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的软、硬件平台
由于这款显卡是针对绝对低端市场,所以笔者选用了与之比较“般配”的一套低端测试平台,基本配置如下:
配件 |
型号 |
Intel Celeron 2.0GHz (400MHz前端总线,128KB二级缓存) | |
金士顿DDR400 256MB,实际频率为DDR200 | |
微星845PE | |
希捷 7200.7 80GB(7200rpm,2MB缓存) |
这款配置的唯一遗憾是这套配置只能支持AGP 4X,无法发挥出显卡AGP 8X全部性能,不过相信对于低端显卡,AGP 4X和AGP 8X性能应该相差不大。
测试中,笔者选用的操作平台是Windows XP Profession简体中文零售版,并安装从微软主页上下载的整合DirectX
为尽量接近真实使用状态,笔者并未采用最新版本的nVidia驱动,而是采用显卡包装中自带的专用版驱动,这款驱动已通过微软硬件认证。
评测中我们使用的3D测试软件包括3DMark 2001SE (Benchmark)、3DMark 03 build340 (Benchmark)、AquarMark3这三种软件,其中3DMark 2001SE代表显卡的DirectX8性能,3DMark 03代表显卡的DirectX9性能,AquarMark3代表显卡在实际游戏中的效能。由于这是一款针对中端用户的显卡,所以我们这次测试也主要看看这款显卡的游戏性能,并没有进行全屏抗锯齿和各项异性过滤的测试,毕竟使用率不高。所以测试我们都以分辨率1024×768、关闭音效、默认设置、32bit色为标准。
默认频率下显卡性能测试
显卡驱动安装非常顺畅,安装完显卡驱动后,从驱动中可见显卡信息如下图所示。
笔者在自带驱动评测后,使用NGO加速版驱动0.2版测试其核心/显存频率,这款显卡默认频率为250/400MHz,符合公板要求。
在默认频率下,笔者对每项数据都测试3遍,并取其平均值。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试软件 |
测试成绩 |
3DMark 2001SE |
5112 |
3DMark 03 build340 |
1042 |
AquarMark3 |
总分:7968 |
测试成绩清楚表明,这款显卡仅仅是一款入门级3D显卡,虽然可提供对DirectX9的硬件支持,但由于性能过低,基本没有实际意义。虽然3D Mark 03和AquarMark3的游戏测试都可以进行,但宛如看幻灯片一样,难以忍受。
接下来,笔者对这款显卡进行了简单的横向评测,对比显卡有某品牌Geforce FX 5200标准版(128MB/128bit显存,核心/显存频率为250/400MHz),某品牌Geforce FX 5700 LE版(128MB/128bit显存,核心/显存频率为250/400MHz)。它们的3DMark 03 build340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虽然它们的核心/显存频率相同,显存容量也相同,但是由于Geforce FX 5200核心的渲染管线较少,而且显卡显存位宽仅有64bit,所以测试成绩相差悬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