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催化剂发展史 回首四代CCC界面
自ATI以来其产品驱动就按照月为频率的准时发布,无论改善多少性能、修正多少BUG都会准时按月发布。当然虽然每月更新但是每月哪天却无法确定,不过这样能够负责的做到以月为单位更新实属不易,对于消费者来说及时的更新产品驱动,尤其是在新产品和新游戏发布初期,及时的更新驱动会获得较突出的性能改善。
A卡驱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年以前镶嵌在系统显示属性中,第二个阶段是2005年至2010年独立的CCC控制面板,第三阶段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升级版CCC独立控制面板。CCC全程为Catalyst Control Center,它的变化不仅仅是界面上的优化,在功能和操作上也会随着进一步开发升级。
闲言碎语不要讲,还是直接切入主题捞干的说。
2005年以前A卡驱动控制面板界面
对于一些老玩家来说,这个界面并不陌生吧。当时ATI将显卡的控制面板嵌入到系统的“显示属性”中。细心的用户可以看到这张来自互联网的截图中显示,其是在一台标配Radeon HD 9700 Pro的平台上截取,这款产品可是帮助当年ATI撼动NVIDIA的功臣。
优点:占系统资源小,启动速度快。
缺点:功能单薄,界面设计部人性化。
在ATI推出CCC控制面板后用户对其褒贬不一,ATI不得不初期保持同一驱动新老版本双线更新。不可回避的是,当时用户平台硬件资源较薄弱,很多用户依然使用512MB甚至更低的内存平台,为了支撑当时来说华丽的CCC控制面板用户付出的代价较大,同时用户还必须自行安装.net 2.0环境才能正常运行,这些诸多不便导致初期CCC的推行不利。不过随着后期用户的硬件平台性能大幅提高,随着Windows Vista和Windows 7的盛行,CCC控制面板独当一面、修成正果。
优势:界面人性化、功能丰富。
缺点:系统资源占据大,需要系统有.net2.0环境。
这个界面想必大家最为熟悉,此时的CCC版催化剂已经独当一面,老版本的控制面板彻底消失在我们的视野。由于在界面上的优化和功能上的晚上,此时CCC控制面板的系统资源已经低很多,同时功能上能够满足用户方便的操作。
优势:功能强大、人性化设计中规中矩,系统资源占据小。
缺点:界面设计欠佳。
在Radeon HD 6900系列发布时,AMD同时放出了Catalyst 10.12预览版驱动,其采用了最新的UI设计,同时这个UI设计正式运用在2011年的驱动CCC控制面板中。
优势:界面设计优美,功能、操作性人性化设计佳。
缺点:有些功能名称需要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