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ZOL首页 > 显卡频道 > 导购 | ![]() |
2003年对于显卡领域来说,可以说是竞争最激烈的一年,不仅新品层出不穷,而且各厂商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打出了降价的大旗,相信各位从今年各网站的文章中可以看出,说实话到现在显卡可以更新换代这么快,是笔者没有想到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03年显卡领域当时最经典的显卡。
1:翔升的镭神RADEON 9700(2003年1月)
它使用了ATi最新的RV300内核,与当时ATi旗舰级产品RADEON 9700PRO显卡相比,只是工作频率略低(核心/显存频率:325MHz/620MHz),9700核心/显存频率:275MHz/540MHz,采用三星3.6ns 128M DDR显存粒,支持AGP 8X及支持DirectX9.0的完美组合,而他们同样都是拥有8条渲染管线的。
点评:这款显卡是第一款将R9700价格下调到2000元以下的,是当时高端显卡中最快,也是性价比最好的。
2:耕升钛极350(2003年3月)
钛极350的核心为Geforce3 Ti500,采用了八颗TSOP封装的显存颗粒,显存上覆盖了散热片。耕升显卡的供电设计采用了非公版,显存采用了EtronTech 3.3ns DDR SDRAM,这款显卡的特点就是耕升独有的神奇跳线,只要短接显卡上的接口,就可以将Geforce3 Ti摇身一变成为价值万元的Quadro DCC。当时这款显卡可以说真是风靡一时。
点评:这款显卡的特点就是拥有跳线功能,跳线后性能可以提高百分之30以上,并且价格在当时也十分合理,曾经有过到货就被疯抢一空的时候。当时价格为699元。
3:蓝宝R9100(2003年3月)
Radeon9100采用了128bit的64MB DDR显存,核心/显存工作频率达到了ATi默认的250/230MHz,显卡散热风扇上印有ATi的标志,做工用料以及板卡上线路的布局无一不透着原厂风范,而且128bit位宽带来的高显存带宽也比位宽为64bit出色不少。板卡上集成的视频编码/解码芯片ATI RAGE THEATER,它先进的处理功能专为生成完美视频输出图象而设计, 因此它尤其适用于网上电视浏览等应用。RAGE THEATER具有丰富的视频输入, 多时钟输出包括GPIO插针、I2S和S/PDIF音频。除了标准的VGA接口之外,还有DVI接口和S端子接口,适合了多种用户的需求。
点评:显卡是当时性价比较强的一款产品,无论从做工上还是性能方面,都是当时同价位中领先的。在DX9以下游戏中的速度,完全可以超越FX5200。对于一般用户,这块卡的性能、价格还是比较超值的。
4:七彩虹镭风R9500(2003年5月)
这款显卡最大的特点就是显存,ATI规定的9500显存频率为540Mhz,一般厂家为达到这个标准一般都采用mBGA封装的3.3或3.6纳秒DDR显存。而七彩虹镭风9500CH版所搭配的mBGA显存为英飞凌(Infineon)3纳秒DDR SGARM显存,默认的工作频率就达到了666Mhz。这就使这款9500的显存可以在更高的频率下运行,获得更好的效能。
点评:这款显卡可以说是当时速度最快的,并且部分还可以直接修改成9500 Pro和9700,当时的价格却只要999元。
5:艾尔莎R9800SE(2003年8月)
ELSA幻雷者980SE采用红色六层PCB板,搭载ATi Radeon 9800SE显示芯片,支持DX9 AGP8X等。显存使用的是现代4纳秒DDR显存颗粒,正反各4片,容量128MB,位宽128bit。艾尔莎9800SE标准版提供了2个VGA接口,还有S-OUT和Video-OUT两种规格不同的TV-OUT接口,为不同需求的客户提供视频输出的解决方案。艾尔莎9800SE标准版,零售价格为1099元,并送限量版罗技OEM的银色光电旋貂鼠标与腕表。
点评:众所周知虽然9800SE的渲染通道只有9800的一半,虽然它的显存位宽只有128bit,但1099的价格加上价值不菲的罗技光电鼠标,从性价比上看还是相当有竞争力的。并且艾尔莎与其它品牌不同的就是质保,三年的质保期是其他厂商无法做到的。
6:渔耕读樵MX440-8X(2003年8月)
这款卡最大的特点是在显存方面采用了4颗MBGA封装的三星2.8纳秒DDR显存,达到了64MB、128bit的规格。nVIDIA规定的MX440-8X的显存频率是500Mhz,而这款显卡显存的默认工作频率甚至可达到650Mhz以上,这给超频爱好者提供了绝好的机会。除了显存方面,这款显卡提供了DVI、VGA和VIDEO-OUT三种接口,这在400元以下的MX440-8X显卡中极为少见。
点评:作为首款采用MBGA封装2.8ns显存的MX440-8X显卡,渔耕读樵在当时是出尽了风头,这是因为显卡虽然在价格上与其它品牌相同,并且无论在核心、显存、功能上都没有缩水。当时价格为399元。
7:旌宇FX5600白金版(2003年8月)
擒镭者Geforce FX5600白金版散热器和之前的耕升FX5600基本一致,不过在PCB以及电源设计上则不完全相同。它采用了在FX5600 Ultra的P140板型基础上二次开发的PCB,使得它的超频能力更强。采用了4颗现代MBGA封装,2.8ns DDR显存,容量为64MB,位宽128bit。旌宇FX5600白金版默认运行频率为325/700MHz,显存可以轻易的超频到800MHz以上。
点评:999元的价格,在当时不能说是最低的,但这款显卡的超频性能是最好的,况且标准版FX5600当时的价格也在800元以上,所以说它是一款经典显卡。
8:丽台FX5900
从外观上看A350TDH LX 2.8ns(GeForce FX5900)依然使用和丽台GeForce FX5800相同的散热系统,虽然GeForce FX5900并没有采用发热量极高并且价格昂贵的DDR-II显存,但其工艺之复杂,也令人叹为观止,所以说仍需要强劲的散热器才能保证其稳定的运行。
显存使用的是现代2.8纳秒,128MB 256位显存位宽、27.2G显存带宽:在高分辩率、抗锯齿、大纹理等应用场合显卡取样会成倍增加,所需带宽也会成倍增加,而5900拥有27.2GB/s的显存带宽,在上述应用中优势十分明显。
点评:特殊设计的风扇是这款显卡的一个看点,并且这款显卡是当时价格最低的,售价为2999元,作为丽台的产品性价比还是很明显的。
9:Inno3D FX5900 Value(2003年11月)
inno3D的FX5900采用黑色PCB板,标准三头输出,核心/显存独立供电,配备了八颗单颗16M/32bit的现代2.8ns颗粒,卡的位宽为256bit、容量128MB。PCB方面完全符合nVIDIA对FX5900 Value(8层PCB)版的规定,电容方面也采用了大量三洋低ESR高品质电容。
点评:FX5900 Value是公认的2000元左右最具性价比的产品。适当超频后完全可以具备FX5900 Value的性能。5900简化版的频率为400/700,核心频率不变,仅仅是显存频率降低了100MHz,在适当超频之后,完全可以达到5900标准版的性能。InnoVision作为nVIDIA亚太区AIC确实积累了深厚的成本控制经验。显卡当时价格为1589元。
10:旌宇FX5200 ULTRA(2003年12月)
使用了FX5200 ULTRA主芯片,搭配了MBGA封装现代2.8ns显存,64MB 128bit。默认核心频率325MHz,显存频率600MHz。并且根据有关测试数据来看,还有很大的超频空间。支持DX9 AGP8X。输出方面则提供了DVI TV-OUT VGA三种方式。
点评:显卡588元的价格与目前市场中所出售的FX5200相差不多,甚至更低,而性能方面却要高于FX5200,已经可以流畅运行大部分市面上已经出售的DX9.0游戏。做为一款低端显卡,可以说是最值得选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