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驱动程序推陈出新
驱动程序意味着什么?对于GPU而言它意味着生存与毁灭。因为大量运算器的调配需要通过软硬件结合来完成,而GPU对底层编码的适应也需要驱动程序来调节,所以无论是修改Bug还是打开GPU的特色功能,驱动程序都是一款图形核心的命门所在。2011年两大巨头从来没有闲着,其新驱动开发也是一步一个脚印。
2011年两家厂商的驱动程序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核心优化:
NVIDIA Fermi架构可配置L2的尺寸控制
AMD VLIW4内核性能优化
增加了SLI模式和更强大的3D Vision
提高《文明5》、《战地3》等热门游戏性能
提升Eyefinity技术的支持模式和兼容性
AMD显卡需要催化剂提振性能
无论是连续引爆ATI显卡的性能的“雷管”催化剂,还是步步为营的NVIDIA Forceware,它们都是影响甚至是决定GPU实际性能的重要工具,这就是活跃在我们身边的“驱动程序”。这是一个嫁接API与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GPU设计领域,设计一款出色的驱动程序可能比堆砌晶体管和功能单元带来的性能提升更为直接。
设备驱动程序用来将硬件本身的功能告诉操作系统,完成硬件设备电子信号与操作系统及软件的高级编程语言之间的互相翻译。所以简单的说,驱动程序提供了硬件到操作系统的一个接口以及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而因为驱动程序有如此重要的作用。
所以用户经常称“驱动程序是硬件的灵魂”、“硬件的主宰”,同时驱动程序也被形象喻为“硬件和系统之间的桥梁”。
说到驱动风格,两家厂商迥然不同。AMD属于保守派,自ATI以来就按月更新驱动版本,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保证A卡用户及时弥补驱动BUG,并通过每款驱动有针对性的软件优化,从而协助A卡快速提高综合性能。NVIDIA则属于激进派,虽然通过WHQL验证的驱动更新缓慢,但是Beta版驱动几乎随时更新,也许两款WHQL版驱动之间会让用户“尝鲜”数款Beta驱动。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