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TX700”时代的次级旗舰来了
相比于高高在上的各色旗舰/超级旗舰显卡而言,次级旗舰也许更能刺激普通人的消费欲望,它们拥有不逊于旗舰级显卡的性能和使用特性,同时在价格上也相对更容易触碰,不是有句名言叫“买得到才是好显卡”么?因为这些要素的存在,每一代次级旗舰的升级,往往都会比旗舰更容易吸引人们的关注。
在发布GTX700系列的第一款单芯旗舰游戏显卡之后一周,NVIDIA快节奏的发布了新一代的次级旗舰显卡产品——GeForce GTX 770。相对于GeForce GTX 780以及GeForce GTX Titan这样的“实力象征”型产品,GeForce GTX 770显然会更加实际。它的目的非常直接和简单,就是为玩家带来更为切实的性能及功能性体验提升。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NVIDIA在GeForce GTX 770上做出了不少改进,甚至还罕见的在旗舰/次旗舰级产品线的首发阶段就开放了非公版设计的限制,几乎所有AIC都推出了自行设计的非公版作首发产品。那么作为GTX700产品线的第二款游戏显卡产品,GeForce GTX 770的实际性能究竟如何?它又支持哪些新颖的功能特性?它的意义以及影响又在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交给我们今天的测试来回答吧。
2GTX770规格一览
● GTX770规格一览
GeForce GTX 770采用了GK104架构,它拥有36亿的晶体管规模和294平方毫米的核心面积,其核心面积数值远远低于NVIDIA在DirectX 11时代所划D线(什么是D线? 它会导致怎样的问题?)的上限(529+52.9平方毫米),这种核心面积为其功耗及可制造性表现打下了基础。与GeForce GTX 680相比,GeForce GTX 770的运算资源、Texture Filter Unit、构成后端的ROP及MC结构均未发生任何变化,依旧维持了1536ALU、128TA、32ROP以及256bit MC的规格。
GeForce GTX 770的默认核心及显存运行频率为1046/7008MHz,Boost频率达到了1085MHz,默认Pixel Fillrate能力为33.5G/S,默认Texture Fillrate能力为130.2G/S,显存带宽224GB/S。GeForce GTX 770拥有近3.2T Flops的单精度浮点运算能力,出于游戏显卡的定位,它同GK104的其他产品一样仅开放了单精度1/24的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
GeForce GTX 770架构图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GeForce GTX 770对我们而言好像都是一位“老朋友”了,乍看之下它与GeForce GTX 680似乎只有频率层面的差异,这张令人熟悉的老面孔是不是意味着它完全没有新的内涵呢?也不是,在GeForce GTX 770当中,NVIDIA引入了一个看似简单但却可以很好地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和最终显卡性能,甚至可以改变整个GeForce GTX 700系列显卡游戏规则的特性——GPU Boost 2.0。
GK104核心照片
3GTX700时代的主角——GPU Boost 2.0
● GTX700时代的主角——GPU Boost 2.0
GPU Boost是NVIDIA在GK104中首先引入的动态功耗/性能平衡调节机制,它可以动态监测游戏及应用负载,将设计功耗上限与实际负载之间的差值转化成实时频率的提升,同时还能根据用户自定义的游戏帧数上限来判断性能需求,进而将多余的性能以降频的形式予以消去,让最终让用户获得更低的使用能耗。
GPU Boost 2.0
在Titan发布之后,NVIDIA将GPU Boost从1.0升级到了全新的2.0版本,本次发布的GeForce GTX 770基于GK104但同样支持了GPU Boost 2.0,与仅支持GPU Boost 1.0的GeForce GTX 680相比,GeForce GTX 770具备以下新特性:
更细腻和敏感的频率调节段位。
温度监控出现在控制要素中。
更加集中于“常规使用温度区间”的性能调节区间。
拥有更大的电压调节上限。
支持全新的电压上限/温度联动调节功能,GPU温度越低,可用的电压上限就越高。
支持温度目标值设定及对应的自动调节频率功能。
更多可调节选项。
显示器刷新率调节功能。
GPU Boost 2.0比1.0版本更加敏感,可以更加积极的完成功耗和性能之间的互换,其调节模式也发生了变化,监控机制对GPU频率的调节判断机制将不仅限于功耗数值,温度因素现在也已经被纳入到了判断机制当中。在GPU Boost 2.0默认控制下,显卡将会在更多的时间里处于预设温度上限附近一个小范围的温度区间中。玩家除了可以通过限定自定义帧数上限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之外,还能通过设定任意的自定义温度上限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除了加入温度要素之外,GPU Boost 2.0还开放了电压控制的上限,玩家在进行超频时可以拥有更大的电压可调空间。另外,电压上限还可以与温度因素进行联动,如果玩家有能力改造散热并达到更低的使用温度,那么在GPU Boost 2.0中将可以获得比常规散热更多地电压上限空间。
4GTX770“内战战场”——温度
● GTX770的“内战战场”——散热
GPU Boost 2.0的新特性目的并不复杂,最终结果也很直观,它确实是一个对用户非常实用而且好用的功能。用户并不需要对其进行过多的干预,只需要静静的收获结果即可,所以我们不妨抛去更多的描述,直接面对GPU Boost 2.0带来的应用层面的改观——现在,我们终于可以以该技术为基础来实现很多过去无法实现的显卡使用方法,甚至达成“定制使用感受”的程度了。
水冷散热对支持GPU Boost 2.0的显卡而言有了新的含义
对于不差钱儿的“大户”们来说,GPU Boost 2.0带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那就是水冷散热方案意义的放大。水冷散热通常只代表了更好的使用温度或者相对更好的超频性能,但如果你在支持GPU Boost 2.0的显卡上使用水冷散热,将可以获得比风冷环境更高的日常使用频率上限。完整的水冷散热方案通常都可以将显卡长时间压制在比风冷低十几甚至几十度的状态下,更低的使用温度等效于绕过了GPU Boost 2.0的温度约束条件,所以水冷可以在高负载环境下更长时间的停留在更高频率上并获得更好的性能。
GPU Boost 2.0支持调高温度上限,但我们不推荐这样做
再向前一步的话,这样的特性又能带来另一个显而易见的结局——如果厂商能够提供更强大的散热并让显卡长时间处在更低的温度状态,那么这块散热更为强大的非公/超公GeForce GTX 770将会更长时间的停留在更高的GPU Boost频率上,这必定会让该款显卡拥有更为强大的实际性能表现,同时也改变了非公版/超公版显卡产品在GTX700时代的“游戏规则”。
GPU Boost 2.0会让GeForce GTX 770的超公版战争变成“散热战争”
传统的非公/超公版方案的竞争可以简单概括为“起始频率的战争”,谁提供更好的板型和用料进而保证更高的起始频率,谁就是性能战争的胜者。在GPU Boost 2.0时代,这场战争的主题已经很明显的从起始频率变成了日常使用频率。谁能够提供更为强大的散热并保证显卡更长时间的工作在更低的温度上,谁就能让显卡更长时间的工作在更高的实际频率上,进而获得更好的实际效能。因此GPU Boost 2.0时代的竞争,将会是一场“散热的战争”。我们可以预见,各大厂商的非公/超公版GeForce GTX 770除了维持固有的特色之外,应该都会在散热领域投注更大的精力和资源,更多拥有更新颖散热方案的GeForce GTX 770产品将会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陆续涌现。
5老朋友的新面孔——GTX770拆解
● 老朋友的新面孔——GTX770拆解
单纯以外观而言,公版GeForce GTX 770给人的感觉无疑是带有冲击性的——它采用了与GeForce GTX 780以及GeForce GTX Titan造型完全一样的散热器和长度相同的PCB,从外观上来讲,三者甚至几乎只有产品logo的区别而已。
公版GeForce GTX 770
与Titan及GTX780的细微不同——螺钉从梅花变成了十字
除了公版产品以外,NVIDIA在发布GeForce GTX 770之初就全面开放了非公版设计限制,厂商亦在第一时间发布了大量非公/超公版产品。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跟这些首发产品们打个招呼吧。
6送测产品展示之微星
● 送测产品展示之微星
微星NGTX770-Lightning
7送测产品展示之技嘉
● 送测产品展示之技嘉
技嘉GV-N770 OC
8送测产品展示之索泰
● 送测产品展示之索泰
索泰GTX770至尊
9送测产品展示之七彩虹
● 送测产品展示之七彩虹
七彩虹iGame 770
10送测产品展示之影驰
● 送测产品展示之影驰
影驰GTX770黑将
11送测产品展示之映众
● 送测产品展示之映众
映众GTX770游戏至尊
12测试平台一览
● 测试平台一览
为保证测试能够发挥显卡的最佳性能,本次测试的平台由Intel 酷睿i7-3970X处理器、X79芯片组主板、威刚16GB DDR3-1600四通道内存组建而成。详细硬件规格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硬 件 环 境 | ||||
中央处理器 | Intel Core i7-3970X | |||
(6核 / 12线程 / 3.5GHz / 15MB L3) | ||||
散热器 | Sapphire Vapor-X | |||
(LAG2011 单塔风冷散热器) | ||||
内存模组 | ADATA XPG DDR3-1600 4GB × 4 | |||
(SPD:9-9-9-24-1T) | ||||
主板 | GIGABYTE GA-X79-UD7 | |||
(Intel X79 Chipset) | ||||
硬盘 | Seagate Barracuda 1TB | |||
(1TB / 7200RPM / 32MB缓存 / SATA3) | ||||
电源 | Antec HCP-1000 | |||
(80Plus Platinum / 1000W) | ||||
显示器 | DELL Ultra Sharp 3008WFP | |||
(30英寸LCD / 2560×1600分辨率) |
● 测试平台软件环境一览
为保证系统平台具有最佳稳定性,本次横向评测所使用的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7正版授权产品,除关闭自动休眠外,其余设置均保持默认,详细软件环境如下表所示:
测 试 平 台 软 件 环 境 | ||||
操作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7 Ultimate RTM SP1 | |||
(64bit / 版本号:7601) | ||||
主板芯片组驱动 | Intel Chipset Device Software | |||
(WHQL / 版本号:9.2.3.1022) | ||||
NVIDIA显卡驱动 | NVIDIA Forceware | |||
(Beta / 版本号:320.18) | ||||
AMD显卡驱动 | AMD Catalyst | |||
(Beta / 版本号:13.5 Beta2) | ||||
桌面环境 | Microsoft Windows7 Ultimate RTM SP1 | |||
(2560X1600/32bit/60Hz) |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游戏及测试过程中双方特效设置的完全相同以及公平公正,我们调整了AMD催化剂驱动的AI控制功能,将镶嵌等级从驱动默认的“AMD优化”改回了应有的“应用程序控制”。只有在这样的设置下,AMD显卡才会在游戏中使用正确的游戏自身设置的曲面细分等级,而不是AMD预设的更低的曲面细分等级。
13理论性能测试之3DMark Series
● 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Series
我们在本次测试中使用3Dmark 11及新3Dmark来完成理论性能测试,两款软件均针对DirectX 11显卡。测试成绩主要由显卡测试和CPU测试两部分总和构成,整个测试软件均更加偏重整机性能。
3Dmark 11
作为次级旗舰,GeForce GTX 770取代对象是NVIDIA上代的次级旗舰GeForce GTX 670。相对于后者,GeForce GTX 770在理论测试中的领先优势是明显的。
14游戏测试之Crysis3
● 游戏测试:Crysis3
《孤岛危机3》是《孤岛危机》的最新续作,游戏采CryENGINE 3引擎所制作,其卓越的画面表现以及精彩的剧情相信已无需多言。作为硬件杀手的第三代,只支持DirectX 11的Crysis3 PC版再次将游戏的画面精美程度和硬件需求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孤岛危机3
我们采用运行Origin平台启动游戏并进行第一关至进入建筑物为止,同时收集期间的平均帧数的方式来完成测试,测试进行三次,取平均成绩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Crysis3再次成功的碾压了所有参测的显卡,不过在这一系列“碾压”中,GeForce GTX 770依旧在1920分辨率下向我们展现了它的性能进步。
15游戏测试之Crysis2
● 游戏测试:Crysis2
《孤岛危机2》是《孤岛危机》的续作,游戏采CryENGINE 3引擎所制作,故事发生在距一代3年后的2023年。外星人在地球上的大片区域挑起了战争,各大城市都遭到攻击,人口锐减,玩家将要进行捍卫地球的末日战争。
孤岛危机2
我们采用Crysis2 BenchmarkTool来完成测试,场景选择Downtown,测试进行三次,取最高成绩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1920X1200 4XAA Crysis2
Crysis2曾经也是显卡杀手级的存在,但测试结果证明,GeForce GTX 770最终还是征服了这位杀手。
16游戏测试:Call of Duty MW3
● 游戏测试:Call of Duty MW3
由动视暴雪于2011年11月初发布的使命召唤:现代战争3延续了前作的诸多特色,其完美的剧情创造了良好的代入感。图形引擎方面则沿用和改进了已经服役两年的IW4.0+引擎,因此拥有良好的硬件“亲和力”。
使命召唤8
我们选择游戏第一关过场动画结束主角翻车至玩家再次恢复控制之间的即时渲染部分作为测试场景,无人为控制干扰因素,测试时长50秒,测试执行3次,取期间的平均帧数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1920X1200 4XAA使命召唤8测试
以GeForce GTX 670为目标的话,GeForce GTX 770的性能提升在COD8中还是相当明显可见的。
17游戏测试之杀手5
● 游戏测试:杀手5
《杀手5:赦免》采用IO Interactive自主研发的冰川2(Glacier 2)引擎制作,游戏内容都是在引擎下实时进行反馈的,所有动作都是即时生成的。新作主要场景发生在芝加哥,名为代号47的主角在本作中将更加灵活,更好控制。他将可以攀在悬崖边,还可以保持平衡,游戏融入了掩护系统,挟持人持的功能回归。
杀手5:赦免
我们使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程序来完成设置,测试进行三次,取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好吧,又是一款“N卡杀手”。得益于更高的核心及显存频率,GeForce GTX 770在这款杀手的威慑之下也还算是称职的完成了相对于GeForce GTX 670的性能提升。
18游戏测试之蝙蝠侠2
● 游戏测试:蝙蝠侠阿甘之城
蝙蝠侠:阿甘之城(Batman: Arkham City)是2009年最佳动作游戏《蝙蝠侠:阿甘疯人院》的续作,由华纳兄弟出品,该作由Rocksteady工作室负责开发,世界架构仍然建立在《阿克汉姆疯人院》的气氛上,不过这次上升至阿克汉姆之城——高谭市内戒备森严的,关押了大量暴徒的监狱之中。新作汇集了众多明星参与的配音阵容以及蝙蝠侠中的极度凶残的恶棍,并改进和加强了一游戏特点,让玩家们拥有像《蝙蝠侠:黑暗骑士》一般的终极游戏体验。
蝙蝠侠:阿甘之城
我们采用游戏自带Benchmark进行性能测试。测试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920X1200 4XAA分辨率蝙蝠侠2测试结果
蝙蝠侠阿甘之城尽管是一款的老游戏,但它的游戏性相当不错,对于硬件的需求也相对比较合适。根据测试结果,我们认为GeForce GTX 770的用户可以放心的在2560极限分辨率下体验这款游戏。
19游戏测试之无主之地2
● 游戏测试:无主之地2
《无主之地》为一款RPG风格合作FPS游戏,作为《无主之地》的续作,这款卡通渲染风格的二代游戏可以让玩家仍然扮演来自前作的自定义英雄,同时引入了名为“圣安德列斯风格”的升级系统。并且该作取消在线多人模式,支持合作模式。
无主之地2
我们采用运行游戏第一关至第一个洞口的方式来完成游戏测试,整个测试过程重复3次,取平均帧数为测试结果。
采用卡通渲染风格的无主之地2对显卡的性能要求并不算过分苛刻,我们建议选择GeForce GTX 770的用户直接开启最高级的PhysX选项,它完全可以为你带来流畅的性能表现。
20游戏测试之地铁2033
● 游戏测试:Metro 2033
本作题材基于俄罗斯最畅销小说Dmitry Glukhovsky。由乌克兰4A游戏工作室开发,采用4A游戏引擎,而且PC版支持nvidia的PhysX物理特效。 2013年,世界被一次灾难性事件毁灭,几乎所有的人类都被消灭,而且地面已经被污染无法生存,极少数幸存者存活在莫斯科的深度地下避难所里,人类文明进入了新的黑暗时代。直至2033年,整整一代人出生并在地下成长,他们长期被困在“地铁站”的城市。
地铁2033
我们采取游戏提供的Benchmark程序来完成测试,该Benchmark所包含的场景具有光照系统,烟雾系统以及激烈交战场景,能够全面反映显卡在面对Compute Shader以及超高分辨率材质时的表现。需要注明的是,有介于既往测试的经验,我们在本次测试中关闭了所有参测显卡的DOF选项设置,以期获得“可以用来玩的帧数”数据。
对于GeForce GTX 770而言,关闭DOF依旧是地铁2033最佳的选择。
21游戏测试尘埃3
● 游戏测试:Dirt 3
《Dirt 3》是Codemasters制作发行的一款赛车竞速单机游戏,作为AMD Gaming Evolution的一款游戏,它采用与《F1 2010》同样的Ego引擎,支持DirectX 11 API,拥有更加拟真的天气系统及画面效果。游戏将包含冰雪场景、动态天气、YouTube上传、经典的赛车、分屏对战、party模式、开放世界、更多真实世界中的赞助商和车手等特点。
我们采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来完成测试,最终结果以显示平均帧数为准。
尘埃3作为第一代DirectX 11游戏已经有些“陈旧”了,最新硬件在其上难以发挥出全部的性能优势了。即便如此,GeForce GTX 770仍然在该款游戏中表现了相对于GeForce GTX 670的高增长。
22游戏测试之失落星球2
● 游戏测试:LostPlanet 2
《失落的星球2》背景设在原来第一季的十年后。气候变化融化冰雪覆盖的大陆,创造了新的环境,如丛林。在EDN-3rd的改变下,10年过去了。地球发生了重大改变,冰川已经融化,热带丛林,沙漠冷酷无情。玩家将进入新的环境,与雪贼战斗,以抓住不断变化的地球控制权。玩家将控制他们的英雄跨越6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创造一个真正独特的互动体验。有了这个概念,玩家将会有机会从不同的发展角度来动态的改变故事情节。
失落星球2
我们采用游戏自带的Benchmark来完成测试,测试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1920X1200 4XAA 失落星球2测试结果
2560X1600 4XAA 失落星球2测试结果
以失落星球2的测试结果而言,GeForce GTX 770相对于GeForce GTX 670的提升与其频率提升是相符的。
23应用测试之天堂4.0
● 应用测试:天堂4.0
《Heaven Benchmark》是由俄罗斯Unigine游戏公司开发设计的一款Benchmark程序的最新版本,该程序是由Unigine公司自主研发的游戏引擎设计,支持DirectX 9、DirectX 10、DirectX 11与OpenGL 3.2 API,通过数十个场景的测试最终得出显卡的实际效能。
天堂4.0
2560X1600 8XAA 天堂4.0测试结果
频率的提升以及GPU Boost 2.0的加入为GeForce GTX 770带来了相对应的性能增幅,较之上代次级旗舰,它的性能增长还是明显的。
24GTX770游戏性能综合比率
● GTX770游戏性能综合比率
我们收集了全部9款参测游戏的帧数数据,以GeForce GTX 770为基础将在游戏中的表现与所有参测显卡进行了一一对比,下面就是所有参测显卡在全部测试游戏中相对于GeForce GTX 770比率的平均值。
GeForce GTX 770性能比率(1920分辨率)
GeForce GTX 770性能比率(1920分辨率,与GTX670对比)
GeForce GTX 770性能比率(2560分辨率,与GTX670对比)
既然是次级旗舰的接替者,对比次级旗舰会更加直观的让我们看到GeForce GTX 770的性能分级。所以我们同时制作了以GeForce GTX 670为基准的性能比率表格,这样可以更加直观的获得GeForce GTX 770相对于上代单芯旗舰以及次级旗舰的性能提升幅度。在2560X1600分辨率下,GeForce GTX 770在游戏性能方面领先GeForce GTX 670的幅度为16.1%。
25架构通用计算测试之FluidCS
● 架构通用计算测试:Fluid simulation
总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所谓游戏显卡和运算卡之间存在泾渭分明的架构级差异,玩游戏快的显卡会对通用计算性能进行舍弃和拖鞋,这种看法是片面而且没有依据的。图形任务本来就是大量数学任务的集合,GPU执行图形操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在计算,在DirectX 11时代这种特征更为明显。有介于这种错误的观点以及图形同运算之间的联系,探寻架构的通用计算特征一直是我们必定进行的测试项目。同往常一样,我们依旧为大家带来了基于DirectX SDK的通用计算性能测试。
与各种不明就里或者只知道跑理论吞吐测试的第三方测试软件不同,我们进行的DirectX SDK Simulation直接调用微软的DirectX API来完成测试,这些测试的对象和过程都是构成DirectX环境下图形与计算任务的基础,是最直接的针对GPU实际运算性能的测试。以此为基准取得的测试结果,才是真实的能够反映架构运算性能和效率的结果。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
我们首先进行的DirectX SDK测试是使用Direct Compute完成的流体力学模拟——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基于弹性力/黏着力/重力为基础的颗粒碰撞模拟,每一个颗粒均拥有独立的力学参数。通过对颗粒本身在统一的重力参数作用下自有力学参数以及交互作用的计算,可以模拟大量颗粒的行为并达到模拟由它们构成的“流体”特性的目的。
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分别提供了对shared性能以及Grid性能的测试,力学计算本身需要应用包括矩阵运算在内的多种数学方法,颗粒之间的力学交互作用存在条件分支关系,因此该项测试可以全面考验不同构架对图形通用计算以及有针对性的物理特效计算的性能。
GeForce GTX 770通用计算性能测试之FluidCS
相对于GeForce GTX 600系列,GeForce GTX 770在通用计算层面上的特性和表现是相近的,因此两者之间的差距完全由频率差异产生。
26架构通用计算测试之CSM
● 架构通用计算测试:Cascaded Shadow Maps
Cascaded Shadow Maps(CSM)是一种基于阴影深度进行的阴影判断及快速操作模式,CSM通过将整个阴影划分成若干级的层次,以层次内部像素的深度来定义和快速判断阴影位置,并对近景阴影采取高精度贴图,远景阴影采用低精度贴图的方式来达到节约资源同时快速准确实现阴影贴图的目的。CSM可以极大地加快阴影操作的速度,同时避免大多数因为光源形态、阴影深度与像素尺寸差异所导致的阴影边缘及内部贴图错误。
Cascaded Shadow Maps
CSM大量涉及矩阵运算及坐标判断,因此在DirectX 11环境下可以透过Compute Shader来进行。对CSM的性能测试,有助于我们了解构架的矩阵操作等通用计算性能。
GeForce GTX 770通用计算性能测试之CSM
频率再一次成了GeForce GTX 770的帮手,这让它在CSM测试中的表现超过了上代旗舰GeForce GTX 680。
27架构通用计算测试之OIT
● 架构通用计算测试:OIT
半透明是3D图形中一种重要的特效,但传统的Alpha混合基本上无法完成对不同半透明物体以及同一物体不同半透明部分的层次判断,因此如果以Alpha操作来简单的实现半透明效果,很多时候获得结果都是错误的。所以在DirectX 11中,微软为我们引入了OIT(透明独立叠加)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OIT(透明独立叠加)
在实现OIT技术的过程中,程序会将处于同一层次的部件所对应的线程/任务以Atomic(原子操作)的形式保护起来,使这些线程在被执行结束之前变成一个不可再分的整体。接下来这些Atomic会被放置在buffer中进行处理优先级的排序,通过这些操作,物体及部件所在的层次和正确的显示效果就被最终确定下来了。如果构架拥有cache等可读写近存近取缓冲,则可以极大地加快OIT的乱序操作过程。因此对OIT的性能测试,将可以让我们了解构架是否具有足够的灵活度、充足的缓冲密度以及完整的Atomic特性支持能力。
GeForce GTX 770通用计算性能测试之OIT
在OIT的测试中,GeForce GTX 770的表现同GK104架构的其他产品类似,他们都明显好于L2更为巨大的GK110架构。这一问题从Titan发布起便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对于NVIDIA在cache层面的表现问题,我们会持续保持关注。
28架构通用计算测试之nBody
● 架构通用计算测试:nBody Gravity CS11
nBody Gravity的前身来自nBody仿真,nBody仿真的目的在于模拟一个多体系统的演化过程,该系统中的每个个体(Body)都会与周围的其他物体发生非接触力学吸引/排斥作用。通过nBody仿真,我们可以获得大量长程力作用的系统,比如小到范德华力作用下的原子/分子群或者大到万有引力作用下的星系之类各色场合的模拟结果。对于气流等稀薄流体的模拟同样可以归约成nBody仿真过程并予以解决。
nBody Gravity
nBody Gravity将场景设定为大量粒子在引力这一种基本长程力下高速运动作用形成的多体问题,尽管粒子间不考虑接触力学传递,但整体而言nBody Gravity模拟与我们前面进行的Fluid dynamics simulation测试一样,都需要大量应用到矩阵操作等大量常见的数学方法。在此基础上,由于长程力一次影响的对象远较流体模拟中弹性碰撞传递所能够影响的对象要多,其背后所对应的线程量非常庞大,因此nBody Gravity对于硬件构架的并行度有极高的要求。透过nBody Gravity的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到被测对象的吞吐能力、对基本条件分支的应对能力、并行处理能力以及对矩阵等常规数学方法的处理能力。这些能力,最终都将反映构架执行DirectX 11特性尤其是Compute Shader的效率。
GeForce GTX 770通用计算性能测试之nBody Gravity
GeForce GTX 770在nBody Gravity测试中恢复了正常的性能,我们再次体会到了Kepler架构令人满意的通用计算性能以及整个架构正确的通用计算性能延续性。
29功耗温度测试
● 功耗温度测试
在功耗、温度及噪音测试环节,我们继续采用Furmark满载的方式让显卡达到全负荷工作的方式,来收集GeForce GTX 770的满载平台功耗温度及噪音数据。
GeForce GTX 770平台待机功耗
GeForce GTX 770的Furmark满载温度为82度,这得益于GPU Boost 2.0的温度上限值功能。该上限值可由玩家自行决定,如果您不需要过高的性能,完全可以通过设定更低的温度上限来达到节能的目的。
30测试总结:“内战”即将到来
● 测试总结:“内战”即将到来
与先前发布的GeForce GTX Titan以及GeForce GTX 780相比,GeForce GTX 770不仅有更加具象化的意义,同时还为我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GeForce GTX 770的发布时机可以说颇为“精准”——比Intel的Haswell早一天的发布时间让它成功搭上了i7-4770K和Z87的便车,恰到好处的在大量用户即将进行平台升级时走进了公众的视线。GeForce GTX 770向外界展现了适当的性能提升和特性支持,同时以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却也合情合理的售价杀入市场,其定位以及实际表现与i7-4770K和Z87亦能形成良好的对应。在竞争对手缺乏对应新产品的前提下,用户们在此时的选择应该已经是无需多言的了。
Z87平台的到来无疑会给GeForce GTX 770助力良多
GeForce GTX 770的发布意味着一个崭新市场阶段的到来——与GTX600时代的旗舰级产品线不同,NVIDIA在GeForce GTX 770发布伊始即开放了非公/超公版的限制,这为厂商们“八仙过海”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厂商们在积蓄了许久能量和欲望的同时也大多意识到了这款显卡的正确“玩法”。可以预见的是,在整个GeForce GTX 770的产品周期里,AIC之间围绕这款显卡的超公版竞争都将会是一场激烈的“内战”,而这次内战将可能会如同我们在前文中所讨论的那样以散热方案为优先战场。竞争会带来产品效能和可购买性的双重提升,同时能够增强AMD缺席之下市场的精彩程度,这对于现在多少有些沉闷的显卡业界而言无疑是一个不小的利好。
GeForce GTX 770会是NVIDIA显卡“内战”的起点么?
我们对于GeForce GTX 770最大的期望,在于NVIDIA能够进一步解除包括电压、频率以及功耗上限在内的诸多曾经出现在上代GK104产品上的限制和束缚,给AIC留出更多可供发挥的空间——GeForce GTX 770与GeForce GTX 780之间的性能间隙预留的非常充分,Kepler架构也已经完成了两代产品的布局和轮换,并且已经创造了惊人的销售额和利润,NVIDIA不应该再顾虑自己会受到控制范围之外的冲击了。该是解开束缚,让AIC们自由发挥并进一步释放GeForce GTX 770性能的时候了。这不仅对AIC的生存和积极性有利,同时也能对市场产生更好的刺激效果。如何去正确并积极地培养和维护热度充分同时保持健康增长的市场,才是一家能够左右业界的芯片供应商更应该考虑的问题。
说到性能间隙,GeForce GTX 770在作为次级旗舰登场的同时还为我们留下了一个悬念,那就是它与GeForce GTX 780之间的性能和售价的双重空白地带。按照常规的NVIDIA次级旗舰产品表现来看,次级旗舰与单芯旗舰之间的性能差距通常不会超过10%,售价空挡则大多在1000元左右,GeForce GTX 670与GeForce GTX 680之间的性能和售价差距就符合这一幅度。但反观GeForce GTX 770,我们不难发现它与GeForce GTX 780之间的性能差距要来的更大,售价差异更是要明显超过常规。这份空白地带除了可以充分缓冲经由厂商释放的GeForce GTX 770性能提升,纾解超公版产品对GeForce GTX 780所带来的冲击之外,还给NVIDIA进一步细分产品线预留了余地。我们认为如果AMD瞄准这一空挡推出产品,NVIDIA将可能会迅速推出一款具有针对性的产品,并与各类高性能非公版GeForce GTX 770一起形成夹击来作为回应。
换句话说,NVIDIA已经提前预留了可以当作市场细分武器的棋子,只等AMD前来冲击了,最终AMD提供的Radeon HD8970(如果它还存在并且代号没变的话)的性能,将有可能会落在这一NVIDIA预留的空白区间内。尽管存在风险,但我们仍旧期待AMD能够成功咬破NVIDIA布下的这道产品“防线”,为我们带来性能、功耗以及可购买性均具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不仅关乎普通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更关乎整个显卡业界的未来。
让我们再次引用GeForce GTX 780首测文章的结尾来完成我们今天的文字吧——但愿命运不会让我们失望,但愿命运能给为我们勾勒出一片属于GPU以及显卡业界的全新篇章,但愿命运能够让我们更多的徜徉于图形世界带来的视觉震撼和享受当中,但愿……
31产品参数对比
微星N770 Lightning和技嘉GV-N770OC-2GD和索泰GTX 770-2GD5 至尊 OC+和七彩虹GTX770 CH-2GD5和影驰GTX 770四星黑将和Inno3D GTX 770游戏至尊版有什么区别
也许GeForce GTX TITAN和GeForce GTX 780性能足够震撼你,但是价格会人望而却步。今天发布的GeForce GTX 770也许会让很多中高端玩家欣喜,这款产品的性能怎样、规格如何,本文将会通过专业的介绍和测试为您揭开谜底。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