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能/功耗自控制 GPU Boost解析
全新的GeForce GTX 600系列28nm显卡产品,采用了全新的Kepler构架显示核心,不但升级了DirecrtX 11.1全新规范、自适应垂直同步以及TXAA抗锯齿意外,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GPU Boost,它颠覆了以往玩家们对性能功耗比与超频的传统理念,达到了自适应提高频率与自适应降频的功效。
GPU Boost技术的核心内容在于通过遍布全卡的数十个传感器实时收集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及时掌握整卡的即时功耗状况,根据当前功耗与设计TDP之前的差距动态的调节GPU的运行频率,使其能够运行在更高的频率之上,以达到随时随地自动获取最大性能的目的。
Kepler显卡
每一款不同的游戏程序在实际运行中会反映出不同的GPU使用情况,使显示核心在不同的负载状态下运行。而GPU Boost技术所进行的动作实际上是建立在性能与功耗平衡的基础之上的。GPU Boost可以根据游戏中单元复用率决定实时游戏欠载情况,最终得出GPU的实时运行频率,让GPU能够在功耗一直维持在设计水平的前提下,实时的获得最强的游戏性能。
就比如一款显卡的TDP上限是100W,那么我用一款不能够完美流畅运行《孤岛危机2》的NVIDIA® GeForce® GTX 660以上显卡,这款显卡能够在运行时实时调整实际运行频率,使其达到100W TDP上限内最强的性能表现。
GPU Boost对于显卡性能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提高作用,GPU Boost对于频率的控制还具有反向性。当前运行的游戏帧数远远大于自己的需求时也可以通过对帧数的限定来让GPU Boost达到节能的目的。达不到显卡的满载水平显卡就会降低实时使用频率,因此GPU Boost可以根据玩家限定的帧数来实时下调显卡的运行频率,并达到节能以及换取更佳功耗表现的目的。
GPU Boost并不是超频,起码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超频。传统意义上的超频是频率动作的终点,一旦超频完成GPU频率将不会再根据任何情况发生变动。而GPU Boost对频率的调节是建立在实时真实功耗与TDP差值的基础之上让GPU充分利用功耗差值空间来运行在比高低相对适应,并且性能与功耗的完美值。因此GPU Boost技术出现之后的超频,变成了频率控制的起点。也让玩家们在购买显卡后免费获得了超频后的性能表现,并且更加安全、更加智能。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