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yeSpeed套件诞生 高清引擎升级至UVD3
在Radeon HD 6000产品诞生的同时EyeSpeed技术也随之到来,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一项技术而是一个套件,例如其包含UVD3新引擎、视频后处理技术和APP通用计算能力。
在图形核心还未进入统一架构时代时,H.264、VC-1等高清格式解码均需要CPU来完成绝大部分工作,此时CPU占用率极高,严重影响了电脑在其他方面的同时应用。不过随着AMD第一代UVD引擎的介入,其第一个成功实现H.264和VC-1高清格式全程图形核心视频解码的功能。
随着AMD产品的推陈出新,UVD2引擎随之诞生,例如我们熟悉的Radeon HD 5000系列产品就是在使用UVD2.引擎,其加入了MPEG-2的GPU处理计算。
而在最新Radeon HD 6000的UVD3引擎中,不仅集成了UVD和UVD2的所有功能,还加入了3D蓝光的全程GPU解码功能,当然还加入了MPEG-2和MPEG-4 Part2格式的图形核心解码能力。
在EyeSpeed中Accurate Color Correttion(译为色彩校正)技术,通过图形核心的色域影射引擎将色彩还原度大幅提升,同时保留了整个画面细节。例如在HQV BenchMark 2.0测试中,Radeon HD 6870的表现非常出众,得分为198,反观对手NVIDIA GeForce GTX 460仅为138分(测试满分为210分)。
在图像处理图形核心通用计算上,AMD的Stream一直没有像NVIDIA的CUDA一样名扬在外,不过随着DirectX 11中DirectCompute和开放的OpenCL逐渐成熟,基于OpenCL开发的APP 2.2 SKD也很快见面世(APP全称为Accelerated Parallel Processing,原型为AMD Stream技术更名、升级而来)。同时现有的很多基于DirectCompute、OpenCL开发的图像处理软件越来越多,Radeon HD 6000的支持兼容性非常高。
● Radeon HD实现3D立体HD3D技术
3D立体显示技术的不支持一直被很多用户诟病,直至今日的Radeon HD 6000系列产品出现,这一情况才得以缓解。
我们知道现阶段主流3D显示技术以红蓝、偏振和快门式产品为主,同时不仅仅是显卡厂商介入结束开发,例如显示器厂商、电视厂商甚至第三方的立体眼镜厂商都开发了相关产品。
由于Radeon HD 6000中使用了HDMI 1.4a规范接口,其能够提供120MHz的快门式3D显示技术物理数据带宽通道,同时支持3D电视。
当然除了在3D立体视频上的支持外,Radeon HD 6000系列的HD3D在游戏方面也有突破性能的进展,同时与DDD、iZ3D两大第三方3D立体技术方案提供商深入合作,尤其是DDD的TriDef在游戏支持性和视频播放兼容性非常好。不过iZ3D目前在主流消费级用户中认可度较高,其免费、便捷实用的人性化设计,帮助Radeon HD 6000在3D立体视觉技术上达到与NVIDIA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