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见楼长大人
先来看看内存控制管理的问题吧。
堆叠内存带来了很多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存储模式,它将更多颗粒布置在了更小的面积当中,这在提升容量和带宽的同时也导致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内存控制器所面临的管理层级和管理范围有了显著的变化。突然激增的内存颗粒和并行存储链路对内存控制器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如果依旧采用传统结构,让全部内存颗粒都去对应单一且统一的内存控制器的话,无论CPU还是GPU都要可能要做到巴掌大甚至脸盆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依旧可以将视线转移到楼房小区当中去——你住的楼有“楼长”么?
Logic Layer当中包含二级存储管理机制
楼房格局大幅提升了小区的居住密度,同时也给街道管理带来了毫无疑问的困难,居委会理论上不可能太大,理论上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对人口突然增长了数倍甚至十几倍的居住区继续行使与过去相同的管理,要想有效管辖激增的高密度住户,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基本单位当中寻找协助者,所以楼长这种设置也就应运而生了。楼长一般为楼房本身的居民之一,他们并不属于直接的管理体系,但却可以以楼栋为单位将信息汇总然后传递给街道,并且协助完成居民与街道居委会之间的沟通联系工作。对于街道而言,只要管理好楼长阶层就可以做到对基层居民的管理工作了。
拥有Base Die的HBM内存(图片源自后藤弘茂blog)
与楼长的设置类似,堆叠内存在解决内存控制器瓶颈的过程中也引入了一级新的沟通机制,每一颗TSV内存颗粒的最底层都拥有独立的Base/Logic Die,其上集成了能够管理整簇堆叠颗粒的芯片,这些芯片将与内存控制器直接沟通,可被用来收集堆叠颗粒当中的数据、并帮助内存控制器对其实施管理。在堆叠内存体系当中,内存控制器的规模甚至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它只需要面向这些Base Die当中的芯片即可,对每簇颗粒当中各层DRAM的管理将由Base Die完成。
有了“楼长大人”的协助,堆叠内存的管理将不再成为问题。
推荐经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