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3Dmark真的来了
新3Dmark真的来了,不是将要,而是已经来了。
是的,依旧是简单直接的开头,依旧是那个早已侵入所有PC DIY爱好者灵魂中的东西,但我们今天的内容与之前对疯狂洋葱的历代回顾完全不同,因为新3Dmark软件真的已经切切实实的来到我们面前了。
2013年2月1日,Futuremark在其官网上正式宣布了新3Dmark的发布时间——新3Dmark将不再跳票,它将会于UTC时间2月4日18:00,北京时间2月5日凌晨2:00正式发布。针对Android、iOS以及Windows RT三大移动平台的版本需要进一步测试,所以首发版本将针对Windows版本。
更为重要的是,在宣布消息的同时,Futuremark还放出了最新的RC2版新3Dmark。版本号、时间点、完整的功能以及注册模式都清楚无疑的表露了一个事实——这一版本已经无限接近最终发布的正式版本了。
意外收获——新3Dmark RC2/Advanced Edition
在新3Dmark即将到来前的最后几十小时里,中关村在线显卡频道非常幸运的获得了新3Dmark的Advanced Edition CD-KEY。我们将RC2版的新3Dmark成功的激活至Advanced Edition版本状态,并顺利的让14款AMD/NVIDIA显卡通过了全新版本3Dmark软件的考验。想知道新3Dmark有哪些激动人心的改进么?想知道您的显卡是否禁得住新3Dmark的考验么?好吧,就让我们一起先睹为快,来看一看这款传奇测试软件的最新篇章吧。
2曾相识的图形引擎
● 曾相识的图形引擎
3Dmark系列测试软件之所以能够在十五年的时光里深深地植入到玩家的灵魂当中,推动甚至是引领图形技术进步的测试引擎是关键要素之一。几乎每代3Dmark的引擎都会大量使用当时最新的图形技术,无论是Shader Program的出现、Unified Shader的登场还是通用计算与图形结合的Compute Shader,3Dmark软件总能在第一时间提供最为全面的技术支持,并将各种新技术直接转化成直观可见的炫丽画面。那么全新一代的3Dmark,能否延续这样的“光荣传统”呢?
新3Dmark
新3Dmark针对不同测试设备和测试环境设置了三组完全不同的测试场景,分别是Ice Storm、Cloud Gate和Fire Strike。Ice Storm针对便携式智能移动设备以及超级本,Cloud Gate针对普通笔记本平台及家用PC平台,而Fire Strike则针对性能向的游戏PC平台。
在Ice Storm中,新3Dmark提供了重负载Vertex及Pixel(当然,这是相对而言的)、独立粒子特性、阴影以及Post Processing后处理过程能力的测试,Futuremark充分利用了DirectX 11 API的Direct3D LEVEL通道向下兼容的特性,PC及超级本的支持DirectX 9.0以上API的硬件可以在该测试中运行在Direct3D Feature LEVEL 9的状态下。而针对安卓和苹果的移动设备,Ice Storm则使用了OpenGL ES 2.0路径来完成测试。
Cloud Gate的测试环境同Ice Storm类似,Futuremark同样利用了Direct3D LEVEL通道的向下兼容特性来完成图形表现。该测试对GPU的常规几何处理能力(Geometry Shader)、重负载粒子特性、重负载Post Processing处理能力以及体积光照处理能力进行了测试,由于Cloud Gate仅针对PC平台,因此硬件会统一运行在了Direct3D Feature LEVEL 10的状态下。
Fire Strike在三个测试中的负载最为沉重,Futuremark在其中使用了重负载的Tessellation(曲面细分)和复数光源构成的复杂体积光照,另外还大量采用了基于Compute Shader的动态颗粒光照、环境光遮罩(AO)和景深特效(DOF),重负载Post Processing以及复杂的粒子/大气/烟雾流体模拟也被纳入其中。有介于全面的特效支持情况,Fire Strike采用了一套支持multi-threaded的图形引擎来完成效果的呈现,并要求硬件必须运行在完整的Direct3D Feature LEVEL 11状态下,但值得注意的是并未明文要求DirectX 11.1的支持,也没有在White Paper中明确表示加入了任何DirectX 11.1的技术特性。
所有3个测试场景均支持基于CPU处理的物理过程,这些物理模拟过程主要包含了刚体/软体碰撞模拟。针对移动设备,新3Dmark在Ice Storm中开放了4组并行的碰撞模拟,而Cloud Gate以及Fire Strike中这一数字则上升到了32组并行。
通过对三组测试场景的图形表现细节以及需求的分析,相信我们已经不难看出新3Dmark图形引擎的特点了——这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图形引擎,其引擎的各项技术细节以及表现张力的最大界限均与3Dmark 11相当,我们可以将新3Dmark看作是“利用DirectX 11 API的Direct3D LEVEL通道向下兼容性进行了深度扩展,支持更多Direct3D Feature LEVEL并提供更全面硬件支持和对比空间,同时在画面艺术表现力层面进行了诚意重制的3Dmark 11”。它优化了在3Dmark 11中使用的图形引擎的效率,适当调整了测试对象的各种权重(材质解析度、曲面细分量级以及Compute Shader比重等),对整个测试场景画面进行了更富观赏性的重制,让DirectX 11的各种先进图形特性得以以更富张力和艺术性的形式来表达,同时还为低性能及非PC平台硬件的横向对比测试提供了基准场合。
3安装、设置界面及测试画面
● 安装、设置界面及测试画面
由于距离正式发布仅剩2天时间,所以我们认为现在所采用的RC2版应与正式版相差无几。与以往一样,新3Dmark的安装过程非常简单直接,用户只需一路下一步即可完成傻瓜安装过程。
依旧傻瓜式的安装过程
在完成安装之后,程序会根据不同的激活序列号确定可运行状态,普通版本将仅能运行Ice Storm以及Cloud Gate两个测试场景,而Advanced Edition则可以解锁最后的Fire Strike测试过程并提供针对多GPU的支持。
在用户界面方面,新3Dmark加入了许多之前从未有过的尝试。新3Dmark的测试结果会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分类展示,而且从单纯的分数罗列进化成了包含FPS、GPU温度、CPU温度、CPU功耗以及时钟频率的曲线,这一曲线会在测试结束后自动显示。新的帧速、温度及其他数据曲线记录功能不仅让用户更加直观的掌握了显卡的性能表现情况,同时也让各种BUG以及可能存在的作弊问题得以更好地被暴露出来,有兴趣的朋友现在完全可以从帧数曲线中发现许多过去被隐藏的十分有趣的现象。除此之外,新3Dmark还支持跨平台及跨测试结果直接对比,整体界面的表现较之过去更加人性化和直观了。我们认为这些改动让3Dmark变得更加鲜活具体,
从测试的实际运行过程来看,新3Dmark的画面观赏性较之前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无论Cloud Gate中的梦幻太空场景还是Fire Strike的魔幻风格,整个测试过程的画面表现均能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3Dmark Vantage的画面美感已经被人们吐槽了许多年,而3Dmark 11为追求真实而打造的充满人为噪点模糊效果的海底环境以及室内布景感爆棚的玛雅神殿也同样无法让人产生“赏心悦目”的感觉。自3Dmark 06以来,Futuremark终于再一次重拾了计算机图形表现的艺术性要素,而我们则终于再次透过3Dmark软件的平台领略了最新DirectX所带来的图形震撼。
当然,3Dmark历来都是厂商们展现自己的一个平台,各大实力厂商同Futuremark的紧密合作让我们一如既往的在测试场景中看到了它们影响力的体现——无论Ice Storm中的Galaxy还是Fire Strike中的MSI,都展现着它们对推动3Dmark软件进步所做出的努力。
好吧,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重点部分,来看一看AMD/NVIDIA两家的各种图形硬件在新3Dmark当中的表现吧。
4最强测试平台
● 最强测试平台
为保证测试能够发挥显卡的最佳性能,本次华硕ARES II显卡测试平台由Intel 酷睿i7-3970X处理器、X79芯片组主板、芝奇16GB DDR3-1600四通道内存组建而成。详细硬件规格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环 境 | |
中 央 处 理 器 | |
Intel Core i7-3970X | |
(6核/12线程/3.5GHz/15MB L3) | |
散 热 器 | |
Intel RTS2011LC | |
(原厂水冷散热器 / 选配件) | |
内 存 模 组 | |
G.SKILL RipjawsX DDR3-1600 16GB | |
(SPD:11-11-11-28-1T) | |
主 板 | |
ASUS RAMPAGE IV EXTREME/BF3 | |
(Intel X79 Chipset) | |
硬 盘 | |
Seagate Barracuda 1TB | |
(1TB/7200RPM/32MB缓存/SATA3) | |
电 源 | |
NERMAX 白金冰核 1500W | |
(CSCI Platinum 80Plus/ 1500W) | |
显 示 器 | |
DELL Ultra Sharp 3008WFP | |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
● 测试平台软件环境一览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稳定性,本次产品测试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7正版授权产品,除关闭自动休眠外,其余设置均保持默认,详细软件环境如下表所示。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 |
操作系统 | |
Windows 7 Ultimate RTM SP1 | |
(64bit / 版本号7601) | |
主板芯片组驱动 | |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 |
(WHQL / 版本号 9.2.3.1022) | |
NVIDIA显卡驱动 | |
NVIDIA GeForce GTX | |
(Beta / 版本号 313.96) | |
AMD显卡驱动 | |
AMD Catalyst | |
(Beta / 版本号 13.2 beta3) | |
桌面环境 | |
Windows 7 Ultimate RTM SP1 | |
2560×1600_32bit 60Hz |
5新的战场,新的战况?
● 新的战场,新的战况?
由于是目前版本的新3Dmark仅支持Windows测试环境,因此我们的测试将集中在特效支持最为全面的Fire Strike中。该测试场景分为Extreme和Performance两级,Extreme模式分辨率2560X1440,Performance则使用了1920X1080分辨率。除此之外,两个测试等级的特效开启程度也有所不同。
新3Dmark Extreme模式测试结果
从测试结果来看,新3Dmark的整体帧数同3Dmark 11大体相当,经过引擎执行效率的优化和特效使用侧重的调整,尽管Extreme模式使用了更高的分辨率,但整体帧数以及参测显卡的成绩均表现出了与3Dmark 11相近的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分辨率的提升,Fire Strike的Extreme场景所占用的显存空间会相当大幅的超越1GB,因此1024MB显存容量的测试显卡均出现了非常明显的性能暴跌。
另外,新加入的帧数曲线记录功能首次发挥了作用,它直观的显示出AMD显卡整体表现出了异常的帧数“尖峰”现象,如我们的截图所示。由此带来的帧数波动导致测试过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视觉卡顿、帧数异常以及最终成绩异常问题。
这些现象也许会随着驱动的更新以及正式版新3Dmark的推出而得到改善。相对于Extreme,分辨率提升至1920X1080的Performance模式要相对柔和一些,参测显卡在这一分辨率上均顺利完成了测试,整体成绩虽然低于3Dmark 11 P模式,但变化幅度并不很大。
6Futuremark翻身之作还是业界复苏之风?
● Futuremark翻身之作还是业界复苏之风?
好吧,测试和分析已经完成,该是时候梳理一下结论了。关于新3Dmark,我们大体上可以得到以下这些结论:
首先,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新一代3Dmark测试软件”,它采用了与上代3Dmark软件基本相同的图形引擎,并未加入任何更新的技术以及特效支持,测试过程整体表现基本上与前代相当,这是3Dmark软件发展史上首次没有更新图形引擎和DirectX API的版本更新。从新3Dmark的表现来看,DirectX 11的寿命或许还将进一步延长,更新的DirectX 12也许还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与我们见面。
DirectX 11还会存在很长时间
其次,虽然并未更新API和技术,但Futuremark依旧尝试了很多明显同时有效的努力。经过优化的图形引擎、重制的更加绚丽的测试场景以及更为人性化的交互界面和直观的结果呈现手段,都显示了Futuremark制作更好更全面测试软件的意图。新3Dmark比过去更加好看、直观、专业和易用,从这一层面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它是比过去的3Dmark系列都更优秀和称职的测试软件。
第三,新3Dmark首次将2560X1440分辨率作为了测试标准,并由此直接“斩杀”了全部1024MB显存容量的显卡产品。这一行为不仅会对未来的显卡产品发展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还会直接或间接的改变显示器业界的发展和格局。围绕显存容量以及屏幕分辨率问题所即将上演的一幕幕“悲喜剧”,几乎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了。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结论,来自新3Dmark的跨平台测试机制。伴随着移动智能设备以及超级本的不断崛起,人们对这些设备性能水平的了解需求也变得日益强烈,但非常遗憾的是业界一直缺乏拥有良好标准以及统一对比参照的测试环境。良莠不齐的测试软件水准不仅干扰了用户对性能信息的获知,同时也让业界发展过程缺乏统一有效标准的问题暴露了出来。
新3Dmark的出现并不一定就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但它的确进行了一次大胆且亟需的尝试,不仅为业界带来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统一评判标准,同时也为其他测试软件的编写以及用户的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典范。除此之外,它还首次为移动智能设备用户以及PC拥趸提供了一个直接比拼性能的平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各种欢乐的测试结果对比将会成为各阶层用户们的新乐趣。
也许这样说有些严厉,但Futuremark在最近几年间的确表现出了相当的颓势,这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业界衰退和萎缩的因素影响。新3Dmark的出现,以及其上所呈现的各种努力和可能对业界产生的影响,不仅会在未来影响到Futuremark的命运,更可能为整个业界带来崭新的契机和机遇。Futuremark能否就此翻身,重拾昔日辉煌的地位和玩家的信心,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全新一代3DMark即将到来,所有显卡又将面临大考,它们的成绩会怎样我想肯定是很多读者非常关心的。本站第一时间获取到新3DMark RC2版,通过全面的测试和详细解析,为您揭开这款即将正式发布的显卡必备测试软件。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