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首席编辑
    能否扭转乾坤? AMD全新HD8900架构展望
      [  中关村在线 原创  ]   作者:
    收藏文章 阅读全文 暂无评论

      ● 前路的困境

      这世界是平衡的,任何想要达成的目标背后都有不能回避的代价问题。无论是我们预测的上述架构还是其他更好的方案,想要达成任何程度的改进,AMD都要面对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们已经多次提及的原因,AMD在Tahiti时代背负了沉重的寄存器总量以及晶体管负担,同时并没有获得足够好的双精度浮点运算“效率”。提升同样比例的DP性能,GCN架构所要付出的晶体管和ALU总量代价都要高于Kepler架构(4K per ALU+1/4 speed DP vs 1.33K per ALU+1/3 speed DP)。与此同时,正如我们在前页所提到的,在Venus架构中对CU单元进行充分的优化甚至换代并不符合GPU技术进步的一般积累规律以及当下AMD的实际状况,而简单地削减DP性能又不符合AMD前期投资回报+后续发展方向的要求。于是伴随着CU结构的保留,寄存器负担的问题也就会在HD8000时代继续扮演反面角色了,任何程度的规模改动都要顾及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显示世界的2012中篇 年度GPU架构回顾
    可以作为寄存器出现的6T sram单元

      与晶体管负担一同出现并相互“配合”的,还有我们经常面对的D线(什么是D线? 它会导致怎样的问题?)。AMD在DirectX 11时代划出的D线上空间界限在367平方毫米左右,如果AMD更倾向于扩大芯片规模来达成性能指标,那么其晶体管数量及芯片面积势必会随之线性放大。Tahiti的芯片面积已经达到了365平方毫米,所以我们给出的大部分预测方案中的规模放大模式,都会导致Venus架构的面积明显超越D线。

    HD7950能比HD7970快?探秘Tahiti构架奥义
    365平方毫米的HD7970核心

      晶体管负担以及D线共同作用,导致了Venus最直接的困境,那就是可制造性问题以及频率/功耗压力。如果放大规模,Venus的芯片面积势必会给良率和芯片布局能力带来了明显的考验,平衡成本并让芯片具备充分的出货将是AMD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另一个伴生的问题,也就是功耗压力与频率取舍之间的关系也将考验HD8000时代的AMD。

      在这些现实问题面前,究竟该如何权衡利弊,选择怎样的Venus形态才能“反一时之制为用”,是AMD在新一代架构中必须面临的考验。寻名以观其吉凶,举时以观其动静,AMD能否最终通过考验,答案将在2013年揭晓。

    vga.zol.com.cn true //vga.zol.com.cn/341/3413060.html report 1704   ● 前路的困境   这世界是平衡的,任何想要达成的目标背后都有不能回避的代价问题。无论是我们预测的上述架构还是其他更好的方案,想要达成任何程度的改进,AMD都要面对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我们已经多次提及的原因,AMD在Tahiti时代背负了沉重的寄...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阅读全文
    本文导航
    不喜欢(0) 点个赞(0)

    推荐经销商

    投诉欺诈商家: 010-83417888-9185
    • 北京
    • 上海

    显卡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