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几个月前,或许大家都还在为CUDA没有相应的应用软件而苦恼,能够让GPU真正发挥出功效的大部分均是科学计算软件,例如蛋白质折叠等等,而涉及到个人用户的软件则是少之又少。不过随着GeForce GTX 275的发布,一批全新的支持CUDA架构的软件应运而生。今天,我们从这些软件当中挑选出五款常用的视频编辑软件,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些软件的应用于设置。
实际上,CUDA真正开始NVIDIA大规模推广还是从去年刚刚开始的。作为一项新技术而言,CUDA技术需要走的路还远,不过NVIDIA每次发布新产品,都会将很多CUDA的新技术升级带给消费者者。CUDA技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实用软件和方案,更好的为用户的各种图形、图像处理带来更佳的享受或更快的速度体验。
◆ 支持语言更多,便于编程者开发
想要让CUDA能够更好的顺应市场的发展,那么首先就要能够让编程人员更加容易的上手。所以CUDA技术所能支持的编程语言就成为很重要的基础元素。去年由苹果所倡导的OpenCL标准发布后,NVIDIA在第一时间就表示了对其的浓厚兴趣并迅速在CUDA技术中加入了这种标准。
NVIDIA认为CUDA的基本理念因OpenCL的出现得到了增强。两者的根本原理都是一样的,但OpenCL是一种更底层的架构,需要开发人员自行编写内存管理等等功能的代码,而CUDA则可以让那些非专业编程人员如科研工作者更简单的编制GPGPU程序代码。也就是说CUDA C是一种高级语言,那些对硬件了解不多的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上手;而OpenCL则是针对硬件的应用程序开发接口,它能给程序员更多对硬件的控制权,相应的上手及开发会比较难一些。所以两者是互补的关系,在加入了众多的编程方案后,CUDA就可以得到更多不同类型软件开发人员的青睐。
◆ 软件日趋丰富,用户为最终受益者
实际上,在NVIDIA正式推出CUDA的这一年当中,他们始终都在积极的为编程人员开路,因此,今天我们才能够见到如此之多的应用软件。从NVIDIA的路线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在2009年,更多的软件会推向市场,基于CUDA技术的各种软件将更好的利用GPU为用户服务。
软件的种类也丰富起来,当然,这些软件都利用到了GPU通用计算的强势,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效果或者更快的使用速度。比如视频编码、解码,图像增强等等。下面我们就为大家介绍几款最新的视频编辑类软件,他们可都是基于CUDA架构开发而来的
用手机(或摄像头)拍摄和分享照片、视频已经成为很多普通消费者的乐趣,但是限于手机摄像头的性能限制,以及拍摄环境的复杂,往往拍摄出来的照片或者视频并不能让人满意,进行适当的后处理,让照片和视频更为清晰,可以大大增加分享的乐趣。今天我们首先为读者介绍的就是一款基于CUDA技术的视频后处理软件“vReveal”,通过特别的算法,它可以让本来模糊、抖动、灰暗的视频画面变的更为清晰和亮丽,而借助CUDA技术,这个转变过程变得更加行云流水和更具效率。
vReveal这款软件的界面非常简单,对于大多数初学者用户来说上手自然也就非常方便了。用户只要将需要优化的视频拖拽或者添加(实际上,首次安装完毕vReveal软件后,系统会自动搜索视频文件)到软件当中,就可以轻松对这些视频进行编辑了。
这款软件虽然能够支持CUDA架构的GPU计算,不过同样也是一款支持CPU计算的软件,因此我们在使用前一定要确认在软件当中打开了GPU加速的支持。软件安装完毕后默认是开启GPU加速的,我们可以参考下图的设置确认是否开启了GPU加速功能:
从软件设置上很容易看出,这款软件目前仅提供了对NVIDIA统一架构显卡的支持,而对于ATI产品来说,目前尚未提供支持。我们在确认好开启GPU加速之后,接下来就可以尝试为手机或者小型数码相机拍摄的视频短片进行优化了。
对于视频的画质增强功能,主要就是下图展示的几个功能,包括去除噪点让画面更为清晰,通过插值运算让画面更为锐利,调节对比度让画面的主题更为突出,通过特别的计算方法让图像不再抖动等等。
软件提供的六项主要功能
下面是我们用一段实际视频实验得到的截图,左侧画面为为开启任何效果,而右侧画面将所有增强效果开启。可以看出画面的明显区别。
左侧画面更为昏暗,主题不突出,而通过处理的画面锐度变得更高,可以看清很多细节元素,另外在功能选项中的“防抖”技术非常好玩,它是利用截取视频中的恒定部分让画面更为稳定,实际播放的效果更为明显。
实际上这些算法也可以在CPU的帮助下完成,只不过通过CPU计算会占用非常巨大的CPU资源,导致在视频优化过程当中用户不能够流畅进行其他操作,下面两幅截图就是在视频优化处理过程当中的实际截图,我们可以明显看到GPU加速时CPU占用率非常低,并且视频画面也能够做到实时效果。
除了CPU占用率方面的差别外,CPU计算的另一大弊端在于视频处理的速度也非常慢。上图的性能对比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如果单纯利用CPU来进行计算,即便是目前顶级的酷睿i7,也只能达到10fps左右的运算速度,而利用CUDA技术的NVIDIA显卡只需很少的投资便能实现更快的速度,顶级显卡甚至有超越CPU三倍的效果。
随着高清视频、影片的大量出现,很多视频玩家开始转向这种清晰度更高、画面更为锐利的新兴视频规格上。但喜欢看DVD的用户并不在少数,也并不是所有的老片子都有高清格式的存在,面对家中大量的DVD影片,如果废弃了显然会比较可惜。
但是“倍线”功能的出现却让DVD的用户获得了新生,这项技术旨在提高DVD的画面质量,让其在大屏幕电视或者显示器上播放可以实现更高的画面质量,甚至可以比拼一些低规格的高清影片。GPU并行计算作为视频处理的优势项目,自然已经被CUDA技术所收录。
难道满满一架子的DVD就被淘汰了?NO!
那么倍线技术究竟是怎样提升画面质量的呢? 倍线的英文可称为Upscaling或者Upconvert,较为古老的CRT电视使用隔行扫描方式,相应的信号也是隔行扫描,后来逐行扫描电视出现了,同时发送奇数行和偶数行,用最大解晰度瞬间创建整个画面,肉眼将看到一个更加清晰的画面,不会出现线条结构,从而提升了画面的质量。
到了现在,大屏幕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包括液晶显示器等)都是采用逐行扫描,而且分辨率十分高,很多都达到了720p乃至1080p的水平,也就是1280x720或者1920x1080,而DVD视频的分辨率仅有720x480的水平,在电视或者电脑上全屏欣赏视频,画面只能进行简单的插值处理,必然会出现画面清晰度不佳的恶果。
众所周知,信号源的分辨率对于显示终端的分辨率而言,最理想的显示效果莫过于信号源的发射像素与终端的显示像素一一对应,如果高分辨率显示器,只能运行在低分辨率下,画面将惨不忍睹。因为目前的电脑性能已经十分强大,所以处理倍线功能,让画面的实际输出效果得到增强并不是一件难事了。
基于CUDA技术的倍线功能便是如此,通过特别的软件算法,利用GPU的强大并行处理能力,可以让DVD视频的实际输出画质得到明显的改善,从锐度、色彩等方面全面提升,让用户手中的大量DVD盘片不会浪费,重新焕发新的青春。
上面两张截图是我们通过支持CUDA技术的播放软件得到的实际效果,读者观察细节就能发现倍线带来的画质提升。在第一幅截图中的房顶瓦片变得更加锐利、水花更加清晰,第二幅截图的花瓣边缘更加清晰,从而让整个画面的清晰度提升,在大屏幕电视或者显示器上播放得到的整体效果会非常明显。
另外,如果用户通过CPU计算来实现1080P的倍线输出的话,那么实际上此时的视频已经非常顿了,完全无法达到观看的水平。而采用GPU加速,不仅CPU占用率降低到20%左右,同时画面也能够达到非常流畅的程度。
Badaboom是读者都已经非常熟悉的一款软件了,这款软件伴随着CUDA技术的正式发布,目前还确实受到了很多NVIDIA显卡用户的青睐。Badaboom主要应用在视频转换上,进行视频编码的操作我们平时经常用到,例如我们要将从网络上下载或者从DVD上获得的视频文件进行重新的编码压缩,才能传到我们手机、IPOD、iPhone以及PSP中观看。
一般情况下视频编码完全是由CPU进行计算处理,CPU性能越强,编码速度越快。不过在应用CUDA技术的NVIDIA显卡上,我们可以使用GPU的强大性能来进行视频编码。经过实测,其速度要比CPU编码超出数倍。
日前Badaboom升级到了最新的1.1.1版本,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尝试最新的版本,新版本增加了多个新功能,支持更大的分辨率输出,并修正了大量已知问题。新功能包括:
- 支持Fraps:游戏玩家可以将录像转码并上传到YouTube等视频分享网站上。
- 增加960×540分辨率:在Apple TV上播放30FPS视频的最佳分辨率。
- 主配置文件选择警告:如果所选设备还不正式支持主配置文件的话会向用户发出警告。
Badaboom的1.1.1版本还修正了很多问题,开始初步支持SLI,不必再强行禁用。解决PSP、PS3、Zune等设备上导致特定转码文件失败的64位视频文件问题,不会再出现“Video not supported”、“Unsupported video”、“Corrupt data”等错误。改善所有文件类型的音频同步问题。解决主配置文件再特定文件类型(包括AVCHD)上导致程序挂起和崩溃的问题。改变Apple TV默认分辨率,可以接受所有Badaboom转码视频。等等。
由于BadaBoom这款软件是一款专门针对CUDA计算而开发的软件,因此这款软件就无需开启GPU加速功能了(因为BadaBoom只支持CUDA加速计算)。软件的使用界面也非常简单,除了我们在上一页看到的主界面外,还可以点击Advanced按钮进入高级选项当中进行设置。当然,实际上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直接选择你需要输出的视频格式,点击开始就可以了。
高级设置界面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功能
能够支持SLI多显卡核心选择
由于这款软件没有提供对CPU加速的支持,因此这里我们就不再进行CPU转码与GPU转码的对比测试了。不过相信各位读者如果看过我们之前文章的话,一定对这款软件出色的转换速度和效果有所了解了。
软件预置的多种设备格式非常方便用户的使用。即使右侧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硬件设备,用户还是可以从高级选项当中进行自定义设置,以满足自己的视频格式需要。
随着DV售价的日益降低,越来越多的人们在外出旅游时会选择携带一款便携的高清晰DV摄像机来记录下旅游过程当中的美好时光。不过在每次外出完毕后,拍摄的视频如何剪辑就成为了不少用户头疼的问题。
威力导演这款软件就是专门针对这样的人群而设计的一款简便易上手的视频剪辑软件。软件的界面非常具有前卫感,提供的功能包括了视频剪辑、音频分离、音频剪辑、过场效果、视频特效、字幕效果等等等等,可谓非常全面。即使是对于有一定专业要求的用户来说,威力导演也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
不必多说,这款软件自然也是一款基于CUDA架构而设计的软件了。我们可以在软件的设置界面当中,打开“编辑”选项卡,在这个选项卡的底部就可以看到开启GPU加速的选项了: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软件同样是一款仅支持NVIDIA CUDA架构的GPU加速软件,而软件也提示用户尽量选择性能稍高的显卡进行计算。不过通过我们的实验,即使目前NVIDIA的入门级产品也基本上等同于现在顶级的CPU性能了。
在设置完毕GPU加速之后,我们就可以对我们自己录制的视频片段进行编辑了。当然,用户也可以在视频当中任意加入过场效果、字母、配音、特效等等。需要注意的是,部分特效是需要GPU加速才能够开启的。
在采编完毕视频之后,接下来就是考验GPU加速的最重要时刻了——视频输出。下图分别为开启和关闭GPU加速之后的性能表现:
虽然从表面上来看,采用CPU加速仅比GPU加速满了1分左右,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测试平台选择的是Intel的四核心处理器QX6700,而选用的显卡则是售价只有600元左右的9800GT显卡。因此,从实际意义上来说,GPU加速的效能要远比CPU快。
实际上,除了BadaBoom外,视频转换的软件非常多,即使应用到CUDA的软件业并非BadaBoom一款。来自日本Pegasys公司推出的一款名为TMPGEnc软件就是其中的一款,这款软件以超高的压缩质量及画质而闻名,目前软件的最新版本已经更新到了4.6.3.267。
TMPGEnc这款软件并非BadaBoom那样仅提供了GPU加速功能,而是一款能够同时支持CPU计算和CUDA计算的软件。因此,如果我们想通过GPU加速使用这款软件,那么也需要首先开启GPU加速这一功能。
我们可以在设置选项当中看到“NVIDIA CUDA 2.0”这个选项,钩上里面的对勾后,就可以开启这个软件的GPU加速功能了。不过可惜的是,目前这款软件在视频转换方面还不能够支持GPU加速,GPU加速目前仅能够应用在视频去噪、智能清晰、色彩校正等功能上。
不过即使GPU加速仅能够实现这些功能,而在实际应用当中GPU加速还是要比CPU加速快很多。据悉在GTX260和Q9450 CPU的对比当中,采用GPU计算要比CPU快出450%左右!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大量便宜的高仿电池冒充原装电池,五一将至,这里给大家送上一个详细的鉴别方法,希望对大家购机有帮助。[详细]
- 相关阅读:
- ·《刺客信条:枭雄》N卡性能需求分析
//vga.zol.com.cn/556/5562337.html - ·A卡、N卡摊上事儿了 有人发怒要禁售
//vga.zol.com.cn/556/5561064.html - ·彰显N卡旗舰风范 铭瑄GTX980Ti 6G体验
//vga.zol.com.cn/530/5309295.html - ·能否轻松驾驭 A/N中高端卡GTA5性能测试
//vga.zol.com.cn/518/5183816.html - ·性能与性价比的平衡 i5+GTX760选购指南
//vga.zol.com.cn/466/4663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