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5日,ATI的第一代DirectX 9.0c显卡——Radeon X1000系列问世,也是从那时候起,关于Radeon X1800系列,也就是R520核心的继任者——R580核心的消息也渐渐浮出了水面。3倍于R520的像素渲染处理器数量、更高的运行频率、进一步优化的核心架构……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对R580有着更高的期待。如今,在R520发布3个多月后的2006年1月24日,ATI宣布:“R580来了!”
作为ATI新一代的旗舰级产品,R580核心的晶体管数量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3.8亿,是R520的1.2倍,G70的1.26倍。虽然晶体管数量再创新高,但是得益于台积电先进的90nm Low-K制造工艺,R580核心的功耗并没有大幅增加。由于是在R520核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R580核心保留了R520核心的全部特效,其中包括Ultra-threading、SM3.0、HDR+AA、Avivo等关键性技术,同时,ATI还在R580核心中加入了全新的Fetch4阴影加速等新特性来增强显卡在3D游戏中的表现力,以使玩家体验到更加逼真的游戏画面。
正如先前各大媒体猜测的那样,ATI把基于R580核心的显卡命名为了Radeon X1900系列。在发布之初,Radeon X1900家族一共有四位成员:Radeon X1900XTX、Radeon X1900XT、Radeon X1900 CrossFire Edition以及Radeon X1900 All-In-Wonder,其中Radeon X1900XTX与XT之间只是频率的差异,而另两个产品则是实现了不同的功能。下表列出了Radeon X1900XTX与X1800XT/GeForce 7800GTX 512MB之间的主要规格对比。
|
Radeon |
Radeon |
GeForce |
核心代号 |
R580 |
R520 |
G70 |
制造工艺 |
90nm |
90nm |
90nm |
核心频率 |
650MHz |
625MHz |
550MHz |
显存频率 |
1.55GHz |
1.5GHz |
1.7GHz |
显存位宽 |
256bit |
256bit | |
显存容量 |
512MB |
512MB |
512MB |
像素渲染处理器 |
48 |
16 |
24 |
顶点着色器 |
8 |
8 |
8 |
DirectX版本 |
9.0c(SM3.0) |
9.0c(SM3.0) |
9.0c(SM3.0) |
从表中可以看到,与R520核心相比,R580核心的最大改进在于将像素渲染处理器的数量大幅提升到了48个,整整是R520核心的3倍。同时,在核心/显存频率方面,R580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关于48个像素渲染处理器以及R580的核心架构,我们会在后文中为大家做详细介绍,下面,就让我们先来一饱眼福,看看Radeon X1900系列的庐山真面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