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技术关键词——你有我就有?
很显然,2012年是属于“提升性能+降低功耗”的年份。无论是CU/SMX,GPU Boost/AMD Boost还是VCE/NVENC,甚至是单卡多屏相关的Eyefinity2.0/single card 3D Vision Surround,它们的作用和直接结果之一,都是以更低的能耗来实现更好的性能或者更多的效果。
无论怎样革新,任何技术都必须具备明确的正确性以及充分的可用性才算具有实际意义。有介于此,我们并没有将TXAA,DX11.1,Bindless Tex以及PRT等或存在争议或在可见未来内无太大实际意义的技术纳入到年度技术回顾当中。
Kepler架构的Bindless Texture
对于AMD和NVIDIA来说,2012年对它们来说都是革新和相互借鉴渗透的一年。通过CU等一系列革新,AMD进行了架构发展层面的各项“纠偏”动作,同时通过VCE等技术进一步强化了自己在视频处理领域以及多屏输出领域的优势。而NVIDIA则通过Kepler对自己的整条架构发展路线进行了很好地总结和延伸,同时在视频处理以及多屏输出环节进行了补充和追赶。NVIDIA在逻辑效率层面表现卓越,AMD就改进了ALU团簇的结构以提升效率,NVIDIA拥有GPU Boost,AMD就推出AMD Boost;AMD在单卡多屏层面具有优势,NVIDIA就推出Single Card 3D Vision Surround,AMD有VCE,NVIDIA就拿出了NVENC。这种针对自己优势的强调以及对劣势的补充,让双方在这一年里呈现出了明显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
未能被新技术拯救的HD7970 GHz Edition
从单一技术或者特定应用层面来讲,双方在2012年的各个技术革新都是具有积极意义且行之有效的。我们今天回顾的这些技术都能非常实际的为用户们带来好处,同时可以明确的贯穿在用户对显卡的整个使用环节中。但就整体产品表现而言,AMD与NVIDIA在2012年度的表现却并不都是向好的。
一款显卡架构,本质上就是各项先进技术的综合和应用,那为什么“具有积极意义且行之有效”的各项技术,被揉捏在一起形成GCN以及Kepler这两个系列架构之后却具备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表现呢?GCN以及Kepler这两个出现在2012年的全新显示架构体系,又分别具有怎样的特性呢?在下周的《显示世界的2012中篇》中,我们将会为大家进一步解读GCN体系的Tahiti/Pitcairn/Cape Veder架构以及Kepler体系的GK10X架构的特点回顾,并进一步为您带来上书这些问题的答案,敬请期待吧。
AMD和NVIDIA,在2012年都做了什么?尤其是在产品技术上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本文作者秉承一贯的严谨技术风,为大家盘点属于图形世界技术的那点事……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