取代GPU现在在技术端很难实现。

    ○ GPU架构

    目前从DirectX10显卡开始,显卡内部开始采用统一渲染架构设计,NVIDIA最新一代G92显示核心内部集成了128个流处理器,如果我们将一个流处理器看作一个核心的话,那么G92显示芯片拥有128个核心。


超伟聊吧 5大观点辩CPU/GPU谁是胜利者
GPU难以在3D API之外实现本身价值

    单从核心数量上来看GPU数量已经领先于目前的CPU,但是其由于天生并定位于处理器3D图形渲染,所以单个流处理器功能不强,流水线深度很短,依赖于仲裁机构和片内缓存。

    特点:流处理器的特点是执行指令代码简单但是执行效率高,类型单一而又固定。

    缺陷:目前这种指令代码仅适用于D3D和OpenGL两种3D API,不适用于其他应用领域。

    ○ CPU架构

    CPU架构方面则与GPU截然相反,CPU流水线深而复杂,并发性不高,仲裁并行依赖于应用程序,这样的架构方便与编程人员根据需求运行任意类型程序,编程更加随意而有灵活。

    特点:流水线层级深,可编程性强,可以处理复杂指令。

    缺陷:指令并发性低。

● 小结

    从先有CPU和GPU架构来看,两者不具备互相取代的技术条件,主要由于两者架构的差异,GPU针对于3D API进行了专门优化,处理的指令简单又单一,执行效率高,并发数多,但是单个指令复杂程度低;反观CPU则是单个指令更加复杂,指令可编程度高,能够执行复杂指令,但是并发性低。所以从现阶段来看CPU和GPU两者之间谁也无法取代谁。

    但是这个假设建立在现有CPU和GPU架构基础之上,倘若新一代CPU架构推出,这个假设也有可能被打破,当然这个假设必须建立在CPU新一代架构已经能够解决现有问题的前提下。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频道热词:华硕主板  Intel  AMD  
视觉焦点
显卡新闻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显卡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