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日,ATI发布了全球首款搭载GDDR4显存颗粒的显卡——Radeon X1950XTX,同时也将自家顶级显卡的性能再次提升了一个档次。与Radeon X1900XTX相比,Radeon X1950XTX具有更高的频率和更加优化的功耗及散热设计,但是核心架构并未改变,所以,作为ATI在独立显卡市场中唯一的竞争对手,NVIDIA也没有急于推出下一代的G80,而是仍旧以目前的“二合一显卡”——GeForce 7950GX2来应战。那么,在这场较量中,究竟是“二合一”会占得先机,还是“高频率”会获胜呢?这就是本文要告诉大家的。
GeForce 7950GX2/Radeon X1950XTX规格简介
作为当前ATI和NVIDIA各自的顶级产品,关于Radeon X1950XTX和GeForce 7950GX2的报道早已充斥各大媒体,ZOL评测室也均撰文进行过详细介绍,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将不会过多地讨论这两款产品的具体情况,而是将主要篇幅放在两款产品的性能对比上。不过,在进入测试部分之前,我们仍然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这两款产品的主要技术特色。
上图所示即为ATI的Radeon X1950XTX,它基于改进后的R580+图形核心,具有512MB/256bit的显存规格和650MHz/2GHz的运行频率,其核心制造工艺仍然为90nm,而不是传言中的80nm。对于这款核心,相信大家已经非常了解了。它内建创纪录的48个像素渲染处理器,支持Ultra-threading、HDR+AA、Avivo、Fetch4阴影加速等先进特效,支持微软DirectX 9.0c及OpenGL 2.0标准,同时还支持ATI自家的CorssFire双卡互连技术(需要主卡)。GDDR4显存颗粒的率先使用和与上一代X1900XTX相比大幅改进的散热设计(更安静、更高效)是Radeon X1950XTX最大的特点。
至于NVIDIA的GeForce 7950GX2,可以说,这是一款将SLI技术发挥到极致的产品。从图中可以看到,GeForce 7950GX2由两片子卡组合而成,它基于NVIDIA当前顶级的G71图形核心,支持CineFX4.0、IntelliSample4.0、UltraShadowⅡ、HDR等一系列先进图形处理技术,支持DirectX9.0c和OpenGL 2.0。由于每片子卡均具有24条像素管线、8个顶点管线、512MB的显存容量及256bit的显存位宽,所以一块GeForce 7950GX2的总硬件规格为48像素管线+16顶点管线+1GB显存容量+512bit显存位宽,是不是很恐怖?不过,更恐怖的是,GeForce 7950GX2仍然支持双卡互连,只要您钱包够鼓,您完全可以将两块GeForce 7950GX2联合到一起,组成NVIDIA引以为傲的Quad SLI系统,以获得民用游戏显卡中最强的性能。
|
GeForce 7950GX2 |
Radeon X1950XTX |
核心代号 |
G71×2 |
R580+ |
制造工艺 |
90nm |
90nm |
晶体管数量 |
2.78亿×2 |
3.8亿 |
核心频率 |
500MHz |
650MHz |
显存频率 |
1.2GHz |
2GHz |
显存位宽 |
256bit×2 |
256bit |
显存容量 |
512MB×2 |
512MB |
像素渲染管线 |
24×2 |
16 |
像素渲染处理器 |
24×2 |
48 |
顶点着色器 |
8×2 |
8 |
DirectX版本 |
9.0c |
9.0c |
上表所示为GeForce 7950GX2和Radeon X1950XTX主要技术参数的简单对比,正如我们开篇所述,GeForce 7950GX2的杀手锏是其独树一帜的“二合一”设计理念,而Radeon X1950XTX则在工作频率方面大幅领先。那么,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测试马上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