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1页)
● 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
传统的GPU对任务的管理,就好像在集散地外面的大门口设立一个办公室,里面的管理者只根据货单上货物进港的前后顺序来机械的决定搬运工得最基本调配,位子就那么多,谁抢上就是谁的。搬运工进入集散地之后也没有区域性和组织性可言,谁跑到了地方谁就搬。这种管理模式显然效率低下,不仅货物得不到及时装卸,工人们也是怨声载道。
相比于低效粗放的其他构架,Fermi这种多层管理体系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单元的利用率。但这种设计也有其很大的缺陷——伴随着规模的放大,被用于管理的单元的复杂度将直线上升。
随着码头的不断扩大,要维持高效率的运作方式,码头管理方必须进一步将扩大的码头划分成更多区域,随着区域的增多,区域内的物流管理员也越来越多,码头对这些物流管理员的统筹安排也会变得日益复杂。尽管现在线程仲裁单元所耗费的晶体管并不多,但随着管理机制的多级化过程,被用来管理不同区域不同级别的晶体管将越来越多,如果维持现在的比例这么增长下去,迟早有一天线程仲裁管理机制所占用的晶体管将变得不可忽视,同时管理机制本身也会因为自身规模的膨胀而变得效率低下。
相对于使用多少晶体管,如何更有效率的使用晶体管才是现代计算机业界所应该注意的问题。单纯的堆砌资源不仅会导致结构的庞大臃肿,还会带来一连串诸如周边资源跟进困难等问题,最终导致单位效率的下降。因此,如何更高效率的使用晶体管,用更少的资源办更多的事情才是硬件发展的正确道路。
如果是码头的话,我们可以成立一间管理公司,把所有物流管理业务全部独立到公司旗下,以专业的管理手段更加高效的进行运作。这样不仅能够在进一步提升码头物流的管理效率,还可以通过新公司的引进为码头带来更多的业务拓展的可能。码头可以如此,GPU也可以么?
本文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