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把火 NVIDIA双刃剑GPU Boost问世
有了英特尔在CPU产品线的“革命”成功,称霸GPU市场的NVIDIA在GTX 600,即开普勒架构到来之际也开始了革命之旅。与英特尔在Nehalem平台过渡一代所不同的是,NVIDIA采用了比较激进的方法,自GTX 680、GTX 670发布之时,一个叫GPU Boost的新技术也随之发布了。
采用开普勒架构的GeForce GTX 680显卡带来了GPU Boost技术
NVIDIA的GPU Boost与英特尔“睿频”比较类似,这项技术通过遍布于显卡的十多个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掌握显卡功耗动态,再根据GPU本身设计的TDP进行动态调节GPU的频率,使GPU核心频率能够运行在比默认更高的频率上,GPU Boost的诞生,让NVIDIA也有信心称自己的显卡是“智能显卡”。
不过GPU Boost在为屌丝级玩家带来“自动超频”功能的同时,也绑住了品牌厂商的手脚(拥有特权的北美品牌EVGA除外)。这项技术设计时限定了GPU频率必须在预设的TDP范围内进行动态调节,也就是说,无论你对显卡做怎样的供电加强、无论你设计多强大的散热器,GPU芯片工作的核心频率实际上在TDP允许的范围内已经被锁死,这就导致市场上除北美品牌EVGA之外,各大显卡品牌厂商的GeForce GTX 680、GeForce GTX 670显卡尽管有强大的非公版设计和散热器,却无论如何也无法获得更高的GPU核心频率。
高帅富可以买K系列CPU继续超频 可GTX 600即使有钱也甭想
GPU Boost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它为不懂超频的屌丝们提供了自动超频的便利(尽管幅度并不高),却为具有丰富超频经验的高帅富玩家们安装了一把看不见的枷锁。与英特尔单独针对玩家推出价格高昂的“K”系列相比,NVIDIA除了给北美品牌EVGA提供特殊待遇外,包括华硕、微星在内的台系品牌,影驰、索泰在内的港系品牌,七彩虹、翔升在内的大陆品牌,统统被这把无形的枷锁绑住,并且我们并没有看到短时间内NVIDIA有效仿英特尔推出“K”系列这种开放超频的特殊芯片或为GPU Boost设置开关的迹象。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