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浅层融合硬伤 APU内存带宽性能影响分析


分页浏览|全文浏览    【中关村在线 原创】 作者:濮元恺 | 责编:林光楠     评论

  ● APU理念与现实的差距

  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很残酷,这就是目前通用处理器领域对于融合的激烈对撞,而对撞的结果是Intel拿出了一个铝盖下有两颗核心的融合产物,AMD拿出了尚未成熟特别是图形性能受到严重制约的APU。融合的愿景到底还需要我们付出多大的代价去尝试,媒体是不是应该为这种半成品唱赞歌,这的确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浅层融合硬伤 APU内存带宽性能影响分析

  畅想融合之路

  2005年10月25日,在AMD收购ATI后,随即发表代号为Fusion(融合)的研发计划,Fusion预计将AMD的CPU与ATI的GPU整合在一起,同时也将北芯片也一并纳入。

浅层融合硬伤 APU内存带宽性能影响分析
APU概念第一次提出

  2008年4月23日,AMD在北京举行了“和谐计算 卓越视界”创新技术大会,更强调CPU与GPU的和谐工作,并提出了APU概念,这是首个融合处理器概念的提出,也是业界争论最终的一种方向。

  2010年2月,AMD高级副总裁兼技术事业部总经理Chekib Akrout先生给国内的媒体带来了处理器产品线上的最新进展。APU能够完美融合CPU在复杂顺序计算和GPU在大规模并行计算的双重优势,通过硬件调度逻辑和软件层完美均衡CPU和GPU的负载,把性能从目前多核CPU的水平基础上明显提高一个档次。

浅层融合硬伤 APU内存带宽性能影响分析
混合计算将让APU大放光芒

  2011年1月,AMD将推出第一款APU,是AMD Fusion 技术的首款产品。首先发布的E系列 (研发代号:Zacate)和C系列 (研发代号:Ontario)发布之后的市场反响都比较不错。在2011年6月15日,AMD发布了代号为Llano的A系列APU。

  面对残酷现实

  在成功发布融合处理器之后,AMD面临着它自己已经预料到的各种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软件环境的不配套和融合层次之浅带来的各类复杂问题。这些环节在融合概念提出之时是AMD最为关注的环节,但是到第一颗融合处理器出现,这些曾经的努力因为做的不够而造成了APU在架构和各项测试中表现都不算理想。

浅层融合硬伤 APU内存带宽性能影响分析
通过软件API嫁接

  从硬件结构上来看,APU只不过是把CPU硬件逻辑和GPU硬件逻辑加一个内存控制器做到了一颗核心上,这种融合和Intel在SNB架构CPU中达到的层级是完全一样的。GPU的工作和CPU的工作还是彼此分离的,将它们联系在一起的不是任何硬件控制器,而是各种开放或者非开放的API。

vga.zol.com.cn true //vga.zol.com.cn/240/2403089.html report 1750   ● APU理念与现实的差距   理想总是美好的,而现实很残酷,这就是目前通用处理器领域对于融合的激烈对撞,而对撞的结果是Intel拿出了一个铝盖下有两颗核心的融合产物,AMD拿出了尚未成熟特别是图形性能受到严重制约的APU。融合的愿景到底还需要我们付出多大的代...
1234下一页
频道热词:华硕主板  Intel  AMD  
视觉焦点
显卡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显卡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