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彩虹至薄GTS450应用测试
前言:单槽AGP或者PIC-E显卡,这在5到10年前还是一个曾经业内最为通用的显卡厚度标准,然而随着DirectX9.0c时代的到来,Vertex Shader和Pixel Shader的最大指令数和复杂度大幅度上升,GPU复杂度使得功耗和发热都变得越来越大,单槽显卡无论在供电元件排布还是散热器安装等基本问题上都成为一个近乎无解的问题……
但是在实际装机应用中,如果主板的PCI-E插槽距离太近或者要组建多卡速力与交火系统,庞大臃肿的双槽甚至2.5槽显卡经常带来各种不便。而在近期我们不断收到一些厂商送测的单槽版产品,而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有七彩虹带来的一款GTS450冰封骑士版显卡,它的全名为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从名称我们可以看出这款显卡使用了特殊的散热器配置。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作为一片单槽卡不仅解决了许多业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包括温度问题以及设计问题。众所周知,单槽卡舍弃了大面积的散热方案,以换取机箱内部的空间。但是另一方面面临的是高温和高噪音两大问题,直接影响显卡的寿命,严重的甚至导致花屏。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与iPhone 4对比
在散热片方面,这款卡采用了比较有意思的设计。与普通散热片纹理不一样的是,这款卡采用了斜纹的结构,直接影响风向,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减轻直排出风口的出风压力,所以我们看到显卡保留了和公版相同的输出接口设计。
另一个看点就是这款显卡使用了镂空PCB是专利设计,采用TSD(Threading Structure Design)镂空技术。这项技术带来两大好处。第一,这款PCB是业内首款“会呼吸”的PCB。第二,这款显卡彻底解决了单槽卡一直以来扰乱机箱风道的问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本次评测的正式拆解分析环节,对这款显卡的PCB设计、散热器设计和整卡芯片与供电做一次多图配合的详细赏析。

iGame450冰封骑士设计特色
● iGame450冰封骑士设计特色
七彩虹希望将GTS450设计为一款单槽显卡,这其中必然有很大难度,毕竟GF106核心的发热也是不低的。所以众多难点集中在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这款产品身上,它自然不能沿用原有的设计思路,在PCB和散热器方面必须做出革新。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 PCB大面积打孔
七彩虹首先想到了采用镂空技术,显卡不仅解决了许多业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包括温度问题以及设计问题。单槽卡舍弃了大面积的散热方案,以换取机箱内部的空间。以往显卡PCB往往是需要散热器来进行散热,但是在散热器有着苛刻要求的单槽版显卡上,增加PCB的主动散热能力也是解决单槽卡温度问题的有力方法。而在结构上,穿透式设计的电感,也解决了显卡电器元件的兼容性问题。
散热片与电子元件避位是显卡设计的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次iGame单槽版GTS450显卡在供电部分的电感设计上,采用了革命的穿透式。除了能让电感使用的范围更广以外,还能有效降低电感高度,提高散热器兼容性和可制造性。
以往的单槽卡将热风往硬盘的方向排除,会造成机箱内部风道错乱的问题。此次iGame使用镂空设计以后,GPU热量排放的出口更多,同时不对电脑主要硬件造成伤害。
倾斜式散热鳍片设计。与显卡PCB的对角线平行,所以能够获得最长的散热管道,并且将散热面积最大化。倾斜式散热鳍片能够明显促进散热面积增大,据厂商测算以这种角度倾斜之后增加面积60%。
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显卡散热器顶盖采用铝制拉丝工艺,根据风道的走向开孔。延续了之前鲨鱼的鱼鳃设计理念。
而散热片采用斜纹式排列,出风口与纵向的不同,斜的出风口更有利于机箱内部热气流的走动。由此增加的散热面积也是非常可观的,所以这款散热器基本上具备了良好的风道和足够的热容量两个优势。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显卡不仅是薄,也体现了iGame这款显卡的设计理念。它不仅使用了创新的专利镂空PCB设计,而且在散热片上以及风道优化上,改善了以往单槽卡不能解决或者急需解决的问题。

iGame450冰封骑士芯片与供电
● iGame450冰封骑士芯片与供电
在对显卡的做工特性分析完成之后,让我们进入常规做工拆解部分。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是一款额定频率为783MHz的使用GF106核心的GTS450显卡,显卡为了达到单槽下散热下的稳定工作,在供电元件方面也做了不少特殊处理。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显卡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基于全新40nm工艺制造的GF106显示核心,核心研发代号为GF106-250-KA-A1,它拥有192个流处理器、具备16个光栅单元和32个纹理单元,同时标配128bit显存控制器,它能够完美支持DirectX 11 API、CUDA 3.0、PhysX物理加速、3D显示与3D眼镜支持以及PureVideo高清硬件加速技术。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显卡使用了NVIDIA公版定义的3+1项供电设计,其中一项负责显存,3项并联负责GPU核心。每项供电搭载了3颗SO-8低内阻MOSFET管,而电容的选择则更加突出显卡特色,我们看到的5颗日本化工固态仅是其中一部分,显卡背面还有相应的钽电容辅助,钽电容的使用正是为了减少空间占用制造更为有利的风道。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使用了三星高速DDR5显存颗粒,显存规格为256MB128Bit,这是目前常见与HD6970等高端显卡的顶级HY GDDR5显存,颗粒型号为Hynix H5GQ2H24MFR。
和之前的iGame系列显卡一样,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为用户搭配的较为丰富的附件,不过缺少了多功能刀还是有点遗憾,毕竟这款显卡的价格已经很实惠了。
接口方面,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搭配了两个标准DVI数字接口和一个mini HDMI高清接口,方便用户组建双屏输出,这一点和公版显卡完全相同。显卡采用双路DVI+HDMI的输出接口设计,符合用户的各种接口需求。并带有EMI金属屏蔽罩,显卡信号输出更稳定。

iGame450冰封骑士综合概况
● iGame450冰封骑士综合概况
在这个环节,我们使用了常用的GPU-Z软件和Furmark1.8.0软件来测试这款显卡的基本信息和满负载温度曲线。这GPU-Z软件可以帮助我们最直观的了解一款显卡的基本概况,而Furmark则可以检测显卡的稳定性和散热器设计。
GPU-Z基本信息页面
GPU-Z第一屏可以显示显卡的GPU规格和额定频率等信息,而第二屏则可以显示显卡在低功耗模式下的自己降频特性,如果显卡不具备节能特性,则在桌面模式下不会自动降低功耗。
我们看到这款显卡的额定频率为783/4000MHz,符合GTS450国际版频率,所以最终性能方面并没有突出特色,而且这种频率不会造成功耗和温度大幅度上升,用户可以放心使用。
节能特性与公版产品相同,最低频率下探到50MHz,而待机风扇转速和温度也较为理想,特别是每分钟330转的待机转速让人感到这款散热器的热容量之大。
Furmark软件相信大家已经非常熟悉,这是oZone3D开发的一款OpenGL基准测试工具,通过皮毛渲染算法来衡量显卡的性能,同时还能借此考验显卡的稳定性。我们本次选取这个软件运行极端折磨模式约6分钟,来通过温度变化曲线来检测显卡的稳定性和散热器性能。
尽管Furmark对显卡压榨过猛现在已经被NVIDIA和AMD联手做了技术屏蔽,但是在较高负载下绘制出的温度曲线还是具有参考价值的,同时在GTX400系列显卡中它还是可以测试出真实温度。在本项测试中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起始温度51度,最高温度80度。测试中风扇转速和噪音都控制理想,满载转速并不是很高所以噪音控制优于之前的几款单槽显卡。
在基本温度测试完成之后,我们对这款显卡的超频能力做了一次探究,结果这款显卡可以稳定运行在875/4000MHz的高频下,这个频率是NVIDIA发布的GTS450中国版频率,能够在几乎所有项目中战胜同等级的HD5770显卡。

性能测试的硬件、软件平台状况
● 性能测试的硬件、软件平台状况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 |
中央处理器 | Intel Core i7-870 OC3.5GHz |
散热器 |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
内存模组 | Apacer 猎豹二代双通道套装/PC3-12800 |
(SPD:1757 9-9-9-24-1T) | |
主板 | ASUS P7P55D |
(Intel P55 + ICH10R Chipset) | |
显示卡 | |
NVIDIA 产 品 | |
七彩虹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 | |
(GF106 / 1024MB / 核心:783MHz / Shader:1566Mhz / 显存:3600 Mhz) | |
硬盘 | Hitachi 1T |
(1TB / 7200RPM / 16M | |
电源供应器 | AcBel R8 ATX-700CA-AB8FB |
(ATX12V 2.0 / 700W) | |
显示器 | DELL UltraSharp 3008WFP |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
ASUS P7P55D
AcBel R8 ATX-700CA-AB8FB
Thermalright Ultra-120 eXtreme
我们的硬件评测使用的内存模组由宇瞻(Apacer)中国区总代理佳明国际提供,电源供应器、CPU散热器由华硕(ASUS)玩家国度官方店、利民(Thermalright)的北京总代理,COOLIFE玩家国度俱乐部提供。
●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 |
操作系统 | |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RTM | |
(中文版 / 版本号7600) | |
主板芯片组 驱动 |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for Win7 |
(WHQL / 版本号 9.1.1.1125) | |
显卡驱动 | |
AMD Catalyst for Win7 | |
(WHQL / 版本号 10.11) | |
NVIDIA Forceware for Win7 | |
(Beta / 版本号 262.99) | |
|
2560*1600_32bit 60Hz |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的稳定性,此次硬件评测中所使用的操作系统均为Microsoft Windows 7 正版授权产品。使用Windows 7正版软件能够获得最好的兼容性以及系统升级更新服务。
用户在体验或购买安装Windows 7的操作系统时请认准所装系统是否已经获得正版授权许可!未经授权的非正版软件将无法获得包括更新等功能在内的Windows 7服务。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 |
操作系统 | |
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RTM | |
(中文版 / 版本号7600) | |
主板芯片组 驱动 |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for Win7 |
(WHQL / 版本号 9.1.1.1125) | |
显卡驱动 | |
AMD Catalyst for Win7 | |
(WHQL / 版本号 10.11e) | |
NVIDIA Forceware for Win7 | |
(WHQL / 版本号 259.22) | |
|
2560*1600_32bit 60Hz |
测 试 平 台 软 件 | |
3D合成 测试软件 | |
3Dmark Vantage | |
Futuremark / 版本号1.2 | |
3Dmark 11 | |
Futuremark / 版本号1.0 | |
辅助测试软件 | Fraps |
beepa / 版本号 3.2.5 |
各类合成测试软件和直接测速软件都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以时间计算的几款测试软件则是用时越少越好。

理论性能测试:3DMark基准测试
● DX10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Vantage是Futuremark最新推出的一款显卡3D性能测试,该款软件仅支持DirectX 10系统及DirectX 10显卡。测试成绩主要由两个显卡测试和两个CPU测试构成,整个测试软件各家偏重整机性能。
● DX11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11
3DMark 11是Futuremark在2010年12月07日推出的全新3D性能测试软件,该款软件仅支持DirectX 11系统和DirectX 11显卡。显卡测试的主要以产品的DirectX 11效能为主,同时还兼顾PhysX等方面平台性能。

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评测综述
● iGame450 冰封骑士Slim评测综述
从2011年单品评测开始,ZOL显卡频道将引入评分页面,该页面可以准确完备地点评各款显卡的基本概况和特性,主观评分项目也具备可比性,希望大家多提意见,我们将为此而完善。
七 彩 虹 iGame 450 冰 封 骑 士 Slim 产 品 测 试 综 述 | |||
| |||
评分项目 | |||
产品设计 | |||
产品定位 | ★★★☆☆ | ||
用料品质 | ★★★★★ | ||
市场定价 | ★★★★☆ | ||
性能表现 | |||
3D性能 | ★★★☆☆ | ||
游戏性能 | ★★★☆☆ | ||
人性化设计 | |||
噪音控制 | ★★★★☆ | ||
超频能力 | ★★★☆☆ | ||
接口附件 | ★★★☆☆ | ||
温度控制 | ★★★☆☆ | ||
设计细节 | ★★★★☆ | ||
编辑点评 |
总结: | ||
优势: | |||
遗憾: |
注:ZOL显卡频道产品打分细节标准
满分:★★★★★ 零分:☆☆☆☆☆ 未测试不评价:-----
● 产品设计:
1、产品定位:产品的设计是否符合目标用户的需要。
2、用料品质:供电设计是否豪华,用料可否保证显卡长期稳定运行。
3、市场定价:价格是否合理,比同类定位产品高减分,比同类定位产品低加分。
● 性能表现:
1、3D性能: 与同芯片产品比较,3D基准性能高低。
2、游戏性能:主观评价游戏当中的应用性。
● 人性化设计:
1、噪音控制:人体感觉得到的噪音带来的负面影响。
2、超频能力:显卡频率的可提升空间。
3、接口附件:通用性是否强,附件能否给用户解决临时出现的问题。
4、温度控制:通过测试了解显卡的温度控制程度。
5、设计细节:产品的美观度、细节的把控、各种人性化的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