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篇:显存带宽让位,Shader效率关键
在探讨这节内容之前,我们先提出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未来显卡发展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核心在Shader处理时的效能和效率。
前面的游戏篇中我们已经深入探讨了这些方面,未来的游戏的发展趋势之一便是趋于真实,包括光影、水面、物体表面的特效处理等等,这些都大量的涉及到Shader的处理。既然游戏的发展是这样,硬件的发展自然就会是加强Shader的处理效能,以便获得游戏运行的高速度。
『曾经显存带宽是制约显卡性能的最大瓶颈』
微软在DirectX 7中第一次提出T&L概念,这代显卡首次将CPU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了出来,让位置转换和光源处理的计算由图形核心完成。图形卡和CPU也正式分离了开来,CPU只需要进行必需的逻辑运算、数据计算等等,游戏的各种渲染则由显卡一肩承担。DirectX 8再一次引发了显卡的革命,它打破了之前的T&L概念,将其整合入了一个新的概念中,那就是Shader。Shader包括Vertex Shader与Pixel Shader渲染单元。Vertex Shader与Pixel Shader的引入完全是一种硬件处理方式上的改变,包括显卡的架构的处理方式都受到了深深的影响。反映到游戏中,两者带来了真实的效果。
『64bit显存的6200A相比128bit的9550性能并不落后』
其实从DirectX 8以后发展的DirectX 8.1/9/9.0b/9.0c,游戏的编程和显卡架构都没有摆脱这个方式,而且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DirectX 10同样基于这个基础。不过在后继的DirectX程序中,在很多方面都有所加强,比如DirectX 8.1完善了环境映射贴图、4重纹理贴图和更为成熟的全屏抗锯齿,DirectX 9引入了NURBS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曲面建模方式和置换式贴图等。
Shader Model(简称SM,Vertex Shader Model和Pixel Shader Model的总称)也不断发展,从早期的SM1.1逐渐发展到SM2.0b,到目前的最新的SM3.0。逐代之间的画质影响虽然不明显,但是你如果对比SM3.0和SM1.1,你就会发现多项技术已经融合到了其中。
『谁也没想到64bit显存的产品也能在主流市场上拼杀』
游戏设计开始偏重于Shader应用的变化,同样带动了显卡硬件发展的趋势变化。就在一年前左右,显存带宽还是左右显卡性能的重要因素,而现在,核心性能尤其是Shader处理性能的提升,成为显卡运行最新游戏的速度增长点。
早期因为三角形处理能力、贴图速度都还是制约显卡发展的重要瓶颈,所以显卡只要提高这些方面的运算能力,就可以在游戏中大幅度提升运行速度,大多游戏仍然采用贴图实现大部分效果,甚至阴影、光源这些效果也是用贴图处理,死板的贴图可以简单的实现一些效果,但是想要提升这种效果,就必须用精度更高、容量更大的贴图。
『显存位宽对老游戏来说仍然很重要』
在核心有了一个质变的发展时期后(大约DirectX 7.0发布以后),显存带宽一时成为显卡发展的瓶颈,256bit显存位宽、高显存频率可以让游戏加速很多,因为有大量的材质数据需要处理。
『新游戏中大量的Shader应用让核心成为显卡性能的第一关键』
但是后来随着Shader的应用增多,动态光影的引入,让一些原本贴图处理的大量地方改而需要进行Shader渲染来实现更好的效果。另外,Z轴缓冲技术、材质压缩技术的成熟,一些原来影响显卡性能的大问题变的次要,Shader处理则跃升为首要的问题。Half-life 2、Farcry等等都是反映这些情况的游戏,核心对Shader的处理对运行能力这个游戏的速度的影响最大。不能否认,三角形生成能力、像素填充率等一直是显卡性能提升的主要瓶颈,但它们已不再是最新游戏考察的主要能力,对Shader处理更容易成为当前显卡的瓶颈。
- 第1页:代号[23x15]!HARDSPELL再献实际游戏测试盛宴
- 第2页:游戏篇:D3D统领游戏3DAPI,id孤战OpenGL
- 第3页:游戏篇:人物建模更细致,多边形数量倍增
- 第4页:游戏篇:渲染效果更精美,Shader语言功劳
- 第5页:游戏篇:运动效果更逼真,物理引擎大跨步
- 第6页:游戏篇:影响未来两年内游戏的几大3D引擎
- 第7页:硬件篇:DX9显卡普及,一年内仍占主流
- 第8页:硬件篇:显存带宽让位,Shader效率关键
- 第9页:硬件篇:双卡渲染成趋,应用前景更广阔
- 第10页:硬件篇:PIC-E全面普及,AGP将退出市场
- 第11页:物理卡篇:物理加速和图形加速异同深入分析
- 第12页:物理卡篇:物理加速演示独家感性解读(一)
- 第13页:物理卡篇:物理加速演示独家感性解读(二)
- 第14页:游戏机篇:游戏机领跑PC,PC游戏潜力不可忽视
- 第15页:FRAPS 评测流程特别说明
- 第16页:两套测试平台与测试说明
- 第17页:实际游戏测试——MotoGP3(上)
- 第18页:实际游戏测试——MotoGP3(中)
- 第19页:实际游戏测试——MotoGP3(下)
- 第20页:实际游戏测试——极品醉车(上)
- 第21页:实际游戏测试——极品醉车(中)
- 第22页:实际游戏测试——极品醉车(下)
- 第23页:实际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拉力赛车05(上)
- 第24页:实际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拉力赛车05(中)
- 第25页:实际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拉力赛车05(下)
- 第26页:实际游戏测试——锁定:现代空战(上)
- 第27页:实际游戏测试——锁定:现代空战(中)
- 第28页:实际游戏测试——锁定:现代空战(下)
- 第29页:实际游戏测试——Cold Fear(上)
- 第30页:实际游戏测试——Cold Fear(中)
- 第31页:实际游戏测试——Cold Fear(下)
- 第32页:实际游戏测试——侠盗车手:圣安德列斯(上)
- 第33页:实际游戏测试——侠盗车手:圣安德列斯(中)
- 第34页:实际游戏测试——侠盗车手:圣安德列斯(下)
- 第35页:实际游戏测试——帝国时代3(上)
- 第36页:实际游戏测试——帝国时代3(中)
- 第37页:实际游戏测试——帝国时代3(下)
- 第38页:实际游戏测试——地牢围攻2(上)
- 第39页:实际游戏测试——地牢围攻2(中)
- 第40页:实际游戏测试——地牢围攻2(下)
- 第41页:实际游戏测试——英雄萨姆2(上)
- 第42页:实际游戏测试——英雄萨姆2(中)
- 第43页:实际游戏测试——英雄萨姆2(下)
- 第44页:实际游戏测试——战地2(上)
- 第45页:实际游戏测试——战地2(中)
- 第46页:实际游戏测试——战地2(下)
- 第47页:实际游戏测试——F.E.A.R.(上)
- 第48页:实际游戏测试——F.E.A.R.(中)
- 第49页:实际游戏测试——F.E.A.R.(下)
- 第50页:实际游戏测试——战火兄弟连:浴血之战(上)
- 第51页:实际游戏测试——战火兄弟连:浴血之战(中)
- 第52页:实际游戏测试——战火兄弟连:浴血之战(下)
- 第53页:实际游戏测试——使命召唤2(上)
- 第54页:实际游戏测试——使命召唤2(中)
- 第55页:实际游戏测试——使命召唤2(下)
- 第56页:实际游戏测试——胜利之日:源(上)
- 第57页:实际游戏测试——胜利之日:源(中)
- 第58页:实际游戏测试——胜利之日:源(下)
- 第59页:实际游戏测试——Quake 4(上)
- 第60页:实际游戏测试——Quake 4(中)
- 第61页:实际游戏测试——Quake 4(下)
- 第62页:分析篇:低端显卡性能以及市场重点解析
- 第63页:分析篇:中端显卡性能以及市场重点解析
- 第64页:分析篇:高端显卡性能以及市场重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