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早在06年AMD收购ATI后便传出“CPU+GPU”处理器的传闻,但是直到10年1月份,芯片巨头Intel才首发了世界上第一款“CPU+GPU”的产品——酷睿i3处理器。酷睿i3为双die封装,即CPU和GPU仍然为独立的两个部分,CPU为32nm版本的Nehalem架构,但规格上有一定的缩减,而其GPU真正的本质则基于45nm制程的G45北桥,在性能方面提升非常缓慢。
而目前三家芯片厂商的格局也更为清晰,AMD在收购ATI之后,不仅在GPU市场频频发力,更是推出自家的整合主板推广也异常顺利。但Intel此次先于AMD祭出“CPU+GPU”的产品,不只是针对普通的用户市场,更是对入门级的独立显卡产生了威胁。
然而从本质上很明显的看到,i3系列产品的GPU并不是什么新架构,仍然是45nm制程的产品,而且从目前的上市情况来看,在中国市场800多元的零售价格也显得让人接受困难。加入给每一个准备选购i3的朋友算上这样一笔账,在i3+H55集显平台的同价位下,我们可以有其他搭配的选择吗?
下面是我们综合各个配件的市场报价,填写的两套配置:
同价下 集显平台和独显平台
配件名称
配件型号
配件型号
C P U
酷睿i3 530 810元
Athlon II X2 245 399元
主 板
H55主板 599元
AMD 770主板 499元
显 卡
CPU集成HD4500
铭瑄GT220/GT240 499 599元
其它
其它配件相同
其它配件相同
合计
1409元
1397/1497元
可以看到,以目前的配件价格来看,酷睿i3整体的成本还是相当较高的,而基于同样的成本,我们其实还有更多选择,比如我们今天测试的这款铭瑄GT240变形金刚高清版。同时如果你购买了铭瑄GT220变形金刚高清版,可以获得更加低廉的价格。
同时今天评测的铭瑄GT220/GT240变形金刚高清版显卡使用了NVIDIA最新的40nm生产工艺,相对于上一代55nm工艺,提供了同样芯片面积下更大的晶体管集成度,当然还有更低的发热和功耗,这些特性在GT200中低端芯片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测试的所有GT200芯片显卡都为用户提供了一种更为平衡的选择,这些显卡都能够做到在较低的功耗和发热下提供仅次于G94核心9600GSO的性能。
● 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观点:
铭瑄GT220/GT240变形金刚高清版显卡通过前文的性能测试和CUDA专项测试,相信用户已经能够感受到独立显卡带来的强大性能和至高性价比,铭瑄GT240变形金刚高清版已经降价至599元,铭瑄GT220变形金刚高清版也在最近响应调价到499元,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实惠的购买选择。
优势:两款显卡在做工用料方面稳定朴实;
显卡散热器设计出色,在提供良好效果的同时有效降低噪音;
性能远超目前顶级集成显卡平台,适合用户升级。
劣势:额定频率保守遵循NVIDIA公版规定。
- 相关阅读:
- ·尽情破坏 《正当防卫3》 铭瑄970有加成
//vga.zol.com.cn/557/5570745.html - ·千元主力 铭瑄GTX950巨无霸热售1199元
//vga.zol.com.cn/556/5568019.html - ·铭瑄GTX970风系列助你畅爽《NBA2K16》
//vga.zol.com.cn/555/5557464.html - ·G致信仰再临!耕升GTX970 G魂全面评测
//vga.zol.com.cn/555/5553277.html - ·4G大显存 铭瑄GTX960风系列仅售1499元
//vga.zol.com.cn/555/555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