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Radeon 9550到底是如何办到的呢?这还要从Radeon 9550的出身说起。在Radeon 9550还未发布时,肩负着与nVIDIA竞争中低端市场重任的是ATI的Radeon 9200系列和Radeon 9600SE。通过与nVIDIA FX5200的对比后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不支持DirectX9.0标准成为了Radeon 9200系列最大的弱点。先不去争论在这个级别的显卡中支持DirectX9.0标准是否必要,但仅这一点就让ATI在宣传上吃尽了苦头。而后推出的Radeon 9600SE虽然可以完整支持DirectX9.0标准,但其64Bit显存位宽的软肋使得Radeon 9600SE的市场接受状况一直不是十分理想。针对这样的情况,在2004年3月29日,ATI终于发布了自己的杀手锏,也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Radeon 9550。Radeon 9550和Radeon 9600SE/9600/9600Pro/9600XT同属于RV350内核系列,它采用FC-PGA封装,0.13微米制造工艺,因此在特效支持上,Radeon 9550保留了如Smartshader2.0技术,Smoothvsion2.1技术,HyperZ III+显存优化技术等众多先进技术。相对Radeon 9600,Radeon 9550只是在核心频率方面有所降低,由325MHz下降到250MHz,而显存频率则保持一致。凭借着对Direct 9.0的完整支持和128bit的显存规格,Radeon 9550不光在与nVIDIA低端主力GeForce4 MX440、GeForceFX 5200、GeForceFX 5500、FX5700LE等显卡的竞争中取得较大的优势,而且凭借着优良的超频性,还时刻威胁着GeForce FX5700等nVIDIA中端型号的市场地位。
在PCI-Express系统总线大行其道的今天,有些读者不禁要问在AGP市场上大获成功的Radeon 9550是否还是我们所需要的?小编认为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首先,我们要肯定PCI-Expres先进的技术,凭借着最大双向8GB/s的高带宽,PCI-E在HDTV视频处理和专业图形工作站的应用中优势明显。但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8GB/s的高带宽优势是不会在日常应用中体现出来的,也就是说在Radeon 9550这个级别的显卡上,AGP-8X总线所提供的2.1GB/s的带宽并没有给它带来性能上的瓶颈。所以在中低端显卡上,单纯的提升系统总线的速度是没有太多实际意义的。其次,在现阶段支持PCI-E技术的主板多为各大芯片组厂商的中高端型号,如Intel公司的915/925/945/955系列、nVIDIA公司的nForce4系列、VIA公司的K8T890系列,虽然主板市场降价声一片,但采用这些芯片组的主板的售价仍然是整体偏高,显然PCI-E的平台并不适合中低端配置。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已经推出了一年多的时间,但Radeon 9550凭借着其出色的性价比和在市场上良好的口碑,在AGP市场上还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为了方便广大读者,ZOL评测室从市售的Radeon 9550中选取了21款风格各异的产品进行横评,希望通过客观的数据帮助消费者能够选购到一款心仪的Radeon 9550。
测 试 平 台 | |
Intel 奔腾4 3.0C(Socket478、L2 512KB) | |
海盗船 | |
希捷酷鱼7200.7 120G 7200 2M | |
电源 | Tt BTX 450 |
主板 |
微星865PE Neo2-P (865PE+ICH5) |
驱动 & OS | Windows XP 中文版+SP2+DirectX ATI 公版5.3催化剂 |
测试说明:小编选择了由Intel 奔腾4 3.0C和微星865PE搭配的经典平台。在接下来的21款显卡测试中,每块显卡小编都测试了其在默认频率下的3Dmark2003和3Dmark05下的成绩,而且是以在画面没有破损的前提下顺利运行两遍3Dmark2003和3Dmark2005为超频成功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