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篇:双卡渲染成趋,应用前景更广阔
○ 多显卡互联技术日臻成熟,游戏支持期待完善
在Voodoo2时代曾经让发烧友疯狂的多卡互联技术终于回来了,当nVIDIA将其特有的双卡互联技术SLi推出的时候,当然也有一些用户对此产生了疑问。现在看来,SLi已经成为一个极为成功的产品,虽然它的市场占有率原没有达到普及的程度,但是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用户拥有了SLi的升级基础,比如一块6600系列显卡或者一款nForce4 SLi主板,这些产品的价格已经不是刚推出的时候那么高高在上了。
『nVIDIA SLi多卡互联技术的推出的确震惊了世人』
『ATi CrossFire后来,携带了更多先进的技术』
作为nVIDIA最大的竞争对手,ATi自然不能坐视不理,在理念的推出方面,ATi的确落后了一步,但是CrossFire却带来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包括更广泛的游戏支持,效率更高的运算模式等等。
多显卡互联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的几个预测:
1.安装和设置更加便捷:
多卡互联的安装将会变得越来越简单,今后在主板上的跳线也会消失,用户可以直接在BIOS中对多卡互联进行设置。在nVIDIA最新的驱动中开启和关闭SLi将不用重新启动系统,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变化,但是也说明了多卡互联技术的操作难度越来越低。另外双核心单PCB显卡的推出,是不是也意味着双卡互联简约的极限呢?
2.支持的游戏更加广泛:
目前多卡互联对游戏的支持远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即便支持的游戏,在性能也不我们已经在一些最新的游戏比如《使命召唤2》中看到了双显卡支持的选项,很多游戏虽然没有明确在设置中放入对双显卡的支持,但是游戏本身已经对双显卡进行了良好的优化;
3.开启加强画质的选项:
多显卡互联必然会让游戏的性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游戏性能的提升并不是无止境的,对于大部分游戏来说,100fps的速度和200fps的速度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时候,多显卡互联的高性能便会为画质的提升来进行运算,高倍的反锯齿已经出现在SLi和CorssFire的设置中,因此可以推断,今后还会有一些高负荷的运算可以在多显卡中打开。
4.入门更低,要求更低:
nVIDIA已经将SLi的门槛降低到了6600LE显卡,SLi主板的价格也一降再降,可以说目前组成一套多卡互联系统的成本已经进入主流。另外对于互联的两块显卡的要求也越来越低,两家显卡公司都逐渐降低了互联显卡的要求,不同品牌、核心、BIOS、频率的显卡也许今后都能互联。
○ 多处理器支持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另一重要趋势
除了多显卡互联未来发展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我们也不能忽略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另外一种多核心——中央处理器CPU的多核心支持。目前CPU的发展转为了另一个方向,频率大战几乎已经偃旗息鼓,包括Intel和AMD都意识到了频率不再是决定处理器的唯一指标,运行效能和功耗温度成为衡量处理器的主要指标。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工艺制程的发展相对滞后,提高频率难以在功耗和发热上取得平衡。
Intel和AMD都推出了双核心处理器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可以在工艺不必提高的情况下将处理器性能大幅度提高,而这样做有一个比较致命的缺陷,那就是目前可以支持多核心处理器的软件很少,尤其是游戏更是微乎其微。
我们看一下未来游戏机的发展可以看出,三大主机包括微软Xbox360、索尼PS3、任天堂“革命”都采用了多核心中央处理器,因此针对它们推出的游戏都必然会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支持和优化。因此我们也可以预测,未来的PC游戏也将会对多核心处理器进行支持和优化,一旦游戏公司获得了相关的开发工具,支持的游戏必然会源源不断的推出。
- 第1页:代号[23x15]!HARDSPELL再献实际游戏测试盛宴
- 第2页:游戏篇:D3D统领游戏3DAPI,id孤战OpenGL
- 第3页:游戏篇:人物建模更细致,多边形数量倍增
- 第4页:游戏篇:渲染效果更精美,Shader语言功劳
- 第5页:游戏篇:运动效果更逼真,物理引擎大跨步
- 第6页:游戏篇:影响未来两年内游戏的几大3D引擎
- 第7页:硬件篇:DX9显卡普及,一年内仍占主流
- 第8页:硬件篇:显存带宽让位,Shader效率关键
- 第9页:硬件篇:双卡渲染成趋,应用前景更广阔
- 第10页:硬件篇:PIC-E全面普及,AGP将退出市场
- 第11页:物理卡篇:物理加速和图形加速异同深入分析
- 第12页:物理卡篇:物理加速演示独家感性解读(一)
- 第13页:物理卡篇:物理加速演示独家感性解读(二)
- 第14页:游戏机篇:游戏机领跑PC,PC游戏潜力不可忽视
- 第15页:FRAPS 评测流程特别说明
- 第16页:两套测试平台与测试说明
- 第17页:实际游戏测试——MotoGP3(上)
- 第18页:实际游戏测试——MotoGP3(中)
- 第19页:实际游戏测试——MotoGP3(下)
- 第20页:实际游戏测试——极品醉车(上)
- 第21页:实际游戏测试——极品醉车(中)
- 第22页:实际游戏测试——极品醉车(下)
- 第23页:实际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拉力赛车05(上)
- 第24页:实际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拉力赛车05(中)
- 第25页:实际游戏测试——科林麦克雷拉力赛车05(下)
- 第26页:实际游戏测试——锁定:现代空战(上)
- 第27页:实际游戏测试——锁定:现代空战(中)
- 第28页:实际游戏测试——锁定:现代空战(下)
- 第29页:实际游戏测试——Cold Fear(上)
- 第30页:实际游戏测试——Cold Fear(中)
- 第31页:实际游戏测试——Cold Fear(下)
- 第32页:实际游戏测试——侠盗车手:圣安德列斯(上)
- 第33页:实际游戏测试——侠盗车手:圣安德列斯(中)
- 第34页:实际游戏测试——侠盗车手:圣安德列斯(下)
- 第35页:实际游戏测试——帝国时代3(上)
- 第36页:实际游戏测试——帝国时代3(中)
- 第37页:实际游戏测试——帝国时代3(下)
- 第38页:实际游戏测试——地牢围攻2(上)
- 第39页:实际游戏测试——地牢围攻2(中)
- 第40页:实际游戏测试——地牢围攻2(下)
- 第41页:实际游戏测试——英雄萨姆2(上)
- 第42页:实际游戏测试——英雄萨姆2(中)
- 第43页:实际游戏测试——英雄萨姆2(下)
- 第44页:实际游戏测试——战地2(上)
- 第45页:实际游戏测试——战地2(中)
- 第46页:实际游戏测试——战地2(下)
- 第47页:实际游戏测试——F.E.A.R.(上)
- 第48页:实际游戏测试——F.E.A.R.(中)
- 第49页:实际游戏测试——F.E.A.R.(下)
- 第50页:实际游戏测试——战火兄弟连:浴血之战(上)
- 第51页:实际游戏测试——战火兄弟连:浴血之战(中)
- 第52页:实际游戏测试——战火兄弟连:浴血之战(下)
- 第53页:实际游戏测试——使命召唤2(上)
- 第54页:实际游戏测试——使命召唤2(中)
- 第55页:实际游戏测试——使命召唤2(下)
- 第56页:实际游戏测试——胜利之日:源(上)
- 第57页:实际游戏测试——胜利之日:源(中)
- 第58页:实际游戏测试——胜利之日:源(下)
- 第59页:实际游戏测试——Quake 4(上)
- 第60页:实际游戏测试——Quake 4(中)
- 第61页:实际游戏测试——Quake 4(下)
- 第62页:分析篇:低端显卡性能以及市场重点解析
- 第63页:分析篇:中端显卡性能以及市场重点解析
- 第64页:分析篇:高端显卡性能以及市场重点解析