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烧"也可以更理性
文章的最开始,请允许我再次引用一下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高级评测编辑顾杰的系列文章之一《GPU炼金试验室 揭秘HD7800强劲性能之谜》,这篇文章从硬件底层构架的角度为我们深度解析了最新一代GCN构架的HD7000显卡执行效率相关的表现。
有兴趣的玩家可以再次对这篇文章进行研究,我们从《GPU炼金试验室 揭秘HD7800强劲性能之谜》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绝对性能方面还是层级分明,但是在执行效率方面HD7800系列的表现绝对堪称惊艳——Pitcairn构架更像是GCN的代表!
下面这张图是笔者前段时间写的关于HD7000调价的分析文章中性价比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性价比方面HD7800系列的表现很不错,尤其跟还未降价之前的HD7900系列相比更是高出非常多。
当然作为一位理性的发烧友,我们当然不会非常暴力简单的直接“不选最好,只选最贵”的了,那样根本就不符合我们作为一位资深DIYer的资深和独到之处。作为资深的“理性高玩”,我们要综合性价比、能耗比、防止出现瓶颈效应的的原则搭配自己的平台……
2HD7870和HD7970构架对比
构架分析:
● HD7870
HD7870拥有20组CU单元,每组CU单元拥有4个SIMD Core,每组SIMD Core包含16个Vector ALU,因此其运算资源总规模为1280个Vector ALU。除了Vector ALU之外,每组CU单元还包含4个Texture Filter Unit和16个Texture Fetch Load/Store Unit,因此HD7870拥有80组Texture Arroy。后端方面,HD7870的ROP阵列规模与旗舰级的HD7900相同,均为32个,而显存部分则由4个64bit MC进行管理,构成256bit的显存位宽。频率方面,28nm工艺以及合适的规模为HD7870带来了极高的默认频率,其默认运行频率为1000/4800MHz。不难看出,HD7870的规格是旗舰级的HD7970的62.5%,同时刚好是HD7770的整整一倍。
而HD7850的规格较之HD7870有所删减,它拥有16组CU单元,合计1024个Vector ALU以及72组Texture Arroy,后端方面与HD7870完全相同,均为32个ROP以及256bit显存位宽,860MHz的默认核心运行频率比HD7870稍低,显存默认频率则与HD7870完全相同。
● HD7970:
HD7970的默认核心及显存运行频率为925/5500MHz,默认Pixel Fillrate能力为29.6G/S,默认Texture Fillrate能力为118.4G/S。显存带宽264GB/S。拥有3.79T的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以及947G的IEEE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HD7970拥有完整的DRAM及SRAM ECC 保护,支持 Open CL 1.2、DirectX 11.1以及C++ AMP。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GCN核心——流处理器数量上面HD7900系列和HD7800系列的差距更大,但是两者在ACE引擎的规模和结构、前端规模与结构、CU单元微观结构及缓冲密度以及ROP阵列方面均完全相同,它们之间更多的区别在于CU单元(Compute Unite)数量上的差距,当然这会带来什么影响我们后面会说。
3HD7870能耗比性价比分析
当然目前AMD方面高端市场主流芯片其实也就那么些芯片:HD7900系列中的HD7970、7950,HD7800系列中的HD7870、7850。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对目前市面上最新的中高端显卡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当然之所以选择HD7000系列,相信原因也不用我多说:28nm制程工艺、全新的GCN构架在DirectX 11 中优秀的表现,也就是说HD7000系列在发热量、功耗表现、可超频性能、通用运算能力以及未来的DirectX 11游戏,等等各方面都会具有很不错的表现。
相关GPU性能、功耗、最新售价表格 | |||
GPU型号 | 3Dmark 11 X模式 | 平台功耗 | 指导价格 |
HD 7970 | 2731 | 390 W | 3699 |
HD 7950 | 2280 | 265 W | 2999 |
HD 7870 | 2053 | 251 W | 2699 |
HD 7850 | 1647 | 215 W | 1999 |
● 能耗比分析:
上面这个表格是目前高端型号显卡的3Dmark 11 X模式得分以及测试机器的整机功耗和官方指导售价。3Dmark 11作为最新的以考察GPU的DirectX 11性能为主要目的的测试工具,其测试结果对于新显卡而言更加具有参考意义。
虽然在性能方面采用Pitcairn核心的HD7800系列较HD7000旗舰型号HD7970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我们也看到HD7800系列中的HD7870/7850在显卡的功耗表现方面要低很多,所以最终在显卡的能耗比方面我们得到以上数据,我们看到:在能耗比方面HD7870将HD7970远远的甩开了几条街。
● 性价比分析:
上表所示的性价比是在AMD对HD7000系列显卡进行调价之后的结果,此次的HD7000调整价格其实就是对HD7970/7950进行了调整,就像笔者之前分析的那样:HD7900系列的价格调整其实并非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而是源自于自家的HD7800的压力,在性价比方面HD7800系列较之旗舰的HD7900系列高出很多,在降价之后HD7900系列与HD7800系列的差距要小一些了。
4DirectX11游戏实际表现
从上面的介绍之中我们我们看到,由于Pitcairn构架优秀的设计使得其以次旗舰的定位而在HD7800系列在能耗比和性价比方面都超越了HD7970,换做一个理性的发烧友而言,谁的综合表现更加出色一眼明了。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显卡在游戏中的实际表现,来更加清楚它们之间的差距和表现。
● DirectX 11游戏测试:BattleField 3
战地3是DICE于今年10月底推出的战地系列全新力作,其所采用的寒霜2引擎具备诸多先进的DirectX 11特性,拥有完美光照系统带来的单反照片级图形质量,其完美的多人配合游戏部分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目前最高画质的代表《战地3》
下表是主流中高端显卡在战地3中的实际表现性能测试,我们知道AMD上一代HD6000系列显卡由于VLIW构架的原因所以在DirectX 11游戏之中的表现的确不太令人满意,此次升级至全新的GCN构架虽然在平均帧数上我们看不出太大的变化,但是在实际游戏之中全新GCN构架的HD7000显卡在帧数稳定性方面有大幅度的提升,游戏的整体平顺性提升非常大。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的一个现象是:虽然在实际参数方面1280个GCN核心的HD7870与具有1792个流处理器的HD7950相差了40%之多,但是在实际游戏中的表现方面两者的差距非常小。相信看过《GPU炼金试验室 揭秘HD7800强劲性能之谜》这篇文章的读者会相对比较容易理解:Pitcairn与Tahiti源自相同的GCN体系,两者在ACE引擎的规模和结构、前端规模与结构、CU单元微观结构及缓冲密度以及ROP阵列方面均完全相同,最终HD7870由于更高的单元复用率而获得了可以说不菲的性能表现。
5合理搭配 理性发烧
最佳搭配组合方案:
昨天是Intel最新的Ivy-Bridge正式发布的日子,我们知道此次Ivy-Bridge是Tick-Tock钟摆策略中更新制程工艺的一代,所以此次Ivy在CPU性能方面的提升的确不是很大,其提升的重点是:22nm制程工艺、PCI-E3.0、HD4000核心显卡这些方面。
而且Ivy-Bridge目前的最高端芯片3770K在频率方面、物理核心数量上面更多的是用来取代目前的2700K,目前所知道的售价在2800元级别。新处理器虽然在实际性能方面的整体提升幅度有限,但是其在发热以及功耗上面的表现绝对堪称巨大!
配置详单 | ||
配件类型 | 型号 | 价格(元) |
中央处理器 | 2250 | |
主板 | ||
1590 | ||
内存模组 | 390 | |
硬盘 | 699 | |
显示卡 | ||
蓝宝 HD7870 2GB GDDR5海外版 | 2899 | |
机箱 | 880 | |
电源供应器 | 490 | |
显示器 | 戴尔 U2412M | 1880 |
总计 | 11078 |
上面的配置表是笔者大概为大家攒的一套配置,显然对于搭配Ivy-Bridge平台的话,一块合适的显卡才能够使得整套平台更加合理、均衡,所以笔者并没有为大家推荐一块旗舰显卡,而是推荐了蓝宝这块HD7870显卡,其综合表现更加适合这套平台,发挥出全部的效能。
总结:
通过各种测试数据、结合售价来看,中高端级别的显卡方面显然28nm全新构架的HD7870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我们更加希望称之为“合理发烧”,不是简单的堆砌最好的配件,综合其全面的表现:性价比、能耗比和绝对性能表现,合理发烧才更合适。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