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ZOL首页 > 显卡 > 评测 > 横向评测 >

3D时代——TV游戏篇1,PS带来的游戏变革(1)

写给80年代:我们的PC和游戏机历史 上

CNET中国·ZOL 责任编辑:龚力成 【转载】 2007年09月14日 06:30 评论
在本页阅读全文(共68页)

自任天堂的FC时代起,第三方软件厂商就在任天堂的高压政策下举步维艰,一切优劣都由任天堂说了算,所有的游戏都要由任天堂审查,这种霸道的作风一直持续到32位游戏机的竞争结束才有所改动,然而长期以来任天堂和第三方软件厂商好似奴隶与奴隶主的作风对任天堂和第三方软件厂商的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嫌隙。

PC-E的推出本身就是部分不甘忍受暴政的第三方软件厂商主持的,虽然PC-E并没有击败FC,但给了任天堂一个明显的信号:第三方软件厂商对任天堂没有任何好感。

任天堂在FC时代就给第三方软件厂商制定了严格的限制:

1,第三方软件厂商每年只能开发三款游戏。

2,第三方软件厂商开发的游戏必须由任天堂公司进行审核,通过才可发行。

3,第三方软件厂商需要支付高额的权利金。

4,游戏卡带必须由任天堂公司制造,第三方软件厂商支付委托制造费。

5,每款游戏的首批数量必须是2万个,如果零售店的预定不足2万则中止发售。

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大量的中小软件厂商无法加入游戏制作,而能够加入的软件厂商在创作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由于任天堂本身具有软件制作能力,所以任天堂长期以来唯一信奉的就是“一强皆弱”,所有的第三方软件厂商在任天堂的眼中都低人一等。这种小人得志的骄横之气让众多第三方软件厂商敢怒不敢言,但积怨终归会爆发。

PC-E和MD的出现让一些第三方软件厂商有了第二种选择,但PC-E和MD在销售策略上缺乏持续性,而任天堂对此倒是认识的很清楚,“如果没有吸引人的游戏的话,那么任何一台主机都形同废铁。”任天堂虽然对第三方软件厂商的态度恶劣,但任天堂对软件的重视也是显而易见的。实际上任天堂就是靠着软件的支持赢得了8位机和16位机的胜利。

还有后来的3DO和NEO GEO,不是开发成本过高就是游戏策略极为刻板,都没能打破任天堂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个局面直到PS的出现。

SONY加入家用游戏机并非是偶然或者是赌气进入,SONY在80年代末就预测到了家电市场的疲软和饱和趋势,因此也是在积极地准备进入家用游戏机市场,只是没有契机,也没有经验。但PS-X事件让SONY积累了宝贵的技术经验,并且熟悉了游戏机行业的运作模式和诸多特点,和任天堂决裂以后SONY就开始潜心研究独自研发的可能性,其中让SONY坚定信心的理由之一就是任天堂和第三方软件厂商的险恶关系。

SONY为了获得第三方软件厂商的广泛支持,为PS制定的软件开发限制要宽松的多:

1,第三方软件厂商每年开发游戏的数量没有限制。

2,SONY对第三方软件厂商游戏的审核非常宽松。

3,第三方软件厂商只需要支付较低的权利金。

4,游戏光盘由SONY公司制造,第三方软件厂商只需要支付较低的委托制造费。

5,每款游戏的首批数量只要5千个就可以。

对于第三方软件厂商来说,这简直像天堂一样。而PS所带来的软件变革还不仅如此。

上一页 1 ...52 53 54 55 56 ...68 下一页
本文导航
频道热词:华硕主板  Intel  AMD  
视觉焦点
显卡评测热点
排行 文章标题
TOP10周热门主板排行榜
  • 热门
  • 新品
  • 系列
查看完整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