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显卡 > 评测 > 横向评测 >

RV670:全球首款55纳米工艺的GPU

6大显卡决斗DX10 AMD下代3850检阅测试

CNET中国·ZOL 作者:中关村在线 王胤韬 责任编辑:王胤韬 【原创】 2007年11月17日 10:10 评论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18页)

RV670:全球首款55纳米工艺的GPU

  ● 320着色器的高性能产品

  Radeon HD 3000系列显卡目前的两个型号HD 3850和HD 3870均使用研发代号为RV670的最新型GPU,这款GPU和AMD第一款DirectX 10级别GPU R600有很深的血缘关系,但整体素质远比前者成熟,也更具竞争力。


千元DX10生力军 AMD镭HD3850显卡首测
R600/RV670 体系架构图

  RV670 GPU内置320个通用标量着色器和16个渲染后端,和R600几乎完全相同。这些流处理单元被每5个分成一组4D+1D模式的5D向量着色器,具有浓厚传统4D向量着色器特征。但和传统向量着色器不同的是,它能够理论上实现每周器发射最多5个标量指令,形成逻辑上的1D*5着色执行模式。在硬件上RV670并不能把各种向量指令分解成若干1D标量指令,它现程分支处理逻辑只能进行保持数据原结构基础上的调度。

  RV670继续支持最高8倍的标准MSAA(Multisampling Antialiasing)。MSAA拥有相对更为广泛的适用性和优秀的画面品质,但其对显卡本地内存容量和GPU的计算能力要求均较高,即使这样,大多数用户还是会选择这种模式进行游戏,典型的设置是开启4倍MSAA,并同时开启16倍的各项异性过滤。

千元DX10生力军 AMD镭HD3850显卡首测
AMD RV670 GPU

  正如前文提到,RV670除了保留R600强悍的3D加速架构并细微调节更新支持至DirectX 10.1之外。这款GPU的最大改进在于它使用55nm工艺制造!RV670是全球第一款55nm工艺的GPU芯片,AMD再一次在制造工艺上走到了NVIDIA前面。

千元DX10生力军 AMD镭HD3850显卡首测
R600和RV670的比较

  55nm的优势是提高集成度并缩小核心面积,RV670内含6.6亿个晶体管,因内存控制器位宽减半而低于R600,其核心面积只有192平方毫米。

  RV670的其他特点还有内置256bit位宽的内存控制器及符合PCI Express 2.0规范的I/O接口。其着色器和整个GPU运行频率同步,Radeon HD 3850的标准核心频率设定为670MHz,Radeon HD 3870则超过775MHz。

  ● 来自移动平台的先进技术PowerPlay

  55nm制造工艺本身已经让RV670功耗相对降低,AMD还特别的在这款桌面及GPU引入了移动平台上的PowerPlay技术进一步降低显卡的整体功耗。

  PowerPlay技术并不复杂,它的原理是动态频率调节,驱动程序将根据GPU的3D加速应用负载来自动控制GPU的实际运行频率,只有运行重负载3D程序时显卡系统才会全速运行。

千元DX10生力军 AMD镭HD3850显卡首测
PowerPlay发生作用

  驱动程序的Overdrive面板可以直观的显示PowerPlay技术的运作,上图是系统空载时的状态,Radeon HD 3850的核心频率此时仅运行在300MHz

  ● 内置数字音频及领先的UVD

  RV670相对R600的最后一个不同电视塔全面支持AMD高清视频解码技术UVD(Unified Video Decoder),之前只有RV630/RV610拥有的这项功能现在也在高性能GPU上得到实现。

千元DX10生力军 AMD镭HD3850显卡首测
UVD是VC-1和H.264全面的解决方案

  对高清视频文件进行解码的过程中,Bitstream、De-Blocking两相操作是最消耗CPU计算资源的部分,高清硬件解码主要工作就是把CPU从这一部分解脱出来。UVD能够对VC-1、H.264两种编码格式的高清视频全程硬件解码,可以做到应对40Mbps码率影片的流畅全尺寸播放,100%释放CPU在这一过程中的参与。相对于G84/G86/G92 GPU为核心的Geforce 8系列显卡仅可以对H,264高清视频做Bitstream处理、De-Blocking等一系列操作外,显然RV670的高清视频解码更全面。

千元DX10生力军 AMD镭HD3850显卡首测
VC-1编码格式目前在高清出版物中应用得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18 下一页
频道热词:华硕主板  Intel  AMD  
视觉焦点
显卡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显卡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