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喜闻乐见的甜点级显卡
北京时间2015年1月22日晚22时,NVIDIA发布了他们全新的产品——GeForce GTX 960,这款基于Maxwell架构制造的甜点级显卡受到了诸多玩家的关注。我们在第一时间拿到了产品,在发布的同时为玩家们呈现最详细的产品以及性能信息。GeForce GTX 960会否成为追求性价比玩家的新宠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随着游戏产业以及技术的发展,游戏本身的画面质量一直在以很快的速度提升着。不知从何时开始,越来越多的游戏相比之前更加的依赖于显卡的性能,对于玩家来说想要流畅的体验一款对性能有着一定要求的游戏就只能掏钱购买性能强劲的显卡产品,特别是旗舰产品的超高价格无疑会让人望而却步,根本不是一般玩家能够承受的起的。所以有着不俗性能,同时价格更加合理的“甜点级”显卡就非常受到欢迎。
早在NVIDIA推出基于Kepler的产品GeForce GTX 460的时候,“甜点级”这个词就受到了众多关注,因为它代表着更低的价格和令人满意的性能,这在同样定位为“甜点级”产品的GeForce GTX 760身上得到了很大的证明,GeForce GTX 760的畅销就能够非常充分的说明这一点。相比之下旗舰架构所能给我们带来的更多的是崇敬和对高价的仰望。
GeForce GTX 960早在Maxwell发布不久之后就传言会推出,果不其然这款甜点级显卡果然来到了我们面前,作为这样定位的一款产品,显卡在性能上一定要令人满意,并且售价方面也要做到“感人”。GeForce GTX 960作为Maxwell的甜点产品售价为1499元,这样的价格还是非常令我们满意。那么剩下我们所需要关注的就是性能了。除此之外,每次NVIDIA的新显卡发布必定会带来新的技术来提升我们的体验,本次GeForce GTX 960也不例外,我们下面的内容就会为玩家们揭晓答案。
为了能够在新的一年给各位玩家提供更好的内容,我们建立了交流群,喜欢硬件的朋友都可以加入,大家希望看到什么内容也可以在群中与我们进行交流。QQ群号:208157017(满)、187852736(新)10489006(新)
GeForce GTX 960规格一览
GeForce GTX 960属GM206架构。它采用了GM206-300-A1芯片,拥有29.4亿的晶体管规模,核心面积为227平方毫米(此为我们实际测量数据),这款产品同样具备了Maxwell架构显卡高性能功耗比的特性,官方公布的额定TDP仅为120W。
基于Maxwell 2.0架构的GM206-300-A1芯片运算资源总量为1024个ALU,TFU数量为64个,后端的ROPs数量为32个,两个带宽为64bit的双通道显存控制器组成了总量为128bit的显存控制单元,大小为2048MB。
显 卡 对 位 产 品 规 格 比 较 表 | ||||
显卡型号 | GeForce GTX 960 | GeForce GTX 760 | GeForce GTX 660 | Radeon R9 285 |
首发限价 | 1499 元 | 1799 元 | 1799 元 | 1699 元 |
GPU代号 | GM206 | GK104 | GK106 | Tonga |
GPU工艺 | 28nm | 28nm | 28nm | 28 nm |
GPU晶体管 | 29.4 亿 | 35.5 亿 | ? 亿 | ? 亿 |
着色器数量 | 1024 | 1152 | 960 | 1792 |
着色器组织 | 1D×1024 | 1D×1152 | 1D×960 | Vector×1792 |
ROPs数量 | 32 | 32 | 24 | 32 |
纹理单元数量 | 64 | 96 | 80 | 112 |
核心频率 | 1127MHz | 980MHz | 980MHz | 918MHz |
着色器频率 | 1127MHz | 980MHz | 980MHz | 5500MHz |
理论计算能力 | 2.3 TFLOPs | 2.26 TFLOPs | 1.88 TFLOPs | 3.29 TFLOPs |
等效内存频率 | 7010 MHz | 6008 MHz | 6008 MHz | 6000MHz |
内存位宽 | 128 bit | 256 bit | 192 bit | 256 bit |
内存带宽 | 112.16 GB/s | 192.3 GB/s | 144.2 GB/s | 176 GB/s |
内存类型 | GDDR 5 | GDDR 5 | GDDR 5 | GDDR 5 |
内存容量 | 2048 MB | 2048 MB | 2048 MB | 2048 MB |
DX版本支持 | 12 | 11 | 11.1 | 11.2 |
注:市场售价均为官方首发限价
我们可以看到GeForce GTX 960的默认核心频率达到了1126MHz,Boost频率为1178MHz,显卡纹理过滤率为72.1G/s,显存带宽为112.16GB/s,GeForce GTX 960拥有2.3T Flop/s的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同时这款产品支持即将到来的DirectX 12 API。值得一提的是本次NVIDIA并没有推出公版显卡,只是给了我们基准的频率,因此我们在市场上所能够购买的大多应该是非公版乃至超公版的产品。
GM206 架构图
1、基于HKMG的TSMC 28nm工艺。
2、2单元的宏观并行结构,8组SMM单元被分为2个GPC,每个GPC包含4组SMM。
3、8组全新设计的,包含了几何引擎、光栅化引擎以及线程仲裁管理机制的SMM单元。每个SMM单元包含一组负责处理几何任务需求的PolyMorph Engine,同时均下辖四组更基本的SM单元,每个SM单元包含32个负责处理运算任务及Pixel Shader的ALU,每个SMM单元包含8个负责处理材质以及特种运算任务如卷积、快速傅里叶变换等的Texture Array,四组并行的二级线程管理机制以及对应的shared+Unified Cache等缓冲体系。
4、重设且更为巨大的Cache体系资源,L1D\$ Cache与Shared彻底分离并与Texture cache完成统一,Shared独立之后容量提升50%,L2 cache的密度则提升至Kepler的4倍。
5、改进型的3.0版本PolyMorph Engine,重负载环境下可以实现2倍以上于PolyMorph Engine 2.0的性能。
在GeForce GTX 960上,我们同样看到了采用在高端和旗舰产品上GM204的设计,所以这款甜点级产品除了在规格方面与其他基于Maxwell 2.0架构的产品有着一定的差距之外,其他设计几乎完全一致,这就让这款显卡的特性与GeForce GTX 980/970基本相似。
其他特性:风扇控制技术
随着显卡产品性能的提升,功耗不断增加的同时发热量也在增加,所以散热风扇基本上已经是显卡必不可少的部分,并且散热的噪音已经成为了影响玩家使用体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即便在待机情况下风扇也一直在转动,并且使用寿命也成为散热风扇所需要面对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可惜的是在公版产品中我们没有看到这项技术的使用
风扇控制技术其实对于我们玩家来说并不遥远,有一些玩家甚至已经在使用这类产品了,在低负载或低温度的时候采用风扇停转的策略来被动散热,从而降低显卡的噪音,提升散热风扇的使用寿命。这对于玩家来说应该算是一个好消息,毕竟玩家在电脑面前不一定仅仅只是玩游戏而已,在看视频等低负载工作时显卡不发出任何噪音对于每个追求安静使用环境的玩家意义都非常大。
本次NVIDIA将风扇控制技术直接融入GPU芯片就是为了让厂商们更加广泛的去使用。在GeForce GTX 960当中加入这项技术并且相信其能成功的信心源自于GM206超低的功耗以及发热量,120w的功耗在同性能级别显卡中再创新低。另外,NVIDIA加入的风扇控制技术同时检测实际功耗以及温度来进行散热策略的调整,这一数值具体如何由于官方并没有公布所以我们也不得而知,不过通过NVIDIA现场的演示来看,在负载较低的英雄联盟游戏中,风扇并没有启动。
NVIDIA在这颗GM206芯片上附加的控制系统一样是有可调性的,AIC厂商可根据自家产品的散热能力通过VBIOS自行设置风扇的启动和运行,所以我们在市面上买到的各种GeForce GTX 960产品在散热策略上应该是各不相同的。
其他特性:视频硬编码技术
在新产品发布的同时加入一些新的技术似乎已经成为了NVIDIA的习惯,同样是除了产品本身之外我们关注的重点之一,例如之前的GeForce GTX 980/970发布的时候NVIDIA给玩家们带来了DSR、MFAA以及VXGI,这三项技术已经逐渐的融入到我们的使用当中,或许MFAA以及VXGI技术的应用还比较少,但NVIDIA已经透露在2015年将有更多给予这两项技术开发的游戏。
直播页面会直接显示显卡时候支持硬编码技术
GeForce GTX 960的发布同样不例外,除了支持我们上面所说的三项技术之外,还添加了一个基于ShadowPlay核心功能的视频硬编码技术,这项技术可以造福想要进行电竞直播的玩家,NVIDIA与国内领先的电竞直播平台YY的虎牙直播深度合作,将视频硬编码技术潜入YY最新游戏直播客户端中,为NVIDIA游戏玩家带来电竞游戏独有的最佳体验。
目前大多数直播平台需要软编码也就是CPU编码来实现录制视频的编码,这样做对于做直播的玩家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其游戏性能,如果在游戏运行过程当中出现大量的卡顿势必要影响其发挥,所以大多数做直播玩家的主机大多为8000元左右的高端主机,视频硬编码技术就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出现,这项技术会大幅度的降低直播时的CPU占用率,提升游戏帧数,让使用i3/i5的用户都可实现主播梦。
未来H.265合作将为Maxwell 2.0架构的GPU用户在有限网络带宽下带来更好的画质,目前视频硬编码技术支持基于Maxwell架构以及Kepler架构的几乎所有产品。
更多GM206新特性一览
NVIDIA还一如既往的为GeForce GTX 960搭载了包括TDCC、DSR、MFAA、保守光栅化、VXGI等等在内的多项新技术,这些技术针对领域不同,但都会对架构效率及游戏画质带来积极的影响。
TDCC技术
在GM206当中,NVIDIA为提升有限显存带宽的利用率而列装了改进后的TDCC技术(Third generation Delta Clolr Compression,第三代色彩压缩技术),该项技术可以将相同色彩的像素信息进行压缩,能够时情况不同带来平均20%以上的数据量下降,这等于等效提升了对应比例的显存带宽。值得注意的是,在早些时候发布的Tonga架构当中,AMD同样加入了作用类似的色彩压缩机制,双方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堆砌硬件规模之外的方式来提升硬件的使用效率,这是一个相当好的现象。
DSR是另一项出现在Maxwell当中的新技术,该项技术允许显卡将游戏画面以4K分辨率进行渲染,然后采样为1080P分辨率输出至屏幕当中。该项技术与早年间在DIY界曾经名骚一时并被传为“佳话”的“resizeAA”有异曲同工之妙(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自行搜索那段历史),它利用高分辨率渲染结果来进行低分辨率采样并输出至屏幕上,不仅可以利用显卡的闲置性能,规避低分辨率渲染+采样所导致的像素细节丢失问题,而且可以让1080P分辨率的显示器呈现出接近4K超高分辨率的画面效果。对很多老游戏而言,这是一项可以再次提升画质的技术。
MFAA是一项全新的抗锯齿技术,传统的MSAA等抗锯齿技术采用当前帧复数采样来作为边缘颜色混合的依据,MFAA则将采样范围扩展到了前帧+当前帧两张画面,这可以在取得相近采样效果的前提下大幅降低采样次数。以MSAA为例,4xMSAA需要在当前帧采样4次以获得色差边缘的像素颜色信息并完成混合,且每帧画面皆如此处理,而MFAA则会在前帧(第n-1帧)及当前帧(第n帧)当中分别采样2次来完成颜色信息采集。每当新的一帧(第n+1帧)出现时,由于当前帧(第n帧)已经变成了新一帧的前帧(第n+1-1帧),之前采样的信息已经存在,所以MFAA无需再次重复采样,仅需再对新帧采样2次即可完成过去需要采样4次才能完成的混合效果。所以理论上,MFAA可以以MSAA一半的性能消耗实现相近的抗锯齿效果。
除上述技术之外,GM206还列装了更多与游戏引擎联动的新技术,比如基于立体像素及光锥追踪的新光照渲染技术VXGI等,但这些技术需要游戏引擎的特别支持,无法在现有游戏及应用当中发挥作用,因此在这里不予赘述。不过,VXGI技术本身确实是光线追踪实用化之前的一次极有意义的尝试,它甚至可以作为光线追踪的前置技术出现,因此在后续的技术解读类文章当中,我们会予以深入介绍。
GeForce GTX 960拆解赏析
GeForce GTX 960
显卡PCB正面
GeForce GTX 960从外观到内部大体上来说就是这样设计的,外观方面还是以往甜点级显卡GeForce GTX 660/760的外观,黑色外壳的全封闭涡轮散热器。显卡本身采用了短PCB设计,板面比较整洁,不过有趣的是我们看到整个PCB板面有6个显存的焊接位,这块公版显卡只焊接了4个,不知是为何用意。整体来说公版显卡的设计并没有给我们什么意外,比较的中规中矩。
7送测产品之华硕STRIX GTX960-DC2OC-2GD5
送测产品之华硕STRIX GTX960-DC2OC-2GD5
华硕STRIX GTX960-DC2OC-2GD5
显卡方面采用了双风扇散热器,不过相对其他的STRIX产品来说,这款GTX960产品散热规模稍微小了一些,不过足以应付功耗发热相对较低的GM206核心了,接口方面同样采用丰富的DVI、HDMI以及3DP的组合。
8送测产品之七彩虹GTX960 CH-2GD5 PA1
送测产品之七彩虹GTX960 CH-2GD5 PA1
七彩虹GTX960 CH-2GD5 PA1
七彩虹GTX960 CH-2GD5 PA1采用了非常纯正的公版设计,PCB与散热器全部采用了经典设计,单涡轮风扇以及全封闭倒风罩的设计可以在不影响机箱风道的情况下进行平稳的散热并且保证静音。显卡PCB也为纯正的NVIDIA公版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显卡的稳定性。
9送测产品之七彩虹iGame960烈焰战神X-HA1
送测产品之七彩虹iGame960烈焰战神X-HA1
七彩虹iGame960烈焰战神X-HA1
七彩虹iGame960烈焰战神X-HA1作为高端产品之一,采用了三风扇的散热系统,同时在散热器顶部增加了红色iGame的呼吸灯,显卡在散热器方面的用料比较豪华,采用铜质散热器,并且在底座以及热管上都做了镀镍处理,保证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10送测产品之影驰GTX960 Gamer
送测产品之影驰GTX960 Gamer
影驰GTX960 Gamer
影驰GTX960 Gamer采用了非公版的设计方案,在散热方面这款显卡采用了与高端的GeForce GTX 980/970相同的散热器,保证显卡整体温度,在GPU背面同样加入了钽电容保证显卡的稳定性,显存方面相对公版产品又增加了一相供电,让显存的运行更加稳定,全金属背板提升PCB强度的同时能够辅助显卡整体散热。
11送测产品之影驰GTX960黑将
送测产品之影驰GTX960黑将
影驰GTX960黑将
影驰GTX960黑将采用了非公版的设计,在散热方面采用了在这款显卡中比较常见的双风扇散热器,并且散热片采用了三根大口径铜管,保证GPU的温度,在输出接口部分则是采用了经典的双DVI、DP、HDMI的组合。
12送测产品之翔升GTX960终结2GD5
送测产品之翔升GTX960终结2GD5
翔升GTX960终结2GD5
翔升GTX960终结2GD5并没有采用NVIDIA给出的公版设计,而是针对这款GeForce GTX 960芯片重新设计的PCB。显卡散热方面采用了双风扇分离式的策略,两个风扇接口分别控制单个风扇进行均匀的散热,并且采用了4根全铜热管的设计,保证显卡散热性能。
13送测产品之技嘉GV-N960 G1 Gaming 2GD
送测产品之技嘉GV-N960 G1 Gaming 2GD
技嘉GV-N960 G1 Gaming 2GD
技嘉GV-N960 G1 Gaming 2GD显卡采用了超公版的设计,并且同样采用了同样应用在其高端产品线上的windforce散热系统,保证显卡整体的温度,在背部接口方面依然采用了6个接口的设计,能够让玩家们采用双DVI接口组建多屏,对于显示器的要求更低。
14送测产品之映众GTX960 Ultra冰龙超级版
送测产品之映众GTX960 Ultra冰龙超级版
Inno3D GTX960 ULTRA 冰龙超级版
Inno3D GTX960 ULTRA 冰龙超级版PCB正面
Inno3D GTX960 ULTRA 冰龙超级版PCB背面
Inno3D GTX960 ULTRA 冰龙超级版采用了三风扇的设计,相对之前的Inno3D GTX980 ULTRA 冰龙超级版少了一个顶部的倒流风扇。全金属背板可以非常明显的增加显卡PCB的强度,提升显卡的使用寿命并且可辅助散热。Inno3D GTX960 ULTRA 冰龙超级版采用了非公版的设计,保证玩家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提升了显卡的散热性能以及游戏性能。
15送测产品之铭瑄 GTX960 Jetstream 2G
送测产品之铭瑄 GTX960 Jetstream 2G
铭瑄 GTX960 Jetstream 2G
铭瑄 GTX960 Jetstream 2G采用了双风扇的散热设计,散热器整体用料还是非常不错的,三根铜管能够有效的降低显卡的核心温度,铜管做了镀镍的处理,能够有效防铜管氧化提升散热器的使用寿命。
16送测产品之耕升GTX960关羽版
送测产品之耕升GTX960关羽版
耕升 GTX960 关羽
耕升 GTX960 关羽采用了经典的红黑配色,显卡整体采用了非公版的设计,提升玩家所能获得的性能,GPU背部有两颗钽电容,最大程度保证显卡稳定性。
17送测产品之耕升GTX960关羽PLUS
送测产品之耕升GTX960关羽PLUS
耕升GTX960关羽PLUS
耕升GTX960关羽PLUS采用了非公版设计,双风扇散热器能够保证显卡整体的温度,采用基于Maxwell架构的GM206图形核心以及高性能三星显存,让显卡的性能有了保障。显卡背板能够显著提升显卡PCB强度,并且辅助散热。
18送测产品之索泰GTX960-2GD5至尊 OC
送测产品之索泰GTX960-2GD5至尊 OC
索泰GTX960-2GD5至尊 OC
索泰GTX960-2GD5至尊 OC完全采用了非公版的设计,对于一款甜点级产品来说,这款显卡的用料十分的豪华,索泰GTX960-2GD5至尊 OC依然沿用了OC+模块,让超频玩家轻松绕过官方对于显卡各方面的限制,从而有更大的性能提升。
19送测产品之微星GTX 960 Gaming 2G
送测产品之微星GTX 960 Gaming 2G
微星GTX 960 Gaming 2G采用了大口径的双风扇散热器,并且在散热策略上做了一些升级,值得一提的是微星的风扇控制系统是曾经用在GeForce GTX 980/970的风扇控制系统上,所以其表现应该会与上述两张高端显卡的相差不多,在PCB方面这款产品同样采用了非公版的设计,更大的PCB能够为玩家提供更好的电气性能,保证显卡稳定性。
测试平台环境一览
为保证测试能够发挥显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测试平台由Intel酷睿i7-3970X处理器、ANTEC H1200水冷散热器、技嘉X79芯片组主板、威刚4GB DDR3-1600×4四通道内存、ANTEC HCP-1300电源组建而成。详细硬件规格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环 境 | ||||
中央处理器 | Intel Xeon E3 1230 v3 | |||
(4核 / 8线程 / 3.3GHz / 8MB L3) | ||||
散热器 | Antec H600 | |||
(水冷散热器 / 选配件) | ||||
内存模组 | ADATA XPG DDR3-1600 4GB × 4 | |||
(SPD:9-9-9-24-1T) | ||||
主板 | GIGABYTE Z97X-Gaming 7 | |||
(Intel Z97 Chipset) | ||||
硬盘 | 影驰战将系列240GB | |||
(240GB / SSD / 64MB缓存 / SATA3) | ||||
电源 | 安钛克 HCP-1300 Platinum | |||
(80Plus Platinum / 1300W) | ||||
显示器 | DELL Ultra Sharp 3008WFP | |||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
测试平台软件环境一览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稳定性,本次产品测试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7正版授权产品,除关闭自动休眠外,其余设置均保持默认,详细软件环境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软 件 环 境 | ||||
操作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7 Ultimate RTM SP1 | |||
(64bit / 版本号:7601) | ||||
主板芯片组驱动 |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 |||
(WHQL / 版本号:9.2.3.1022) | ||||
NVIDIA GeForce GTX | ||||
(版本号:/347.25 Beta) | ||||
桌面环境 | Microsoft Windows7 Ultimate RTM SP1 | |||
(2560×1600 / 32bit / 60Hz) |
在测试成绩方面,理论性能测试用得分来衡量性能,数值越高越好;游戏性能测试用游戏自带Benchmark来衡量性能,数值同样越高越好。
注:除GeForce GTX 960成绩以外,其他测试成绩属数据积累,所以性能方面有所出入,本文所有测试成绩仅供参考,我们将会在后续进行采用新驱动的测试。
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11
PC游戏随Windows 7的发布进入DirectX 11时代,众多DirectX 11显卡早已摩拳擦掌上阵厮杀,却迟迟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基准测试软件来衡量游戏显卡DirectX 11性能的高低。终于,DirectX 11时代的3DMark 11来到大家面前。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测试场景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细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线程在内的大量DirectX 11特性。
3DMark 11
从测试成绩我们可以看出显卡在3DMark 11中的表现比较理想,达到了一张甜点级显卡该有的性能,同时在分数上小幅度超越与其对位的产品。
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FireStrike
于北京时间2013年2月5日推出的新3DMark,采用全新界面设计,除了测试分数,还会展现每个场景测试期间的实时曲线,全程记录帧率、CPU温度、GPU温度、CPU功耗。新3DMark取消了传统的E、P、X模式,取而代之的是根据负载不同所推出的三个场景,其中FireStrike专为基于DirectX 11显卡搭建的高端游戏平台,而CloudGate则支持基于DirectX 10环境的主流硬件,IceStorm则支持入门级DirectX 9设备、手机、平板电脑等等。
3DMark FireStrike
在新3DMark的测试中,由于我们选择的是Extreme模式,测试时分辨率将会达到2K,在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了这款显卡在高分辨率下的不足,并没有达到特别理想的效果,不过考虑其综合能耗以及规格的话这样的成绩还是能够接受的。
游戏性能测试:《孤岛危机2》
《孤岛危机2》是《孤岛危机》的续作,游戏采用CryENGINE 3引擎制作。《孤岛危机2》在游戏内容上与一代也有很大变化,已经从秘密的丛林作战转向了公开、大规模的现代城市战争。故事发生在距一代3年后的2023年,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大片区域挑起了战争,各大城市都遭到攻击,人口锐减,玩家将要进行捍卫地球的末日战争。
《孤岛危机2》
在主流的1920*1200分辨率下,GeForce GTX 960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上一代甜点GeForce GTX 760,不过在2K的高分辨率下同样体现出了显卡带宽不足的问题。
游戏性能测试:《古墓丽影9》
《古墓丽影9》将讲述劳拉的首次冒险之旅,主角劳拉·克劳馥的年龄被设定在21岁,那时的她还只是一名刚出茅庐的新人,经验欠缺。随着游戏剧情的发展,玩家将与劳拉共同成长,获得新的武器和道具并习得新技能。在冒险的小岛上,玩家可以在营地对道具进行组合,有些特定区域就需要特定道具和技能才能通过。岛上的各个营地之间可以快捷传送,玩家无需长途跋涉。而除了劳拉外还将有其他角色出现在岛上。
《古墓丽影9》
在《古墓丽影9》的测试中我们发现显卡在性能方面的确相当不错,同样战胜了上一代甜点GeForce GTX 760。
游戏性能测试:《尘埃3》
《尘埃3》是由Codemasters制作发行的一款赛车竞速单机游戏,《尘埃3》采用与《F1 2010》同样的Ego引擎,拥有更加拟真的天气系统及画面效果。游戏将包含冰雪场景、动态天气、经典的赛车、分屏对战、party模式、开放世界、更多真实世界中的赞助商和车手等特点。
《尘埃3》
《尘埃3》已经不能成为目前显卡的挑战了,但其画面精美程度还是相当高的,所以我们依然将其作为测试项目,显卡在性能方面大幅度超越了自己要取代的产品。
游戏性能测试:《蝙蝠侠:阿卡姆之城》
《蝙蝠侠:阿卡姆之城》(Batman: Arkham City)是2009年最佳动作游戏《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的续作,由华纳兄弟出品,该作由Rocksteady工作室负责开发,世界架构仍然建立在《阿卡姆疯人院》的气氛上,不过这次上升至阿卡姆之城——高谭市内戒备森严的,关押了大量暴徒的监狱之中。新作汇集了众多明星参与的配音阵容以及蝙蝠侠中的极度凶残的恶棍,并改进和加强了一游戏特点,让玩家们拥有像《蝙蝠侠:黑暗骑士》一般的终极游戏体验。
《蝙蝠侠:阿卡姆之城》
在《蝙蝠侠:阿卡姆之城》的测试中我们发现,Maxwell架构产品在这款游戏中表现普遍不如上一代对位产品,在GeForce GTX 960上有着同样的结果。
游戏性能测试:《生化奇兵:无限》
《生化奇兵:无限》将玩家带往1912年,那是巨型飞艇和浮空飞行器的全盛时期,在此背景下诞生了海底销魂城的前辈,即天空之城“哥伦比亚”:这座远离美国海岸自成一体的空中城市在信众的欢呼声中扶摇直上,寄托了美利坚强国之梦,但因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使其似锦前程不久便急转直下,武装到牙齿的狰狞面目把原本光荣正确伟大的阿波罗登月变成邪恶的死星计划,整座城市消失在云端中自此再无人知晓。
《生化奇兵:无限》
在Bioshock的测试中,我们看到GeForce GTX 960的成绩甚至超越了GeForce GTX 770,领先对位的GeForce GTX 760幅度相当大。
游戏性能测试:《地铁:最后的曙光》
《地铁:最后的曙光》讲述一场为争夺足以毁灭人类的世界末日装置的内战。人类依旧苟活在地下等死,不同派系之间的战争还在继续,晚上依旧有各种变异生物潜伏在暗处。地面依旧是各种毒气,但有传言冰层开始融化,阳光开始穿透云层。
《地铁:最后的曙光》
在《地铁:最后的曙光》的测试中,GeForce GTX 960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队伍产品,说明其性能足以胜任“甜点”这一级别。
游戏性能测试:《杀手:赦免》
《杀手:赦免》采用IO Interactive自主研发的冰川2(Glacier 2)引擎制作,游戏内容都是在引擎下实时进行反馈的,所有动作都是即时生成的。新作主要场景发生在芝加哥,名为代号47的主角在本作中将更加灵活,更好控制。他将可以攀在悬崖边,还可以保持平衡,游戏融入了掩护系统,挟持人持的功能回归。
《杀手:赦免》
在《杀手:赦免》中,GeForce GTX 960并没有能够击败它所要取代的产品。主流的1920*1200分辨率中落后幅度较小,不过在2560*1600分辨率下还是体现出了显卡本身在高分辨率下的不足。
游戏性能测试:《怪物猎人OL》
《怪物猎人Online》官方简称为MHO。是一款由CAPCOM授权,腾讯游戏和CAPCOM联合开发,腾讯游戏发行的网络游戏,以动作和角色扮演玩法为主体。《怪物猎人Online》是CAPCOM旗下《怪物猎人》的网游版,而内容则基于早前PC/XB360平台上《怪物猎人:边境Online》。腾讯游戏在购得CryEngine3后对其进行了再开发,这让《怪物猎人Online》具有极高水准的画质。游戏暂时只在中国发行,并为PC独占。
Benchmark程序设置界面(默认最高画质)
采用Cryengine3引擎打造的《怪物猎人OL》对于显卡的性能要求还是非常高的,在这款游戏中我们采用1920*1200以及2560*1600分辨率进行测试,在主流分辨率下最终的成绩在30帧左右,在Benchmark中并没有出现卡顿的情况,能够在较为流畅的环境下运行这款游戏。高分辨率下的成绩虽然不令人满意,但对于甜点定位的一张显卡来说,运行这款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并且有着接近20帧的成绩已经相当不错。
功耗温度测试
我们在这个环节已经采用Furmark让显卡处于满负荷状态,采用屏幕截图来截取显卡的当前温度以及用相机拍摄功耗仪来记录实时功耗。
平台空载功耗(不包括显示器)
功耗方面的表现非常令人满意,这样的功耗无疑是能够降低玩家在选购主机时候对于电源的成本投入,并且低功耗对于降低发热量提高稳定性都有着较大的帮助。
在温度方面,公版产品的表现比较平常,单涡轮风扇有这样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显卡的低功耗以及低发热量是有着这样表现的最大保证。
测试总结——C、C、C
Creative(创新)。从Maxwell推出开始,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NVIDIA在产品端的改变,改变了以往与上一代产品的高性能差距,从而剑走偏锋,走上了高性能功耗比的路线,从Kepler时代开始,NVIDIA就不断的在强调性能功耗比对显卡的重要性,事实上在Kepler的产品上就有着一定的体现,这次的Maxwell更是让性能功耗比发挥到我们所能看到的极致,这不得不说是一次大胆的创新,但在这之后还充满着挑战与机遇。
Challenge(挑战)。摆在NVIDIA这家公司面前最大的挑战无疑就是怎样才能说服消费者来购买他们的产品了。现如今玩家在购买显卡产品的时候最为关注的部分无疑还是性能,在Maxwell所有的产品中我们都可以清晰的看到在性能层面上相对上一代的对位产品提升并不是特别的大,基本上都领先上一代对位产品10%左右,相对之前的提升小了不少。虽然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方向还是体现在性能的提升上,但更多的东西让他们分散了一些注意力。NVIDIA自身同样注意到了这一点,所以在GeForce GTX 980/970发布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新技术来吸引玩家,事实证明还是有着不错的效果。但当竞争对手出现同层次产品的时候,他们还需要有进一步的对策来吸引消费者。
GeForce GTX 960架构图
Chance(机遇)。近几年的数据都表明,目前的NVIDIA在显卡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已经不能说算是他们的机遇了。NVIDIA的竞争对手下一代产品会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就目前来看主打性能功耗比的Maxwell显卡一旦被绝大多数玩家所重视或者接受,这无疑能够让NVIDIA在未来的市场上夺取先机。从价格方面看,基于Maxwell 2.0的产品相对NVIDIA之前的旗舰同样有着相当的降幅,GeForce GTX 980/970这两款旗舰和次旗舰首发限价分别为3999/2499元。本次发布的甜点级产品GeForce GTX 960更是以1499元的限价创造了NVIDIA近年来甜点级显卡售价的新低,如果NVIDIA能够持续提供这种高性价比的产品的话,无论是对于玩家还是对于NVIDIA本身都是一件好事。
另外我们需要说一点,从显卡规格、性能以及售价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款产品与GeForce GTX 970的差距还是比较遥远的,虽然Maxwell的产品布局已经基本全面,但有着如此大的价格区间,我们同样无法保证在GeForce GTX 970与GeForce GTX 960之间会不会有其他的产品来完善Maxwell家族。
我们的测试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相信大家对于这款产品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不得不说本次GeForce GTX 960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新的技术,性能方面的提升相对于Kepler架构同等级产品GeForce GTX 760提升并不是特别的大,不过相对于同样采用GK104的GeForce GTX 660来说,提升就相当明显了,并且NVIDIA也清楚的表示使用GeForce GTX 660的用户选择升级为GeForce GTX 960是最为划算并且直接的。在新的一年中,来自AMD的挑战还没有正式到来,长时间沉寂的AMD本次又会带来什么样的产品以及NVIDIA将如何应对竞争对手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们相信经过2014年的沉寂,2015年的显卡业界会相当精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为了能够在新的一年给各位玩家提供更好的内容,我们建立了交流群,喜欢硬件的朋友都可以加入,大家希望看到什么内容也可以在群中与我们进行交流。QQ群号:208157017(满)、187852736(新)10489006(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