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硬搭配干活不累?!
记得当年的打磨CPU吗、记得当年BIOS骗局么,这些奸商行为在当年大家对计算机还不算了解的时期让不少消费者吃尽苦头。被忽悠当然不行!奸商的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在一段时间后引起了消费者的高度重视,于是乎我们的U盘中出现了各种法宝,他们那些检测工具和测试软件,目的杜绝装机中的雾里看花。
从BIOS的参数中我们就能够看到硬件信息了,但是主板上的BIOS信息是可以轻松修改而达到蒙蔽消费者的目的,这已经成为了商家的常用伎俩。所以笔者还是推荐大家在装机之后自行进行检测,我们要使用到的当然就是“专业级”检测神器如CPU-z,这些软件是全面检测到硬件参数,让玩家消费的明白。
虽然目前硬件出现兼容性问题已经不多,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在装机时一款拷机软件也是必须的,让电脑在满负荷状态下跑一跑,一方面能够检测下是否够稳定;另一方面也能看到自己爱机在满负荷时散热等指标是不是做的到位。
今天笔者笔者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专业级硬件检测、拷机软件,软硬搭配干活不累嘛。如果您是高手的话将这些软件搭配使用效果更好、如果您是嫌麻烦的小白入门攒机玩家不必担心,笔者当然也会为您准备简单的测试方案。来让我们看看攒机测试神器都有哪些吧~
2处理器保护伞:CPU-z
处理器保护伞:CPU-z
软件历史、用途及适用人群:
CPU-z是一款检测CPU最流行的软件,软件出现的年代比较早,在玩家之中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是我们最早使用的检测软件之一,早期版本我们只能够对CPU所有参数进行检测,其中包括工艺制程所支持技术等“隐藏”起来的重要参数。之后的更新加入了对内存、主板、显卡的辅助检测功能。
经过汉化的CPU-z也只有2.34MB
CPU-z软件适用于几乎所有攒机用户,方便的绿色面安装设计让玩家方便在任何时候对PC进行硬件检测。它的功能偏重于对CPU硬指标的检测,暂时没有提供测试功能。软件力求于为用户提供最快捷、方便的硬件基础信息检测,适用于全部用户。
软件使用要点、小技巧:
这款不到1M的小软件性能还是非常强大,打开软件我们在第一页上就能够查几乎所有需要的CPU资料。我们要注意的相关技术参数有:主频、外频、前端总线频率等。同时CPU的缓存扩展指令集也是需要我们去注意一下的,CPU由于市场上的型号多样,玩家只需要看看是不是与官方的数据是否相同即可。
目前的CPU-z提供了主板、显卡等信息的查询,可以说这样一款小软件实现对核心硬件的参数了解是十分轻松的。但是软件对GPU方面的信息只是一个大概的描述,如果是想要知道具体的详细参数我们还需要别的软件支持,比如GPU-z!
3显示参数挖掘者:GPU-z
显示参数挖掘者:GPU-z
软件历史、用途及适用人群:
GPU-z和CPU-z是不是在命名方式上有些相同,没错儿继CPU-z受到了用户高度认可之后可见网站TechPowerUp有提供了一个GPU-z详细参数识别工具GPU-z。从软件的命名就能够知道它是专用于GPU-z参数的识别,它也已经渐渐成为了检测硬件必备工具,zol的硬件编辑也在一直使用。
软件免安装只有1.28MB
与CPU-z显卡识别功能相比,GPU-z能够为我们提供出更加专业的数据。同样的绿色的免安装版,两款软件就能够轻松实现对CPU/GPU全部参数的监视,易用性非常强大。软件能够提供出显卡GPU具体型号、工艺、核心面积、晶体管数量等专业参数。
软件使用要点、小技巧:
相对于CPU参数来说GPU参数好像更迷离复杂,在这里笔者有必要想玩家做一个小小介绍。在打开GPU-z后我们先要看核心具体型号如:GK104,还有注意的是核心后缀因为不同后缀核心规格不尽相同。对Shaders数量、显存位宽、显存容量、频率设定都要多加注意,这几个参数会表明显卡的性能到底如何。
软件设计的可取之处就是为我们将复杂的计算公式省去,而是会直接给我们结果。比如显存带宽=显存位宽*显存等效频率/8等指标直接为我们给出,玩家不需要自己去换算就能够得到直观的具体量化数据,非常方便,是图形参数识别的必备神器。
4硬件检测神器:AIDA64
硬件检测神器:AIDA64
软件历史、用途及适用人群:
AIDA64是不是很多用户会感到有点陌生,但是如果您是DIY老鸟的话对everest这款软件非常熟悉。的前身就是有着系统软硬件检测神器美誉的everest,随着64位技术的兴起和东家易主软件也正式的更名为AIDA64,于此同时FinalWire在收购了Lavalys也终于停止了对everest的更新,AIDA64成为了新一代硬件检测神器。
AIDA64的“大个头”
相对于CPU-z/GPU-z这两款工具的超小体积来说,AIDA64算得上是个大块头了,但是大有大的道理,软件集成了更大型的检测项目,并且收录到市面上所能见到的所有产品型号。这款软件能够实现对系统软硬件的全面检测,适合所有装机用户。
软件使用要点、小技巧:
AIDA64集成了几乎所有的检测项目,从我们神秘的处理器参数到更直观的显示器参数整个软件都有涉猎。虽然不是像前两个专业级软件如此有针对性,但是对于我们一般攒机者来说足够使用。在主板选项中我们就能够看到机箱内部硬件的参数,其中还包括了BIOS、芯片组型号等核芯主板参数。
最新的的AIDIA64为我们提供了传感器、电源管理、超频等检测功能,这样的功能非常实用,整个计算机的各种参数一览无遗。举个例子,如果玩家想要在了解计算机的散热性能,那么在用下面即将介绍的3D mark进行拷机之后,开启AIDA64传感器项目就能够轻松监视到所有元件的即时温度,配合使用更强大。
5拷机用它足以:3D mark
拷机用它足以:3D mark
软件历史、用途及适用人群:
今天的Futuremark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叫这个名字的,更多地老资历玩家至今都更喜欢叫它最开始的那个名字——Madonion(疯狂洋葱)。它就是最开始制作3D mark系列软件的公司,一开始的3D mark就是一款为玩家测试计算机D3D测试软件,软件经历了15年的长征目前的最新版本3D mark11已经成为了跨平台全方面测试软件,从简单的D3D性能测试到目前全面的测试项目,3D mark成为了一代经典之作。
最新版本的3D mark
前面几款软件对玩家来说只有一个识别的作用,它们会诚实告诉玩家到底机箱大肚子中装的都是什么东西。如果玩家要问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会爆发出什么?那么3D mark才能解答您,如今最新的3D mark11已经成为跨平台标准,在执行测试时会对电脑的性能水平做出一个中肯的分数级量化,方便玩家比较,适合用户进行性能自测试和拷机使用。
软件使用要点、小技巧:
软件有着两种用途,用户可以用它完成对自己爱机3D性能的测试,可以得到一个成绩让您对整机的性能有一个了解。最新版的3D mark也会给出CPU等其他配件成绩,玩家可以做一个全面的参考。
3Dmark 11测试场景
如果您不只是想看看自己爱机性能如何,还想试试在满载条件下爱机的各项稳定性表现,不要犹豫将3D mark所有的项目开到最高,然后跑上两圈。就算您用的是最先进的设计也会达到满载状态,然后用前面所提到的AIDA 64对所有配件进行一下温度检测就能够大概对自己爱机有个稳定性的了解,如果您的电脑完成不了这样的“炼狱”级别测试,可就要打起精神查找一下原因了。
6小白检测首选:鲁大师(还有总结~)
小白检测首选:鲁大师
软件历史、用途及适用人群:
Z武器的名字可能很少有玩家听说过,这就是目前受宠程度很高系统工具“鲁大师”的前身,其作者的另一个优化作品《windows优化大师》是不是让您想起了什么呢?由于在2009年接到有关部门通知不能在软件中名字出现“武器”二字,软件正式更名为鲁大师。后来日趋强大的奇虎360得到了软件的管理权,将其融入了市场普及程度极高的360中,软件迎来了自己辉煌。
360中集成的鲁大师模块
软件可以说是“懒人”专用级,集成了硬件检测、温度检测、性能测试三大项目,玩家轻松的点击几下就能对自己PC的所有情况进行一个掌握,小白用户也不必忍受那些“恶心”的参数了,如果您要用鲁大师就不用其他工具的参与了。当然了软件由于集成度过高,在单个测试项目中表现的还不是那么专业,挑剔的玩家可以会挑刺哦。
软件使用要点、小技巧:
软件几乎没有什么使用技巧,用户可以随意对自己想了解的项目进行测试,与之前所介绍的几款软件相比,虽然在参数深度上表现不是那么完美,但是齐全的测试项目和优化计划还是提供了别样的便利,可以说是一看就会用。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如果您是一位硬件发烧友或者是攒机高手,上面介绍的CPU-z、GPU-z、AIDA64、3D mark在您的U盘中肯定都能够找到。虽然要用到多个软件,但是详细的数据和对PC超详细的了解正好符合了DIY玩家的探索精神。
将上面的软件合理搭配使用就能够获得爱机在各种状态、环境、负载情况下表现的全面检测数据,为电脑做全面的体检非就靠它们了,当然您也必须是个“好大夫”才行...
“鲁大师简单易用,测试项目齐全不说,还能给系统打补丁,还用考虑啥啊?”这可能是那些比较初级用户内心的想法,的确如果您不是对测试等环节数据异常重视的话,这样的集成性工具更适合您,毕竟现在易用才是王道。
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不是么,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如果你想去村里装机但自己DIY常识又比较缺乏,那怎么办?首先确定好自己的配置单,其次防奸商换件,那么如何防换件呢?看看村里装机必备软件,防JS、防假货、防……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