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者都难逃寂寞的宿命?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几代有着重要意义的显卡型号上市后都会面临一段时间没有应用软件支持的窘境,在这段时间内它只能与上代型号竞争,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成为经典。
在今天我们经常能够看到“DirectX 10无用论”与“Shader Model 4.0无用论”,这与两年前常见的“Shader Model 3.0/HDR无用论”如出一辙。在这些说辞中,如果把有可能的厂商因素与个人喜好排除掉,剩下最多的理由便是“没有软件能够支持它的应用”。类似于“硬件、软件发展脱节”、“只要画面不要游戏性”的话题已是老生长谈。我们暂且将这个话题放在一边,转而从需求的角度来探讨。
CS,非DirectX 7显卡不可?
Counter-Strike(反恐精英),一款极经典的FPS射击游戏,至今仍有无数的FANS为其痴迷。CS本身是一个DirectX 7游戏,可玩CS就一定要搭配一块DirectX 7代的显卡么?我想答案是很明确的,现在拿DirectX 8、DirectX 9显卡来玩CS的人非常多。同理,因为DirectX与Shader Model有向下兼容的特性,一旦他们的规格达到或超过了应用的需求,那么最该考虑的是显卡的性能。至于那些“因为没有支持DirectX 10的游戏,所以玩DirectX 9游戏不能用DirectX 10显卡”的言论显然是极其荒谬的。
也许会有人讲“投资‘超前’技术有风险”,在这方面其实无需顾虑。上面已经提过了编程自由度的重要性,无论是从2.0->3.0还是3.0->4.0,Shader Model每次换代都会在支持指令长度与编程自由度上有着巨幅的提升。任何软件厂商都无法绕过这一步骤,所以不必过度担心日后会没有足够的软件去支持它。换个角度来想,在价格合适的前提下,即使将“新技术”当作赠品,那也十分值得。
● 代沟 - 不同时代的分歧
现在有一种比较多见的说法:“可以等DirectX 10游戏成熟的时候再入手新显卡”。关于这种说法,我们不妨与上面的疑问一起来探讨。关于软、硬件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也已经有了长时间的争论,这同样是一个有趣的话题。对于这个话题,不妨分为两部分去考虑。一是“固定管线时代(DirectX 8之前)”,一是“自由编程时代(DirectX 8到现在)”。
在显卡刚刚诞生的那段时间里,DIY的状况与现在大不相同,当初所谓的DIY只是抛弃了品牌机后在为数不多的几种CPU、显卡里简单的组合一下罢了,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那时各行业基本都是一家独大的状态,不存在现在的不纯竞争。用掉7000~8000人民币装配上486、586之类的CPU,外加一块1M缓存的Trident或S3显卡,就可以流畅的玩遍当时所有的游戏,并且在两三年之内也不必考虑升级的问题。
当显卡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时候,因为基本不存在竞争,市面上各种型号显卡的性能差距远没有现在这么大。游戏开发商所能做的只是针对有限的几种型号不断的优化,不断的挖掘潜力,在图形技术没有差距的时代就不得不考虑游戏可玩性的问题。
随着图形产业的发展,游戏开发商所考虑的问题变成了是否要跟进新的图形技术。在这个问题上,开发商们分为两个派别,一是坚定的追随最新的图形技术,将最好的画面带给游戏爱好者。另一种则是坚持以可玩性为主,图形方面够用就好。这里我们可以将后者忽略掉—即使不使用最新的图形技术,也不一定会影响到游戏的可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