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显卡 > 行情 > 400-600 >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llaay 责任编辑:张磊 【原创】 2006年01月12日 06:00 评论
回到顶部阅读

       日子过得真快,转眼间2005年就走到了尽头。对于显卡行业来说,200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最重要的原因是,在2005年期间PCI-E终于取代了占据主流市场近十年的AGP,成为新一代图形卡接口。高达8.4GB/s的带宽使得PCI-E x16在今后几年中无可置疑的成为主流,同时由于PCI-E接口支持等带宽双向传输,使得很多衍生技术如SLITurbo CacheCross-fire等应运而生。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年图形加速芯片市场仍旧维持两强争霸的格局,NVIDIAATI为了争夺显卡性能王者的宝座,纷纷发布新一代图形芯片。NVIDIA推出的基于G70图形核心的Geforce 7800GTX凭借渲染管线的数量优势,暂时成为性能王者,随后不久,ATI也发布了基于R530图形核心的Radeon X1800XT图形芯片,该芯片凭借较高的渲染效率、合理的显存带宽布局、更高的工作频率,一举夺回单卡性能王者的桂冠。但是老谋深算的NVIDIA借着ATI由于产能问题多次跳票的时间差,囤积了一批品质更优秀的Geforce 7800 GTX芯片,并搭配了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显存,从而与ATIRadeon X1800XT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

       显卡产品、品牌的格局在2005年也有了较大变化。整体来说,两极分化的形势更加严重,几个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大品牌如华硕、蓝宝、微星、技嘉的强势介入,使得二、三线品牌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几个比较知名的品牌纷纷另谋出路。但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由于中国IT市场的特殊结构,几个在渠道、销售方面见长的通路商如七彩虹双敏小影霸盈通等,凭借较低的代工成本,其产品在性价比上颇具优势,从而占据大陆DIY市场一半以上的销售份额。但是,几个以技术见长的、在DIY市场口碑不错的二线品牌却由于设计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运作不得力,销售业绩迅速滑落,成为不折不扣的失败者。2005,让我们记住耕升、旌宇这两个品牌,他们经典的产品如火狐、擒镭者等系列也许今后只能成为这个时代DIYer们茶余饭后回忆的对象。

       下面,笔者将自己认为2005年中发生的比较重要的大事罗列如下,其中有些事情也许不算大,或者有些大事还没有被包括在其中,但笔者能力有限,希望诸位谅解。
回到顶部阅读

PCI-E图形接口成为主流

       2005年,熟悉显卡DIYer们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PCI-E了。PCI-E在成为主流显卡接口之前也可谓历尽坎坷。作为电脑业界先驱的Intel早在2001年就推出了旨在取代PCI总线的第三代I/O技术,这就是3GIOThird Generation I/O)。PCI-SIG组织在20018月初认可了Arapahoe标准(3GIO的另一个名字)。到20018月底以AMD的加入为标志,业界大部分厂商都已经加入这一阵营,20024月,PCI-SGIArapahoe工作组完成了3GIO规范草稿,并正式更名为PCI-Express,在2002723日,PCI-SIG正式公布了PCI Express规范1.0版,采用PCI-Express的芯片组和显卡在2003年末已经问世,标志着PCIEXPRESS技术走到我们身边。但是2005年之前,PCI-E在与AGP的竞争中并未取得任何优势,直到2005年第二季度,PCI-E接口的显卡才正式成为替代AGP的主流。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PCI-E具有双向传输和数据分路传输两种传输模式而且其带宽也分为1x2x4x8x16x32x几种。PCI-E总线使用了内嵌式时钟发生器,由于这种内嵌式的时钟发生模式本身需要一定可允许损失操作的时间,所以可能最终要有一点的补充,总值大约从8bit变为10bit左右。因此PCI-E 1x的单向带宽为2.5GX1/10=250MB/s,双向带宽可达500MB/s,现在的技术已经可以达到16x的要求,因此目前的PCI-E16x的双向带宽可达8GB/s,将PCI总线的500MB/s带宽远远落在了后面,而主流的AGP 8X的传输率为2.1GB/s,也低于PCI-E 16x的带宽。这样的传输速率已经可以满足当前高性能显卡的需要。但是由于PCI-E是使用串行数据传输,控制和纠错等冗余信息会占用带宽,因此PCI-E的实际带宽约为单向3GB/S。再加上显卡的数据传输以下行为主,上行数据要远少于下行数据,因此PCI-E 16x总线的实际利用带宽在4GB/s左右,而非理论上的8GB/s

       总而言之,PCI-E技术与原来占领主流市场近十年之久的AGP技术相比主要有以下三点差别:一,PCI-E总线提供了高达8 GB/s的带宽;二,PCI -E技术支持多个设备,属于非独占总线;三,PCI-E支持全双工模式,也就是说通过PCI-E总线可以同时上行和下行传输数据。
回到顶部阅读

VIA、XGI接连推出PCI-E系列产品

目前显卡市场的格局仍就是NVIDIAATI两强争霸,但是我们欣喜地看到,老牌劲旅VIA(原来的S3Trident)和XGI(原来的SIS)并未彻底放弃,在PCI-E盛行的2005年中,他们分别携新作Chrome S20系列和Volari 8300显卡重拳出击,希望凭借各自的特色技术分得一杯羹。

S20系列中的顶级产品S27图形芯片,该图形芯片采用富士通最新的90纳米生产工艺,籍此使得该图形芯片的工作频率高达700 MHz,成为目前市场上频率最高的图形芯片!笔者这里不妨大胆预测,不久的将来,图形芯片的核心频率也许也会突破GHz大关,创造这一奇迹的厂家未尝不可是S3呢?!尽管S27拥有目前最高的图形芯片工作频率,但其发热量却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仅用普通风冷散热器就完全能够满足需求。在S27的样卡中,我们也能看出,由于核心功耗最高不超过23.3W,该显卡供电电路设计非常简单。S27作为S3针对目前主流市场推出的最新图形芯片,拥有较高规格的8条像素渲染管线和4个顶点引擎,与NVIDIAATI在千元市场中主推的产品相同。S27支持微软DirectX 9.0bShaderModel 2.0,美中不足的是,该图形芯片暂不支持ShaderModel 3.0,但这对于定位主流的显卡产品来说影响不大。S27的显存规格也属当今主流水平,其搭配的1.4 ns GDDR3显存默认工作频率高达1200 MHz,在千元市场与NVDIAATI产品相比高出一筹。S27最大特色在于,支持类似ATi CrossfirenVidia SLi的双显示卡协同运算技术,称为MultiChrome,与前者不同的是,MutiChrome技术并不需要主板提供特殊支持,只要使用拥有两个全长PCI-E接口的主板即可,无论其芯片组是VIA还是NVIDIAIntelATI。除了3D性能外,强大的视频回放性能和丰富的视频功能也是S27的一大特色。Chromotion3.0能够使S27在回放视频时不仅更加流畅,而且有效减少了马赛克的产生。ChromeView技术则让S27能够更加舒服的将43制式的图像转变为169制式。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XGI最新推出的Volari 8300显卡并不以3D作为卖点,而主要针对重视视频画质、回放能力的低端用户。Volari 8300XGI旗下首款针对大众级用户而量身定制的原生PCI-Express规格显卡,该款芯片采用台联电0.13微米工艺制造,包含9000万晶体管数目、并拥有4条像素管线以及4个顶点着色单元、每个时钟周期可以执行4个像素着色操作或者8个境深/模板操作,运行频率为300MHz,搭配两颗运行频率为600Mhz2.8nsDDR1显存。完全兼容包括DirectX 9.0在内的主流图形扩展接口,支持Shader Model 2.0Vertex Shader 2.0等主流特效技术,为游戏的运行提供基本的保证。在特有的eXtreme Cache(系统内存调用)架构支持下,通过TruShader SE显示引擎、内建TrueVideo像素处理引擎和第二代CoolPower 电源管理功能的共同作用,可在耗电量最小的情况下达到最强性能,从而实现用户期盼已久的低耗能高效率 XGI Volari 8300内建的物理TrueVideo处理芯片,有效的避免了当前大多数中低端显卡采用软件渲染带来的弊端。通过逐行扫描功能可以对动态图像产生的不完整线条进行后续处理,起到平滑图像周边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通过像素仿真器进行单一模仿,逼真还原视频影像。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高频率、高性能和支持Multi-G互联的VIA S3 Chrome S27拥有不错的3D性能,能够在中端、低市场与NVIDIA、ATI同价位产品抗衡;而XGI Volari 8300显卡则凭借出色的视频回放、较低的耗电量等特色成为低端用户的另类选择,笔者这里衷心祝愿VIA、XGI一路走好,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回到顶部阅读

各种双卡互联技术接连问世

       2005年也是双卡互联技术走向前台的一年,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各种双卡互联技术尽管在2005年逐渐走向成熟,但市场化运作却略显平淡,除了各种媒体评测以外,很少有用户真正体验到了双卡互联技术带来的快感。目前主流的双卡互联技术包括NVIDIASLI技术、ATICross-fire技术和VIAMulti-G技术。

       SLI 全称Scalable Link Interface,是NVIDIA公司于今年628日推出的一种革命性技术。能让多块NVIDIA Geforce 67系列或者NVIDIA Quadro显卡工作在一台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上,从而极大地提升图形性能。在SLI技术发布之出,如果想使用该技术,两块完全相同的显卡必须具备MIO金手指,通过该接口,两块显卡之间传递必要的数据。但随后,SLI被进一步解禁,只要是两块完全相同的Geforce 6600以上显卡就可以在NVIDIA芯片组主板上实现SLI功能,MIO接口也被驱动程序动态调用PCI-E通道来代替,尽管这样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性能损失。SLI技术提供两种主要的着色方法:交替帧着色-Alternate Frame Rendering,顾名思义就是将奇数帧和偶数帧分别交给SLI中的两个GPU分别着色;分部帧着色-Split Frame Rendering,就是将一帧画面切割成两半,分别由两个GPU进行着色。后者凭借较高的渲染效率最多能够获得约80%的性能提升,从而成为用户首选。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61日,ATIComputex Taipei 2005期间正式发布双显示卡协同运算技术,并命名为Cross-Fire。要达成Cross-Fire显示技术,用家必需要使用一片Cross-Fire Ready的主板,现时已取得Cross-Fire Ready认证的主板除了ATI自家Xpress 200RD 400RD480等以外,还包括Intel 975系列产品。在Cross-Fire技术中有一个MASTER CARD,即两张卡将分为主卡与副卡,必须有一块显卡内建有Cross-Fire Compositing Engine芯片的卡做为主卡,Cross-Fire技术才能实现,除了这点外,主卡和其他的X800X850显卡并无二样,所以现在消费者手上的卡都只能作为Cross-Fire的副卡来使用,现阶段内建有Cross-Fire Compositing Engine芯片的卡只有ATI原厂生产,将来会陆续开放给合作伙伴生产。不过尽管Cross-Fire技术已经发布半年之久,支持该技术的主卡却仍旧镜花水月,相信凭借ATI产能提升和Cross-Fire技术更加成熟,明年该技术必将正式出现在用户面前。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也许我们已经对NVIDIASLi技术和ATICeossfire技术耳熟能详,的确,通过两块显卡并行工作,我们可以获得最高80%左右的3D性能提升。从原理上来说,S3MultiChrome技术并没有本质区别,同样也是通过多个GPU协同工作从而提供更加强大的3D性能。但是,MultiChrome技术与前者最大区别在于,该技术有着更强的兼容性。MultiCrome对主板的唯一要求是,主板必须拥有两条全长的PCI-E插槽,其规格可以是“X8 + X8”或者“X16 + X4”。支持MultiChrome技术的芯片组除了VIA最新推出的K8T900外,还有Intel 975系列、NVIDIA NF4 SLI/IEATI RX480等。MultiChrome的另一特点是,不需要使用外部连接器,完全由驱动程序控制。两块显卡通过驱动程序调用一个PCI-E通道进行通信,如此设计也彻底摆脱了主板芯片组的限制。此外,值得一提的是,MultiChrome技术不仅限于两块S27 GPU,如果可能,用户最多可以使用4S27 GPU并行工作,从而获得更强大的3D效能。S27支持的MultiChrome技术共有两种工作模式: Alternate Frame RenderingAFR)交替帧渲染、Split Frame RenderingSFR)拆分帧渲染。

       目前在市场化方面效果最好的双卡互联技术无疑是NVIDIASLI技术,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高端产品中,用户通过两块顶级的Geforce 7800 GTX并行,从而获得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3D游戏性能。此外,还有部分中、低端用户,通过购买第二块同样品牌、型号、规格的显卡,实现SLI从而降低升级成本。

       双卡互联技术的出现,本意是为了进一步提升显卡性能,但时至今日,包括相对成熟的SLI技术在内,各种双卡互联的兼容性仍旧存在很大问题,很多游戏无法提供对双卡的支持。不过相信随着互联技术、驱动程序的进一步完善,这些双卡互联技术都将在今后成为用户的又一选择。
回到顶部阅读

各种整合显卡进入PCI-E时代

       尽管ATINVIDIA在独立显卡领域为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拼杀得异常激烈,但显卡业界真正的王者一直就不是ATI也不是NVIDIA,而是Intel!尽管Intel目前并不生产独立显卡,但是他们的整合显卡却一直占据着出货量的榜首。

       真正意义上标志着PCI-E时代到来的并不是独立显卡有多少采用PCI-E总线,而是整合显卡。在2005年中,整合显卡性能有了大幅提升,无论是Intel还是ATINVIDIA,他们整合显卡的性能都能够接近或达到入门级独立显卡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之前,多数整合显卡仅具有入门级3D加速功能,并且支持的GUI和特效也都落后于独立显卡一到两个时代,但2005年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NVIDIAATI整合显卡都基于同时代独立显卡核心设计,其GUI和特效与同时代独立显卡完全相同。下面笔者将介绍一下2005年比较有代表性的几款整合显卡的主板芯片组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虽然Intel在独立显卡市场并没有一款产品能够与nVIDIA或ATI相匹敌,但并不妨碍它在家用级图形市场独领风骚,秘诀就是基于Intel整合图形芯片主板惊人的出货量。Intel上一代的915G芯片组中集成了革命性的GMA 900Graphics Media Accelerator)图形处理核心,而在2005年推出的最新的945G芯片组中,Intel将显示核心升级为GMA 950GMA 950GMA900相同,正式支持Pixel Shader 2.0,这使得它一只脚已经跨入了DirectX 9的大门,不过它并没有提供硬件级的Vertex Shader以及T&L,换句话说,顶点渲染与T&L这两项工作必须交由CPU来协同完成,这使得它在规格上还无法同诸如GeForce 6200这种DirectX 9入门级独立显卡相提并论,但尽管如此,GMA900还是提供了不错的3D性能。GMA950图形处理器,拥有400MHz的核心频率,像素填充率为1.6 GP/s。虽然Intel整合图形芯片的3D性能甚至只能跟随同时代的nVIDIA或ATI的入门级产品之后,但却很好地满足了入门级用户的需求,而且系统总体成本上占有明显的优势,这个特别对于商用用户是非常吸引人的优势。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主板业界的新军和显卡业界的前辈,这是对ATI最恰当的评价,正是凭借着在显卡领域的多年浸润,ATI整合显卡的主板在2005年影响巨大,正是他们最新推出的RS480,彻底将整合显卡拉到了与独立显卡同一水平。RS480整合了代号为RV370的X300核心——Xpress 200。Xpress 200内建了完整的DirectX9硬件构架,从而具备了对Pixel Shader2.0和Vertex Shader2.0的支持,因此具备了完整的DirectX9规格,不过RS480的图形核心在X300的基础上对像素流水线进行了缩减——由此前的4条减少到2条,工作频率也降为300MHz。这意味着每一时钟周期只能渲染两个像素,与4条管线的Intel GMA 900/950相比,ATI并不占优,但Radeon Xpress的集成显卡拥有两个硬件顶点管线,而Intel的GMA 900/950没有硬件顶点管线、只能靠CPU来处理所有的顶点操作。 同时与以往不同的是,RS480整合的图形显示系统的显存架构已经放弃了传统的动态共享内存架构,而改用效能更强、更灵活的统一存取架构(unified memory architecture)。凭借在品牌机市场强大的渠道积累,ATI的产品在零售市场销量不大,但在OEM/ODM市场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尽管短时间内无法撼动Intel整合主板的王者地位,但凭借Xpress 200强大性能,无疑能够获取较大市场份额。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C51G无疑是NVIDIA在2005年岁末放出的一颗重磅炸弹。C51G中集成了一颗Geforce 6100/6150图形芯片,该图形芯片与NVIDIA先前发布的Geforce 6200 TC非常类似,也基于NVIDIA最新的NV 4x图形核心,其内部集成了2条像素渲染管线和1个顶点引擎,其核心频率高达425 MHzGeforce 6100/475 MHzGeforce 6150),较高和核心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渲染管线数量的不足,其性能完全能够满足目前中、低端用户需要。 Geforce 6100图形芯片采用改进过的第二代NVIDIA Turbo Cache技术,可以智能分享系统内存作为显存,在运行3D程序时动态调用部分空闲系统内存,当3D程序停止后将大部分显存释放,从而不影响系统整体性能。除了强大的3D特性外,C51G最大特点是支持微软最新的DirectX9cSM 3.0等技术,可以确保面向全部3D应用提供最佳的性能和全面的兼容性,这在整合显卡中还是首次出现。该图形芯片还支持NVIDIA PureVideo技术,通过该技术,使得该平台在播放视频时不仅清晰流畅而且有效的降低了CPU占有率。尽管C51GDIY市场赢得了不错的声誉,甚至成为很多DIYer们配置低端电脑的首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C51G始终无法打入传统的品牌机市场,这不得不算作一大遗憾,看来NVIDIA要走的路还很漫长。

回到顶部阅读

Geforce 7800 GTX抢先发布

       2005622日,无疑是一个令全3D游戏玩家激动的时刻,NVIDIA全球发布基于新一代G70核心的Geforce 7800 GTX图形芯片,该图形芯片在性能上完全超越当时的ATI顶级产品Radeon X800 XT PE,成为当时显卡性能王者,不仅如此,Geforce 7800 GTX还支持NVIDIA的独门绝技SLI,两块显卡并联创造了很多3DMark最新纪录。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GeForce 7800 GTX基于0.11μm制造工艺的G70图形核心,拥有8个顶点单元和24条像素渲染管线,其核心运行频率为430MHz,显存运行频率为1.2GHz,显卡标配256bit GDDR3显存颗粒,可以提供高达38.4GB/sec的显存带宽。相对于上一代的GeForce6系列产品而言,Geforce 7800 GTX拥有更多的像素渲染管线和更高的运行频率。其像素渲染单元全部经过重新设计,具有更低的潜伏周期和更高的单位时钟周期计算能力。另外,重新设计的顶点单元将大大加速几何处理能力,新的材质引擎将加速纹理处理速度,像素渲染管线也将提供令人难以置信的计算效率。举例来说,一个8MADD(一个普遍的3D图像操作)目前无法在一个时钟周期内由一个像素渲染管线处理完成,但是在GeForce 7800 GTX中,其完成速度达到GeForce 6800 Ultra的两倍之多,而其三角形生成速度仅比GeForce 6800 Ultra快了30%

       GeForce 7800 GTX上,nVIDIA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全屏抗锯齿(FSAA)模式——Transparency AntialiAsing(透明AA),这种模式是一种高级特性,旨在减少透明纹理可见图像的锯齿。HDRHigh Dynamic-Range,高动态范围)渲染技术也是GeForce 7800 GTX的看家本领之一。这项技术其实在GeForce6系列产品上就已经出现,而GeForce 7800 GTX强劲的运算能力无疑为这项技术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除了上面提到的之外,GeForce 7800 GTX强大到令人生畏的浮点运算能力事实上更有利于那些需要大量计算和并行处理的领域,例如在计算机视觉系统、流体模拟、图像音频处理、数据库查询、重力分布计算、蒙特-卡洛取样、解析几何、光线追踪、光子成像、无线电通讯等完全不同于3D游戏的领域中,GeForce 7800 GTX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GPU应用到这些领域涉及到普遍目的图像处理单元General Purpose GPU — GPGPU)计算。举例来说,一颗主频为3GHzPentium 4处理器的理论计算速度为12GFLOPs/sec,而GeForce 7800 GTX的计算能力则达到惊人的165GFLOPs/sec

       至今为止,Geforce 7800 GTX已经推出半年多了,尽管性能优势巨大,但由于一直较高的售价,使得该图形芯片一直未能普及。如果NVIDIA推出该核心各种简化版本,相信又能掀起新一轮显卡升级热潮。
回到顶部阅读

Radeon X1800 XT成为单卡新王者

       Geforce 7800GTX发布并暂时成为单卡性能王者不久,ATI终于在2005105日发布了基于R520核心的Radeon X1800XT图形芯片。与拥有24条渲染管线不同的是,Radeon X1800 XT仍旧仅有16条渲染管线,不过凭借较高的管线效率和运行频率,Radeon X1800 XT仍旧在性能上领先Geforce 7800 GTX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ATI新一代GPU——Radeon X1800 XT的频率已经提升到600MHz,这主要是得益于先进的0.09微米制造,尽管没有采用low-k电介质。R520除了像素管线少于G70之外,其它规格并不比G70差。但更高的核心工作频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像素管线少的缺陷,而且顶级的RADEON X1800的显存工作频率高达750MHz(等效于1500MHz),可以提供高达48GB/s显存带宽,也成为其叫板G70的硬资本。与上一代产品相比,R520在物理架构上最大改进就是采用TMSC的整合Low-K技术的90nm工艺进行生产。R520内部集成了3.5亿个晶体管,核心面积在170平方毫米左右。更小的蚀刻线宽和Low-K技术将最大限度保证R520的功耗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尽管R520内部的晶体管数已超过了前代接近2倍,但其最终的发热量将不会大幅超过R420

       Radeon X1800 XT在内部只集成了16个像素渲染管线和8个顶点映射单元,这和Geforce 7800GTX的24管线相比相差甚远,比起Radeon X850具有的16个像素渲染管线和6个顶点映射单元,提升的幅度并不大。但是Radeon X1800 XT拥有的5大特性,完全弥补了渲染管线的不足:一、独特的超线程分派处理器,有效的减小了空闲,提高了效率;二、全新的512bit环形显存总线架构,提高了显存带宽的利用率;三、全面支持Shader Model3.0和HDR全速128bit渲染,可以与NVIDIA一样对游戏里的HDR特效提供支持;四、独创自适应抗锯齿模式,在画质上能取得最佳效果;五、支持AVIVO影像处理技术,加速MPEG4解码。就因为这五大特性,使X1800给人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独特的超线程分派处理器和512bit环形显存总线的创新设计使得X1800在技术上得到一次质的飞跃,从而为未来几代产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支持Shader Model3.0和HDR全速128bit渲染也使得X1800在和对手竞争的时候不会给对手留下攻击的弱点。从这个层面来讲,X1800系列确实做的不错。

       尽管Radeon X1800 XT发布之后立刻当之无愧的成为单卡性能王者,但是NVIDIA显得非常老谋深算,借着R520几次跳票留出的时间,NVIDIA囤积了大量品质优秀并可以运行在更高品率的G70芯片,并辅以高速、大容量显存,从而在性能上可以与R520一争高下。

       与NVIDIA风格不同的是,ATI这次发布Radeon X1800 XT的同时还发布了同系列Radeon X1600和X1300系列芯片,凭借新一代图形核心和合理的价位,这些芯片立刻成为用户主流的选择。
回到顶部阅读

旌宇大陆团队解散/耕升退出显卡市场

       2005年对于显卡制造业来说是大者衡大的一年,在2005年中,几个以制造业见长的大厂如华硕、蓝宝、微星、技嘉,不仅绝对产量增长,而且相对市场份额也有所增加。但是对于几个以技术、研发见长的二线品牌来说,2005年却非常残酷。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品牌纷纷淡出市场,给DIYer们留下的仅仅是回忆。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旌宇伴随着NVIDIA的成长,在DIY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旌宇旗下擒镭者、掠夺者两个系列更是广为人知。但是仿佛一夜之间,旌宇就在大陆消失,让人略显措手不及。2005828日开始,旌宇台北总部派出的稽核人员对大陆库房进行盘点,期间全部停止出货,直到95日为止,问题仍然集中表现在帐面和实物之间的漏洞巨大,无法对应,可以说,这场突击检查已经陷入一个谜团。在稽核无果的情况下,台北方面做出一项重大决定:对旌宇大陆从总经理到下级员工的团队全体解散!由于之前旌宇的营销团队主要集中在北京,因此,北京已经进行遣散相关工作。旌宇台北方面近期不再会有自建团队的想法,为了完善管理和后期接口的问题,会在全国重新找总代理,也就是说,预计将恢复总代的方式操作。目前旌宇处于混乱状况,自己的团队瓦解,新的代理还没有找到,出货仍然停滞,维修方面也比较乱。这里笔者衷心祝愿旌宇能够再次回来。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相对旌宇在大陆局部溃败,耕升则倒闭得更加彻底。耕升,以前叫耕宇是一个伴随着电脑产业成长了十余年的显卡品牌。恐怕对耕宇这个品牌有印象的都是些老玩家了吧。早在486/586的年代,耕宇定位于为显卡发烧友服务。很多人认为耕升显卡完全是因为改名这一天灾而走下坡路,其实不然。因为在品牌宣传上,耕升不比耕宇弱多少,但耕升输就输在品牌宣传上。耕宇显卡的红火,是在2000年之前,当时的电脑产业还没有太强的品牌宣传意识,好品牌都是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积累起来的,可在2000年之后,资讯业开始迅猛发展,品牌宣传的重要性超越了单纯的性能和质量上的差异,注意力经济从网络产业延伸到了整个IT业。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耕升显卡不顾竞争对手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依旧像耕宇显卡时代那样闭门造车,只关心技术,衰败也就顺理成章了。2005年初,随着耕宇全盘被同德收购,其经典的“蝰蛇”、“火狐”、“钛极”等系列产品也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回忆中了。

       悉数当前显卡品牌,还有不少面临着与耕升类似的弱点与窘境。在IT界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一线厂商华硕、技嘉、微星在2004年使用了更强硬、更坚决的手段和策略来进一步吞噬主板和显卡市场,其触角已经扩张到了原本属于二、三线厂商的中低端领域。2005年过去了,2006年,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回到顶部阅读

磐正强势介入显卡市场

       尽管2005年对于很多二线品牌来说并不顺利,但是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像磐正这样的中流砥柱反倒大幅度增加对显卡制造厂的投入,希望通过这些跻身一线行列。


2005一路走好 本年度显卡业界大事记

       显卡制造业中尽管华硕、蓝宝、微星、同德等大厂产能仍旧傲视群雄,但仍旧留给二、三线品牌很大的生存空间。磐正近期以5.4台币每股成功增发1亿新股(折人民币1.35亿元)。这其中最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原来磐正每股市价不到4元新台币,但外界注资价格高达5.4元新台币/股,升幅高达35%之多,可见外界控股公司非常看好磐正今后业绩。更令人惊讶的是,目前磐正股票已经攀升至6.98元新台币/股,较1210日收盘时高出75%之多!如此巨幅股票增值说明各界都认同,磐正近期内必将走向成功。通过最新注入的5.4亿元新台币(折合1.35亿元人民币)资金,未来磐正将产能提升至目前的10倍,这将对目前板卡市场的格局造成巨大冲击。通过这次融资,磐正不仅要称雄主板行业,而且更加看重显卡领域,必将大幅提高在显卡领域的设计能力和生产实力,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中,大量颇具特色的磐正显卡将出现在市场中。

       随着磐正不断开拓内地市场和近年沿海地区IT产业链的完善及IT生产氛围的日趋形成,综合考虑到物流等因素,台湾磐英果断决定将于2005年年底内把宁波工厂搬迁至福建厦门,并籍由新资金的注入,把产品线一举增加12条,满足日趋扩大的销量需求生产。据EPoX磐正内部消息,借工厂生产线的扩增,显卡研发及推广力度会陆续增加。

       从磐正本次融资的成功可以看出,磐正早就对一线阵营渴望已久。相信未来板卡制造业中短兵相接的拼杀在所难免。大笔资金的注入将使EPoX磐正在2006年及未来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刚刚成立的显卡事业部更将如鱼得水。相信未来磐正必将收获成功。

 

查看本文作者 llaay 的其他文章>>
给文章打分 5分为满分(共0人参与) 查看排行>>
频道热词:华硕主板  Intel  AMD  
视觉焦点
TOP10周热门显卡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