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显卡 > 评测 > 1000元以上 >

光栅化与线透法

GPU大百科全书第二章 凝固生命的光栅化

CBSi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顾杰 责任编辑:林光楠 【原创】 2011年07月01日 05:00 评论
  ● 光栅化与线透法

  Rasterizer(光栅化)收割3D世界所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西方写实派美术的基础——线透视关系。


GPU大百科全书第二章 凝固生命的光栅化
透视效果

  “透视”一词源自拉丁文“perspclre”,意为看透。为了将立体物体的图像转化到平面上以完成作画的过程,人们开始了关于透视的研究。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将在平面画幅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这种方式,也就成了今天图形渲染工业中Rasterization的基础。

GPU大百科全书第二章 凝固生命的光栅化
线透法

  在多种透视方法中,最常用到的是线透法。线透法的基本原理,在于将物体的每一个点全部以连线的方式与观察视野,也就是我们的眼睛相连,然后再将一块平面置于这些线上,由线穿透平面所构成的投影来确定物体在画面中的形态。无论是现代西方美术、摄影还是图形渲染工业,一切与现代西方美术有关并以平面化展现立体物体形象为任务的领域,都要依赖线透法来实现最终的画面效果。

GPU大百科全书第二章 凝固生命的光栅化
线透法在构图中的应用

  我们所要看到的物体,就是几何单元中创造出来的一个个小世界,要将他们反映到屏幕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根据透视原理作画的过程,摄像机镜头或者说屏幕的位置,就是线透法中反映物体形状的平面,而Rasterization对每个小世界的收割,本质上也正是一次作画的过程,只不过本质上要更具破坏性一些罢了……

GPU大百科全书第二章 凝固生命的光栅化
光栅化过程

  为什么要用“破坏性”这个词呢?因为与其他线透法艺术创作的对物体上各特征点的还原不同,Rasterizer过程是直接将现有的几何模型中的点全部变换成二维形式。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Transform。

上一页 1 2 3 4 5 ...9 下一页
频道热词:华硕主板  Intel  AMD  
视觉焦点
NVIDIA GeForce GTX 560
    显卡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